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 > 旌德县旅游

旌德县文物古迹介绍

旌德文庙
  旌德文庙与别处一样又称圣庙、孔庙、夫子庙,为旌德县明清以来尊孔祭孔的场所,亦是当时法先圣先师、重道隆儒、兴化起教供生员肄业的教育场地,故又名学宫。旌德文庙所处的位置在县城中心,县府之左,以表示它的显赫和威严。1989年6月,旌德文庙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嘉庆《旌德县志》:“考唐贞观四年(630)诏州县皆立孔庙,时尚未有族邑也。宝应建邑以后,谈学之制无闻,邑之学宫自宋崇宁元年(1102)始。“旌德孔庙建筑群历经南宋、元、明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屡受兵火之灾,大修24次,重建5次,现存建筑为顺治二年(1645)所建。历次修缮费用多为私人捐献。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初名文宣王庙,宋崇宁四年(1105)始改称大成殿。长宽均17米,占地289平方米。基高3.33米,殿高18.66米……[详细]
溥公祠
  旌德县白地镇江村建于隋末唐初,是一个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村落。她位于黄山东麓205国道旁,距黄山风景区30多公里。这里虽历尽岁月沧桑,几经盛衰起落,依然可见古祠巍峨,牌坊高耸,老屋林立,老街逶迤。江村宗祠是徽州传统建筑技艺的代表,其风格充分展示徽派古建筑特色。历史上,江村曾先后建起9座祠堂,除一所江祠外,其余全是江氏祠堂。分别是韶公祠、江氏宗祠、溥公祠、孝子祠、文兴公祠、义兴公祠、胜祖公祠、从政公祠8座,其布局均循宗、支祠的远近关系。就形制分类,有从祖先故居演变而来,有以朱熹家礼为蓝本的,有单独立于居室之外的,还有祭祖于家的。就祠堂与宗族的关系而论,有宗祠和支祠,以及各分迁他乡宗祠的统宗祠。就祠堂建筑而论,有天井式和廊院式两类。江村宗祠的繁多与该村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明代中叶,江村发展鼎盛……[详细]
江村古建筑群
  江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山脚下,安徽省旌德县境内,距黄山风景区三十多公里,205国道依村而过。-总书记的祖祖辈辈-在这里。二00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主席亲临江村,瞻仰祖居,探望乡亲,并题字留念。江村建村近1400年。据江氏家谱记载,夏禹国相伯益子玄仲被禹的儿子启封于江地,是为江氏始祖。江玄仲第八十六世孙文学家江淹是南北朝梁时考城人,任宣城太守。江淹五世孙江韶遍游黄山白岳,终择旌西金鳌山族居,始称江村。江村,枕山环水,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侍立,后有幽谷深藏,村中双溪环绕,汇锁村口聚秀湖周旁古庙宝塔,诗碑堤栏,垂柳秀荷,相映成画。徽商及仕宦的积年造化,使江村一度享有“小杭州”美名。明清时期,造就了126位进士、举人、明经,民国初十年出学士、博士19位。这在中国古村落中实属罕见,为徽州……[详细]
旌德文昌塔
  文昌塔,建于清乾隆年间,坐落于安徽省旌德县县城中心,2013年,旌德县文昌塔被公布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塔位于旌德县中心,周边有民居环绕。塔的-有一圈粉墙黛瓦,正门上方刻有“淳水清风”四个字。门边有一座石碑,碑上介绍:文昌塔位居旌德县城中心,八角五层,砖木混合楼阁式,塔每层设腰檐,翼角腾空,塔顶陡峻,上置葫芦形塔刹,风铎叮当,宛如管弦。塔室有木梯盘旋,游人拾级登上,至五层,极目远眺,旌阳风貌尽收眼底,昔日峥嵘,今朝燕舞;雄伟身躯,时代新筑。文昌塔建成于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历经二百余年风雨沧桑,火烧失修,已是满目颓残。欣逢盛世,2001年,县人民政府挤拨专款,督促县文化局督工抢修,越一年完竣。文昌塔岿然屹立,精神抖擞,为世人所褒赞,千秋之举,实为可嘉,故镶此碑铭志之。文昌……[详细]
江村父子进士坊
  《辞海》给牌坊下的定义是:“又称牌楼。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旧时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以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很显然,牌坊具有表彰、纪念、导向或标志作用。假如让时间倒流40年,江村路口至水口巍巍然挺立着6座牌坊。用江村老人的话说:聚秀湖是方砚,象山宝塔是彩笔,村头的一排牌坊恰是笔架。除此以外牌坊集中的地方与棠樾一样建在江氏宗祠前,横跨老街一群6个,那阵势谁见了不肃然起敬。父子进士坊位于旌德县江村老街上,是江村牌坊的侥幸留存者,幸亏紧挨它建的民房保护了它。据说“0”时有人想用0炸掉它,但又怕炸了住房,改用火烧,烧炸了几块石头,留下了满身烟熏和灼伤的躯体。也有人说是江村文风旺盛,文曲星暗中帮忙,父子进士坊不该绝。父子进士坊……[详细]
旌阳三桥
