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努克镇 | 隶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区划代码:654022106 | 代码前6位:654022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新F |
长途区号:0999 | 邮政编码:835300 |
辖区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000人 |
人口密度:3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海努克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因海努克银顶寺得名。《西域同文志》云:“清乾隆二十五年,办事大臣阿桂由阿克苏带“回子”三百名,安置于伊犁海努克之地,分拨垦种,始成海努克村。”海努克,…[详细] |
阿热吾斯塘村 | ~201 | 乡中心区 | 因境内有同名渠而得名。阿热吾斯塘,意为“中间渠”。…[详细] |
琼布拉克村 | ~202 | 乡中心区 | 因泉而得名。琼,意为“大”。布拉克,意为“泉”。…[详细] |
切吉村 | ~203 | 乡中心区 | 切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
托普亚尕奇村 | ~204 | 村庄 | 因民国年间一户维吾尔族农民在此建庄定居造植一片小树林,故名。托普亚尕奇,意为树林。…[详细] |
向阳村 | ~205 | 村庄 | 向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海努克,蒙古语,意为犏牛。
基本介绍: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辖乡。1958年属东光公社,1962年析出成立海努克公社,1964年更名为向阳公社,1978年复称海努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城东,距县城22公里。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0.7万,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汉、锡伯、东乡、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有切吉河等山水资源。辖海努克、切吉、阿热吾斯塘、托普亚尕奇、琼布拉克5个村委会。境内蕴藏有煤、石英等矿产资源。盛产贝母。经济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古迹有元代蒙古金城“海努克古城”遗迹、准噶尔“银顶寺”遗迹、“夏尔巴格”(金色果园)、乌尔坦驿站等。
历史沿革:
1950年,属一区。
1958年,与五区合并成立东光公社。
1962年,析置海努克公社。
1964年,更名向阳公社。
1978年,更名海努克公社。
1984年,撤社建海努克乡。
2018年撤乡建海努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