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达浪坎乡 | 隶属:鄯善县 |
区划代码:652122203 | 代码前6位:652122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新K |
长途区号:0995 | 邮政编码:838000 |
辖区面积:约11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57万人 |
人口密度:1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央布拉克村 | ~201 | 村庄 | 据说百年前本村山水去旁有一眼泉,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将其称作央布拉克。央布拉克系维吾尔语,央,意为边缘;布拉克,意为泉,央布拉克意为边缘的泉,故名。…[详细] |
拜什塔木村 | ~202 | 村庄 | 曾经这里建有五座大土墙,故维吾尔语称为巴什塔木,后面改名为拜什塔木。拜什系维吾尔语,意为”五“;塔木,系维吾尔语,意为”土墙。…[详细] |
乔亚村 | ~203 | 乡中心区 | 据说以前还是一片戈壁堤,中间有座高墩,过路人都在这里休息,故将该地称乔亚村。乔亚村系维吾尔语,乔亚为“戈壁土崖”之意,故名。…[详细] |
阿扎提村 | ~204 | 村庄 | 1983年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为赛子坎村委会,驻地位于阿扎提,后因赛子坎儿孜干涸,坎儿井已不存在。阿扎提系维吾尔语,意为解放。…[详细] |
玉旺克尔村 | ~205 | 村庄 | 因本村过去轮歇地埂子较大,玉旺克尔系维吾尔语,玉旺意为大,克尔意为埂子地,合称大埂子村,故名。…[详细] |
牧业队 | ~206 | 村庄 | 牧业队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英坎儿孜村 | ~207 | 村庄 | 因为它是新开凿的一道坎儿井故维吾尔语称作英坎儿孜。英坎儿孜村系维吾尔语,其中“英”意为“新”,“坎儿孜”意为“坎儿井”,合称新村庄,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坎儿井明渠旁建有楼房而得名。
基本介绍:
达浪坎乡位于鄯善县火焰山南麓,东南越沙山戈壁,与觉罗塔格山相连,西南接艾丁湖,东临鲁克沁镇,北与吐峪沟乡和洋海村相邻。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用地面积1125平方公里。下辖乔亚村、拜什塔木村、玉旺克尔村、央布拉克村、英坎儿孜村、阿扎提村6个村委会、1个试验站、1个牧业队,1个草原站。全乡共有3310户,15685人,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山南公路贯穿全乡境内,交通便利,乡政府驻地达浪坎乡,距县城52公里。
文化旅游:
小阿萨古城遗址位于鄯善县达浪坎乡拜什塔木村西南约8公里处戈壁荒漠中,这是一座寺院遗址。寺院用土坯修建,平面呈方形,边长100米,面积10000平方米。由七组互不相连的建筑群组成,其中三组保存
历史沿革:
1950年属三区,1953年为五区,1958年与鲁克沁区合并成立红星公社。
1964年分置前进公社。
1978年更名达朗坎公社。
1984年分设达朗坎,迪坎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