  旌阳三桥位于宣城市旌德县城旌阳镇徽水河上。旌阳三桥包括淳源桥、架虹桥、黄济桥,均横跨徽水河,东西走向。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淳源桥上市桥:始建于北宋丰任戌年(公元1082元)九月,落成于癸亥年(公元1083年)四月,为知县马譓所昌建,僧惟静募化,民输材、捐谷、服役、献金者,十分踊跃。故轻而易举建成。初名:“平政桥”。南宋开禧丁卯年(公元1207年),知县李延忠修葺,易名:“淳源桥”。嘉定丁丑年(公元1217年)知县方俌重修,改名:“跨云桥。”宝祐初年(公元1253年),知县赵崇涉再修,称为:“瑞虹桥。”元代至元庚辰年(公元1280年),达鲁花赤(知县)阿秃重修,名为:“永安桥。”元代元贞乙未年(约公元1295年),县尹王祯修缮,仍名:“淳源桥。”明代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知县谭青将桥移……[详细]
笃修堂
  笃修堂:明代建筑,是江村近代兄弟博士江绍铨、江绍原及清代光绪年间“叔侄翰林”江树昀、江希曾的祖居,是江村现存年代最久的古民居。笃,诚实之意;修,修养之意。现只保存了原来的五分之一,也是清代医学家江希舜的祖居。江村明清进士18人,此屋占居4人。此堂之曾经历史辉煌,可见一斑。该堂门两侧有两根扁形的石柱,是旗杆石。旗杆石圆的、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较常见,扁形的则十分少见,按封建等级规定,只有两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杆石。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大门时牌坊式门楼,砖雕精美,此门楼五檐门罩也只有二品以上大官才能采用。要进屋,先得跨上几级台阶,可谓门槛很高,身价便越高。进屋有一道门,中间的是中门,两边便是边门。通常中门是关闭的,只有七品以上的人物来访,主人才打开中门,迎接贵宾,否则,只能走边门。女子也只是在婚……[详细]
三溪乐成桥
  乐成桥位于旌德县三溪镇三溪村。俗称“三溪大桥”,又称南河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清初为洪水冲毁。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众人集资重建。全长156米,宽6.20米,桥面至河床高9米。桥孔净跨度尺度不一,中孔为11.50米。桥面两侧设有石质栏杆。乐成桥横跨徽水河,南忱狮子山,北架三溪老街,仅次于歙县太平桥,被称为“千里皖南第二桥”。明正德二年(1507)、造石桥五洞,凉亭一所,因名其桥为“通津桥”。清嘉庆《旌德县志》载:“南河桥在县北三溪,距县三十里,诸水聚汇之所。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府罗汝芳建。国朝康熙中,邑人江宗孔重建。河阔桥长,计十一孔。工石坚致,栏循整齐”。因桥由江宗孔及本族昆仲乐输建成,故名“乐成桥”。保护范围:周围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详细]
江村孝子祠
  孝子祠位于江村村中,全称“明孝子江文昌公祠”,坐北朝南,始建于1535年。清代光绪辛丑(1901)年,后人在原江文昌住宅旧址上扩大改建成祠,所以该词为面阔三开间,前、中、后三进的民宅格局,总建筑面积503.76平方米。此祠原是族人第四十九代老祖江添宗(文昌)于明代所建,又称“孝友堂”,意在重文孝友,故此得名。他曾经有机会进入仕途,但因他父亲远在开封任淆川县教谕,时感身体不适,他的母亲又常年卧病在床。所以他决定舍弃功名而留在家中伺候年老多病的父母,一直未曾出外做官。他的孝行深得世人敬佩,被载入县志。孝子祠是后人了解、剖析我国古代生活理念的重要实物资料。2016年进行了全面维修,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村江氏宗祠
  江氏宗祠位于江村北部,该宗祠坐西北朝东南,属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236.05平方米,前、中、后三进二天井,面阔七间,由于它是--的总祠,所以在体量、用材方面都比其他家祠略胜一筹。门楼面阔七间进二间,重檐歇山式屋顶,花砖筑脊,小瓦覆盖,雀替等木构件均有雕刻画面,门楼前设有通道及东西两侧各设一池。该祠体量大,用料大,做工精,汇集了砖、木、石三雕工艺,是典型的徽派古祠堂之一。不仅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而且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2020年进行过全面维修,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黯然别墅
  黯然别墅位于江村村中心,是民国安徽省代理省长江绍杰故居,建于1927年,俗称“老旦新屋”。坐东朝西,系砖木结构,占地面积817.6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294平方米,呈方形。门顶内外两侧各有青砖砖雕狮子一对,形态逼真;木雕斜撑,工艺精湛、十分精致,圆形门额上提有“黯然别墅”四字,正屋大门有“吾爱吾庐”砖刻。该别墅是江村古名居中独具一格的无天井之建筑,风格与其他建筑迥然不同。整个结构保存完好,属中西合璧,别具特色,2006年5月被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茂承堂(江朝宗故居)
  茂承堂位于江村东北部,砖木结构。是民国初期黎元洪政府代理总理江朝宗的祖居,始建于明代。该建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筑。正屋高12米、四进16间、边房12间、大小天井14个,立柱124根。结构硕大严谨,典雅古朴。该堂后进、东边马房、杂房、花园、对面官厅,西厢学堂、前院东侧牌坊均已被毁。茂盛堂是江村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名居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2006年5月被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进修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修堂
