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新疆 > 博尔塔拉州 > 博乐市 > 青得里镇

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青得里镇

[移动版]
地名:青得里镇隶属博乐市
区划代码:652701103代码前6位:652701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新E
长途区号:0909 邮政编码:833000
人口数量:约1.81万人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托郭生布呼村~201村庄
因此地有一条孔雀渠而得名。蒙古语,意为孔雀渠。…[详细]
托郭生布呼新村~202村庄
因此地灌溉渠而得名。蒙古语,意为孔雀渠。…[详细]
托郭生布呼东村~203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有一条孔雀渠而得名。托郭生布呼,蒙古语,意为孔雀渠。…[详细]
克日木村~204村庄
因此地有围墙而得名。克日木,蒙古语,意为墙壁、院子。…[详细]
顾力木图村~205镇乡结合区
顾力木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基建队村~206镇乡结合区
基建,寓意为基础设施建设,故名。1963年命名为基建队,沿用至今。…[详细]
道尔克顾力木图村~207镇乡结合区
道尔克顾力木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冬都顾力木图村~208村庄
冬都顾力木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巴勒特哈尔村~209主城区
巴勒特哈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青得里中村~210镇乡结合区
因村设在青得里区域中段而得名。蒙古语意,河与树结成一片的意思。…[详细]
昂崩那巴格村~211村庄
蒙古语,意为,千户长的果园子,故名。1950年为一区五乡二村,1958年后为曙光一队,1984年体改后为夏布尔塔三村,1991年更名为今名,沿用至今。…[详细]
崩很特村~212村庄
崩很特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郭林布呼村~213村庄
蒙古语,意为,从河边引修的渠,故名。1950为一区五乡二村,1958年为公社曙光三队,1984年10月改称夏布尔塔一村,1991年改称郭林布呼村,沿用…[详细]
夏布尔塔村~214村庄
因村里到处都是泥土地而得名。蒙古语,意为泥土。…[详细]
均浩特呼尔村~215村庄
因本村东靠市区,南临自然沟,地势较洼,而得名。蒙古语,意为,东面的盆地。…[详细]
塔木根赞格村~216村庄
因村内住蒙古族百户长掌管印章而得名。蒙古语,意为百户长的章子。…[详细]
定吉格村~217村庄
蒙古语,意为土梁,故名。1950年为一区一乡一村,1958年为公社金星一队,1984年体改后划为青得里一村,1991年改称为定吉格村,沿用至今。…[详细]
阿里翁白新村~218村庄
阿里翁白新,蒙古语,意为公房,故名。1950年为一区四乡,1958年划为新路二队,1981年为公社良种场,1983年定名为阿里翁白新村,沿用至今。…[详细]
乃仁布拉格村~219村庄
因村北面有数处泉眼而得名。乃仁布拉格,蒙古语,意为细小的泉水。…[详细]
塔布勒村~220村庄
因曾有五个人在此开荒而得名。塔布勒,蒙古语,意为五人开荒的地方。…[详细]
祖莫墩村~221村庄
因此地有多棵树而得名。祖莫墩,蒙古语,意为有100棵树的地方。…[详细]
克尔根卓牧业村~222村庄
克尔根卓牧业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

因该地多皂角树木,清代卫拉特蒙古准葛尔部在此游牧定居时,将这一带区域统称青得里而得名。青得里,蒙古语意为皂角树。

基本介绍:

青得里乡位于博乐市以西3.4公里处,东与博乐市相临,西与小营盘镇相临,北与农五师84团相临,全乡共辖21个行政村、2个牧场、1个基建队,全乡共有人口1725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有人,农村人口15806人,人口出生率0.0013%,耕地面积55090亩,粮食播种面积29966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3324亩。

【经济新发展】国内生产总值8923.1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06万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105.95万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300万元,增长13.4万元。

农林牧渔总产值6377.18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总产值3211.07万元,林

+查看详细青得里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50年建政时为一区三乡。

1958年划归燎原公社。

1963年5月分社,成立胜利公社。

1978年改名青得里公社。

1984年12月由青得里公社改为青得里乡。

2016年7月撤乡改镇后沿用至今。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