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五台县旅游

五台县文物古迹介绍

塔院寺
  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隅。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据载,魏唐时期,此为大孚灵鸳寺(显通寺)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太监杨升奉敕重修,遂独立为寺。嘉靖、万历年间重葺宝塔,清代又增殿堂,始成今日规模。寺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寺坐北朝南,建筑高低错落,主从有致,中轴线上以影壁牌坊为前哨,拾级而上,有山门、天王殿、大慈延寿宝殿、大白塔及藏经阁。殿之两侧有钟鼓二楼、伽蓝殿、祖师殿及廊庑等建筑。方丈院、文殊发塔、青龙楼位于其左,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白塔又称佛舍利塔,本名慈寿塔。据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敕建五台山大塔院寺碑记》载,白塔为明万历九年(1581年)所修,次年(1582年)竣工。塔为覆钵式喇嘛塔,总高56·3米。塔基正方形,高1·7米,周设勾栏,基上设束腰须弥座,须弥……[详细]
徐向前故居
  徐向前故居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南20公里的东冶镇永安村,始建于清道光初年。1901年,徐向前元帅就出生在这里。这是一幢典型的晋北四合院式的建筑,院内正面为主房,两侧是厢房,上下两层是徐帅青少年时期干活和学习的地方。在故居内,有徐向前元帅童年时学习用的小木桌,1955年毛泽东向徐向前授勋时的元帅礼服,还有徐帅的羊毛衫、军装等衣物。徐帅亲笔书写的他生前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石灰吟》和《龟虽寿》原件也存放在这里。一件件实物和图片资料,反映了这位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清廉简朴,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故居坐北向南,一进四合院,占地面积856平方米。正房两层木楼,面宽三间,硬山顶木结构,左右耳房二间。东西配房各六间,垂花院门。1991年,修复故居木楼和大门。1995年,建展览室,成列有徐向前元帅的被服、补……[详细]
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的灵鹫峰上,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具有皇宫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简介山西省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进贡。全寺占地四十五亩,顺山就势而筑殿宇,布局严谨。寺前有石阶一百零八级。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建筑。各殿均用三彩琉璃瓦覆盖。又,寺内有康熙御碑,方座螭首……[详细]
碧山寺
  碧山寺(第六批国保)时代:明至清地址:五台山台怀镇东北2公里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处。寺创建于北魏,高僧法聪禅师曾在此讲经,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重建,曾名普济寺、护国寺、北山寺等。清代多次重修,乾隆年间改名碧山寺。宣统二年(1910年),乘参、恒修两老修行于此,建一茅蓬,广济十方僧人食宿,又称“广济茅蓬”。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殿堂房舍108间,分前、后两进院落。前院有天王殿,左右为钟鼓楼,后依次为毗卢殿(雷音殿)、戒坛殿,东西配殿、厢房。天王殿正中塑有弥勒佛,背后塑-神韦驮,两侧塑四大天王。毗卢殿正中供毗卢佛,两侧分别为十二圆觉菩萨。戒坛殿为前院主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青石砌戒坛,长5.1米,宽5米,高1.2米,是五台山唯一的戒坛,为僧侣受戒之……[详细]
五台山殊像寺
  殊像寺坐于山西省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殊像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普陀宗乘之庙西面,狮子沟北麓。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弘历陪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进香,见文殊妙相庄严,令人起敬,“默识其像以归”。佛经中释迦有“东方主尊菩萨是文殊,有时现比丘像,有时现国王像”预言。而“文殊”又译“曼殊”,“曼殊”与“满洲”音近,所以西藏0-进丹书时,称清朝皇帝为“曼殊师利大皇帝”。又因清廷有乾隆皇帝出生承德狮子沟传言;进而有人就附会说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乾隆和太后对此不加可否,任说其说。回到京师,太后就令人按五台山文殊模样雕刻石像供于香山……[详细]
罗睺寺
  罗睺寺,位于五台县台坏镇杨林村。坐北朝南,东西长101米,南北宽189米,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创建于唐代,初名落佛寺,宋代维修,明弘治五年(1492)重修,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清康熙时改为黄庙,常住蒙藏喇嘛。现存建筑除东西偏院为现代建筑外,余皆为明、清建筑。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大雄宝殿)、后殿(现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金刚殿及僧舍等。大佛殿(大雄宝殿)为寺内主殿,石砌台基,宽15.9米,深16.3米,高1.06米,面宽三间,进深八椽,单檐庑殿顶,其前设重檐抱厦,殿内佛坛上塑有三世佛,前为宗喀巴大师像及八大供养菩萨,均按喇嘛教《造像量度经》的规制而建造。寺内存明、清塑像255尊,明清碑9通,明清石狮3只。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详细]
五台山显通寺
  显通寺旧称: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时有所扩建,唐太宗时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朱棣赐名为“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宗朱翊钧再赐额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为大显通寺,直到今天。看点:珍贵文物:显通寺内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在挂着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龙形和虎形,分别写着“龙”、“虎”两个大字,是唐代的遗物。大雄宝殿是举办佛事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央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塑像,整座大殿开阔疏朗,古色古香。无量殿是一座砖砌结构建筑,该殿奇特之处在于殿内无梁无柱,殿外无廊檐,形制非常独特,因此又称为“无梁殿”,艺术价值很高,殿内壁上有走廊一圈,在走……[详细]