  进修堂位于江村村中,建筑面积538.86平方米。该建筑坐东朝西,系砖木结构。是江氏族长江旦仁为时任芜湖道尹的本家江绍杰所建。“进修堂”,其意进德修业的地方,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前后进有两方大天井,天井四周及过道处均以条石铺地,余者为方砖斜铺。进修堂的内装修雕饰精美,隔扇、挂落、驼峰等都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进修堂不仅展示了徽派古民居的建筑艺术水平,而且有着很好的人文韵味。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冬秀故居
  江冬秀故居为清代建筑,与江泽涵故居相邻,该建筑占地459平方米,现存仅有108平方米,主体原貌依旧。屋内设天井,上有小姐绣楼,绣楼上的圆柱与檐口间的斗拱,刀工精细,造型美观,如同自然生长一般。特别是堂前横梁与木柱的衔接处,都以木雕花托相衬,上面的麒麟和牡丹图案栩栩如生,美观大方,堪称一绝。堂前地面上还有一朵硕大的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外呈双重圆形图案,直径约为一米,两圆之间是精美的菱花和荷花的图案。……[详细]
江村老街
  江村老街位于江村村中,北起江氏宗祠、南至溥公祠,全长500米,宽2米。历史上老街有数十家商肆店铺,十分繁华,是江村人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老街的存在,对于构筑江村历史风貌具有直观、形象、真实的优势,是江村人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街上的古牌坊、古民居、古水圳、古巷道以及斑剥凹凸的石板路等,均能给人带来历史的回味,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旺村古建筑群
  朱旺村古建筑群距205国道1.5公里,距黄山风景区67公里。朱旺村建村1300多年,该村朱姓居多,系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后裔,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奇特的建筑景观。朱旺村古建筑群包括古民居2栋、古桥梁13座、古井9口和1条古水街,均位于朱旺村。朱旺村1号井至9号井均依朱溪河两边修建,石构矩形,长、宽、深尺度不尽相同,均为明代所建。1)垂裕堂、绍兴堂。保护范围:东15米,南10米,西10米,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5米,南、西、北10米。(2)福成桥。保护范围:东10米,南10米,西10米,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10米。(3)顺成桥。保护范围:东3米,南6米,西3米,北6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5米,南9米,西5米,北9米。(4)绳武桥。保护范围:……[详细]
17、聚秀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聚秀湖
  位于村口的聚秀湖,是江村先人开挖的人工湖,也是江村的水口。在古代徽州的传统观念中,聚族而居的村庄水口不仅被视为村落风水的咽喉,更是村庄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还涉及到家族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江村形似太师椅,村后金鳌山似椅背,村口狮山、象山护卫,如太师椅左右扶手。村中双溪环绕,汇于聚秀湖,秀水青山、风水财富统统锁在村里。……[详细]
江泽涵故居
  江泽涵故居为清代徽派建筑,前后两进,上下堂间、厢房、边屋共计14间,保存完好。至今板壁上仍然依稀可见江泽涵毕业南开大学,出国留学所贴的捷报。江泽涵1902年出生于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1922年考取了南开大学数学系,1926年又考取了美国哈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详细]
朱旺村3号井
  朱旺村3号井位于旌德县蔡家桥镇朱旺村村中,类别为古建筑。朱旺村3号井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各2米、西与绍兴堂围墙整体链接向西延伸5米、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南各5米、西与绍兴堂围墙整体链接向西延伸15米、北15米。……[详细]
朱旺村2号井
  朱旺村2号井位于旌德县蔡家桥镇朱旺村村中,类别为古建筑。朱旺村2号井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各2米、西与垂裕堂围墙整体链接向西延伸10米、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南各5米、西与垂裕堂围墙整体链接向西延伸20米、北115米。……[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