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新疆 > 喀什地区 > 英吉沙县 > 乌恰镇

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乌恰镇

[移动版]
地名:乌恰镇隶属英吉沙县
区划代码:653123101代码前6位:653123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新Q
长途区号:0998 邮政编码:844000
辖区面积:约26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73万人
人口密度:约13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艾提木恰哈热村~200村庄
相传古时,汗霍家骑着马,途径此地,叫随从们跟上,随从们说我们的马小一些,跟不上,故得名。“艾提木恰合热”是,意为我们的马小一些。…[详细]
巴格艾日克村~201村庄
相传过去因巴格艾日克村,里有个花园,花园中有个小河,所以故人命名为巴格艾日克村。“巴格艾日克”意为花园小河。…[详细]
其格勒艾日克村~202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以前草木丰盛,故而得名。“其格勒克艾日克”,意为芨芨草渠。…[详细]
博斯唐村~203村庄
博斯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依买里村~204村庄
相传古时因依买里村跟乡政府驻地的距离很近,因此命名为依买里村。“依买里”意为中间村。…[详细]
坡喀艾日克村~205村庄
相传过去因坡喀艾日克村,被大河流脱离,因此命名为坡喀艾日克村。“坡喀艾日克”意为直渠。…[详细]
阿克巴格村~206村庄
相传过去因阿克巴格村森林树木太少没有树,因此命名阿克巴格村。“阿克巴格”意为空白地上的果园。…[详细]
巴依买里村~207村庄
相传过去因巴依买里斯村生活条件比较好,比较富裕,因此命名巴依买里斯村。“巴依买里斯”富人村之意。…[详细]
尤喀克台赛村~208村庄
相传过去因尤喀克台赛克村外地人比较多,因此命名尤喀克台赛克村。“尤喀克台赛克”,意为上部引水灌溉较困难。…[详细]
阿亚克台赛村~209村庄
因该地灌注较难而得名。“阿亚克台赛克”意为尽头放水难。…[详细]
库其喀其巴格村~210村庄
因过去此地麻雀比较多,故而得名。“库其喀其巴格”,意为麻雀多。…[详细]
乌恰艾日克村~211镇乡结合区
因乌恰艾日克村于乌恰乡政府驻地相邻,因此命名乌恰艾日克村。“乌恰艾日克”之意离乌恰很近的村。…[详细]
乌恰村~212镇中心区
因过去此地是一个集市,来集市买东西的人比较多,故此得名。“乌恰”,意为集市。…[详细]
包孜洪巴希买村~213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位于红柳荒地的上部,故而得名。“包孜洪巴希买里村”,意为红柳荒地上部的村。…[详细]
包孜洪村~214村庄
因包孜洪村里红柳太多,被红柳围绕,所以古人才命名本村为包孜洪村。“包孜洪”意为红柳较多的戈壁。…[详细]
吾台西村~215村庄
相传过去因吾台希村大部分居民都为外来人口,因此命名为吾台希村。“吾台希”意为人多之意。…[详细]
库拉沙拉甫村~216村庄
相传过去因阔纳萨拉甫村洪水从此地席卷而过被水掩盖,因此得名阔纳萨拉甫村。“阔纳萨拉甫村”意为旧席卷。…[详细]
英沙拉甫村~217村庄
相传过去英萨拉甫村位于乌恰大河旁边,乌恰大河最早是一条小河,后来因水流增大把河畔冲走,越来越扩大,因此得名英萨拉甫村。“英萨拉甫”之意冲走,“色拉普”…[详细]
新光村~218村庄
寓意在党的领导下群体村民退出脱贫,得到了光明的生活“新光”,意为新的光明,故名。…[详细]
尤喀克亚巴村~219村庄
相传过去尤喀克亚巴格村两边被小河所包围,因此命名为尤喀克亚瓦格村。“尤喀克亚巴格”意为上崖坡。…[详细]
色日克托格拉克村~220村庄
相传过去因芒辛大渠经过此地,渠边有胡杨树,因此而得名。“色日克托格拉克”,意为渠边的胡杨树。…[详细]
托万亚巴格村~221村庄
相传过去因托万亚巴格村土地被大河、小河所围绕,位于大河中间并且靠下方,因此命名为托万亚巴格村。“托万亚巴格”意为崖下面的村庄。…[详细]
喀帕克铁热克村~222村庄
因本村杨树较多,故得名“喀帕克铁热克”。“喀帕克铁热克村”,意为杨树。…[详细]
亚尔霍依拉村~223村庄
亚尔霍依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古丽力克霍依拉村~224村庄
因原地名不规范、含义不健康,2017年当地居民约定俗成更名为古丽力克霍依拉。古丽力克霍依拉,意为花院。…[详细]
阿牙克包孜洪村~225村庄
相传过去因阿亚克包孜洪村里的红柳比较多,被红柳围绕,因此命名为阿亚克包孜洪村。“阿亚克包孜洪”意为长满红柳下面的村。…[详细]
尤喀克包孜洪村~226村庄
相传过去因尤喀克包孜洪村红柳较多,被红柳围绕,因此命名为尤喀克包孜洪村。“尤喀克包孜洪村”红柳比较多的村庄。…[详细]
新包洪村~227村庄
因本村由乌恰镇包孜洪拆分而得,当地居民约定俗称其名为新包孜洪。“包孜洪”,意为红柳较多的戈壁,新包孜洪,寓意为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新的气象,新的生活…[详细]
团结新村~228村庄
2017年6月,本村由乌恰镇托万亚巴格村拆分而得,当地居民约定俗称起名为团结新村。团结新村,意为居民热情好客,友善团结。…[详细]

地名由来:

因在县城最早形成自然集市,故此得名。乌恰,意为集市。

基本介绍:

乌恰乡位于秀丽的喀拉克山南麓,距喀什市75公里,辖27个行政村,总面积2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万亩,总人口3.6万人。乌恰乡土质肥沃,光照 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豌豆、小茴香等农作物为主,盛产色买提杏、巴旦木、西甜瓜、葡萄等干鲜果品。

近年来,在上级的关怀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乡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这个中心,理清发展思路,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培 育出以林果业、畜牧业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调大林果业,调强畜牧业,调稳粮食,以劳务输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2003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

+查看详细乌恰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50年为第五区。

1958年成立乌恰公社,辖11管理区、47个生产大队、230个生产队。

1966年,改名为红旗公社。

1978年,恢复乌恰公社。

1984年改为乌恰乡。

2016年撤乡设镇,沿用至今。


还有2个地名与乌恰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乌恰镇面积相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