圆照寺
  圆照寺的山门与众不同,一般寺庙的山门是三门,而这里的山门是五门,称为五朝门,在五台山是独一无二的。寺前有一对石狮,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塔院、藏经阁、后院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东边是药师佛,当中是释迦牟尼佛,西边是阿弥陀佛,三世佛的两侧是十八罗汉,文革中,这些塑像多数被毁。圆照寺后院内有一座白色的塔,高五丈,四角各设小塔,造型奇特,这就是印度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塔。圆照寺位于显通寺钟楼对面,古称普宁寺。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来到中国宣扬佛法,为了记念他,明宣宗下旨在五台山修建了这座寺庙。大圆照寺是一座700年的古寺,坐落在佛教圣地五台山台怀镇,灵鹫中峰。圆照寺现为山西省省重点保护寺院,因坐落的地势稍高,所以显得格外开朗。此寺北仰菩萨顶、广宗寺,南瞰显通寺、塔院寺,东眺黛螺顶、善财……[详细]
五台山广宗寺
  广宗寺位于台怀镇营坊村山腰、菩萨顶的下边,始建于明正德二年,清代重修。广宗寺依山而建,规模虽小,但布局严谨,是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铜瓦殿是寺院的主殿,共有3间,殿顶覆以铜瓦,在五台山的寺院中别具一格。殿内供有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毗卢佛、普贤菩萨,两侧铸有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变化多端。该寺高大雄伟,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广宗寺内东北角还建有一座墓塔,高6米,塔身洁白,这是原中国佛学院院长法尊法师的灵骨塔。法尊法师精通藏文,他把长达二百卷的《大毗婆娑论》译成藏文,对佛教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广宗寺是他出家的地方,在他80岁圆寂后,就选择这里作为他安放灵骨的地方。……[详细]
五台山广化寺
  五台山广化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东南2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103.81米,南北宽132.27米,占地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据清《五台县志》记载,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现存建筑除文殊殿、大雄宝殿及耳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文殊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楼、僧舍等,两侧又建有偏院,为五观堂、僧舍、塔、厕所等。大雄宝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四周围廊,七檩前后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前檐明、次间、后檐明间均设四扇六抹球扇门,殿内佛台新塑菩萨像4尊,寺内存有经幢5座,塔2座。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
  五台山十方堂又称广仁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营坊自然村内。坐北朝南,东西长57米,南北宽101米,占地面积5757平方米。据寺内石碣记载,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拨款予以维修,除斋堂、居士楼为现代建筑外,余皆为清代遗构。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献殿、大雄宝殿和如来殿(后殿),两侧为钟楼、鼓楼、配殿、斋堂及客房。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宽14.6米,深11.4米,高1.33米,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四周围廊,廊柱间设青石质栏杆、栏板,前檐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球纹隔扇门,柱头两端设骑马雀替,上镂雕龙凤图案。殿内正中佛台塑三世佛,殿内存有明清佛像997尊,新佛像51尊。殿外槛墙共嵌蒙文功德碑137通,均为道光九年(18……[详细]
五台山普化寺
  五台山普化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台怀村南约700米。坐东朝西,东西长137米,南北宽141米,占地面积为1.92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进行了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中轴线依次建有砖雕影壁、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佛殿和卧佛殿,其中卧佛殿为新建。两侧为便门,钟、鼓楼,客房,僧舍及禅房。南北两侧又新建偏院,南院内新建五观堂等,北院新建韦驮殿、禅堂、僧舍等。前院轴线上对称设石旗杆1对,石狮2只。寺内存清代壁画62平方米,民国壁画8.4平方米。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五台山七佛寺
  五台山七佛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东约250米。坐东朝西,东西长80.71米,南北宽179.12米,占地面积为1.45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清《五台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现存七佛殿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华严三圣殿、七佛殿,两侧为耳殿、配殿,近年来在主院北侧又新建韦驮殿、文殊殿、大雄宝殿、钟鼓楼和僧舍,南侧又新建七佛塔及偏院一座。七佛殿石砌台基,宽12.1米,深12.5米,高0.94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明间设四扇六抹隔扇门,次间为四扇隔扇窗。殿内佛台上一字排列新塑7尊。寺内存宋代陀罗尼经幢3座,明成化四年(1468)贴钟1口,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记事碑1通,蒙文碑2通。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14、善财洞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财洞
  五台山善财洞,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营坊自然村东约400米。坐东朝西,东西长144.8米,南北宽163.3米,占地面积约2.37万平方米。据清《五台县志》记载,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四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牌坊、大门(山门)、垂花门、大雄宝殿和弥勒殿,两侧新建东西跨院、配殿及新建斋堂,北面新建居士楼、僧舍,弥勒殿后新建高塔。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宽15.5米,深11米,高1.36米,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明、次间设四扇六抹格扇门,稍间为格扇窗。殿内佛台上供一佛二菩萨,两侧为十八罗汉新塑,共有佛像25尊。弥勒殿石砌台基,宽19.2米,深10.7米,高2.3米。面宽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详细]
五台山普寿寺
  普寿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55米,南北宽428米,占地面积10.9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清凉山志》载,清代重修。现建筑均为重建。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两侧为钟楼、鼓楼及念佛堂、客堂、五观堂。寺内存金泰和二年(1202)残功德幢1座。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金岗库村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时代:1937年地址:五台县五台山金岗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成立于2003年11月7日,是在军区司令部旧址的基础上修建的。旧址院落坐西向东,紧靠山根,位置险要。整个建筑分里外两院,大小相仿。纪念馆现有陈列室二十一间,展厅四个。具有北方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布展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铁血长城》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抗战史迹展。以抗日战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展出图片142幅,生动再现了晋察冀根据地军民舍身忘死,不屈斗争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千秋风流一元戎》聂帅生平展。共展出图片90幅,实物14件,详尽地阐述了聂帅光辉的一生。1937年10月下旬,八路军总部离开五台山区开赴太行山。11月,在五台县石咀镇召开晋察冀军区成立大会。1938年2月,军区司令部移……[详细]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位于五台县城东45公里的松岩口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6月17日,加拿大0员、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同志从延安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金岗库村,被军区司令员聘请为军区卫生顾问。6月19日赶到军区后方医院驻地松岩口村,辛勤工作近四个月。亲自设计,指导施工,将原来的龙王庙改建成病室,后被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誉为“白求恩模范病室”。白求恩同志殉职后,毛主席亲笔撰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解放后,在白求恩模范病室旁边,新建了“纪念白求恩陈列室”,后改为“白求恩纪念馆”。纪念馆大院正中,耸立着6米多高的汉白玉题字塔,正面镌刻着毛主席《纪念白求恩》全文;左侧刻有-元帅的“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革命精神,为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的题词;右侧为聂荣臻元帅书写的“伟大的国际主……[详细]
五台山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毛泽东路居纪念馆位于五台山塔院寺方丈院中,室内按原样陈设,炕上铺一床军被,地上摆一张木桌,桌上放有一方砚台,桌子前面有一把木椅,木桌和炕沿中间方台上放有大盒,上架一只铜茶壶。後院东跨三间,左右两间分别是周恩来、任弼时当年路居住室。1948年春天,毛泽东率党中央机关离开延安,路经晋西北,开赴河北省西柏坡。4月9日傍晚时分,来至台怀镇塔院寺。第二天早晨,毛泽弃、周恩来分别由地方干部陪同,观看了寺院文物。毛泽东视察了塔院寺、十方堂寺和蒙藏合作社等处,一路上他亲切地与僧人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佛事活动,并勉励地方干部一定要保护好文物,要忠实地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团结爱国僧人,把五台山建设好。毛泽东在五台山路居,虽仅有一宿,但在五台山的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春到五台”的美好回忆。……[详细]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大殿南禅寺大殿(第一批国保)时代:唐地址: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李家庄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该寺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德中建中三年(782年),据寺内大殿西缝平梁下保存“因旧名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癸未时重修法显等谨志”,是寺重建年代之证。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唐代原构,余皆后人所建。寺坐北朝南,总面积3078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佛殿。大佛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殿前设月台,前檐明间装板门,两次间置破子棂窗。屋顶举折平缓,柱之侧角生起显著。柱间用阑额相互联系,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无普拍枋。殿内无柱,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通达前后檐外。栿上设缴背承重,再上为驼峰、大斗、捧节令栱承平梁与平槫,平梁两端施托脚,其上……[详细]
五台山观音洞(栖贤寺)
  通道终极,是山崖中腰的大岩洞和洞前的大殿。殿建3间,出檐翘扬。殿内主供八臂十一面观音,观音面部着白、红、绿、蓝等色,表示种种变化的法像。两侧还供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教祖师宗喀巴。殿后左侧有一小洞,传说这里是清康熙年间六世0-仓央嘉措避难-的地方。此外还有传说该寺中部岩畔的建筑是十三世0-的-所在。因此藏族佛教徒朝五台山,观音洞是必到之地。栖贤寺又称观音洞,位于南山寺北侧的栖贤谷口,距台怀镇约5公里。寺院建造在悬崖上,从崖底的下院开始,凿石为阶,在凸出的石壁上盖有亭子和殿堂僧舍。下院正面建有5间殿堂,当中一间为穿堂,接着便是岩壁下的短窄石阶通道,通道中段,外侧凸起的岩石上建有六角亭,称为观音亭,亭檐下的横枋上有三幅画,表现的都是观音显示真容拯救受到歹徒和猛兽威胁的凡人。中段傍岩壁筑7间殿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