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哈尔墩乡 | 隶属:伊宁市 |
区划代码:654002203 | 代码前6位:654002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新D |
长途区号:0999 | 邮政编码:835000 |
辖区面积:约26.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09万人 |
人口密度:40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伊勒力干也尔社区 | ~002 | 主城区 | 伊勒力干也尔,意为“断裂之地”,因干旱缺水,土地断裂而得名。…[详细] |
花果山社区 | ~003 | 主城区 | 花果山,1960年,伊犁州党政机关号召并带头在市区东南土梁植树栽果,伊宁市团委便上报市委提出要将东郊荒坡开发成“花果山”,花果山的名字由此而来。…[详细] |
景苑社区 | ~004 | 主城区 | 景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东苑社区 | ~005 | 主城区 | 东苑,东城花苑简称,意为城市东侧的居住花园小区,故名。…[详细] |
东城社区 | ~006 | 主城区 | 东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中华结社区 | ~008 | 主城区 | 中华结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伊河苑社区 | ~009 | 主城区 | 伊河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巴依库勒村 | ~200 | 城乡结合区 | 以地形地貌而命名,其地过去有清泉七八眼,有两个清澈的湖泊,故称“富泉之地”而得名。1984年,由伊宁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故名。巴依库勒,意为水很充足的…[详细] |
英阿亚提村 | ~201 | 城乡结合区 | 英阿亚提,意为新生,故名。1952年划属伊宁市第三区,1958年划属红旗公社二大队,1984年撤社建村,定为现名,沿用至今。…[详细] |
吉尔格朗村 | ~202 | 城乡结合区 | 吉尔格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花果山村 | ~203 | 城乡结合区 | 花果山,因旧为花园而得名。1952年划属伊宁市第三区,1958年为红旗公社四大队和花果山大队,1984年撤社建村,两队合并定为现名,沿用至今。…[详细] |
东梁村 | ~204 | 主城区 | 东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地名由来:
喀尔墩,意为黑土梁,故名。
基本介绍:
伊宁市喀尔墩乡位于伊宁市东郊,全乡总面积2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万亩,是一个以农为主,农、工、贸并举的城市近郊乡。全乡1.8余人,农业人口10947人,总户数为2296户,其中十星级文明户258户,九星级文明户434户,八星级文明户301户。主要由维、汉、回、哈等13个民族组面,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市有5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2个党总支部、17个党支部、1所卫生院、10个村级医务所、27家乡镇企业、17座清真寺、5所学校。辖区内有4个派出所,11个图书室,11间活动室,辖区交通便利,国道218线、1路、4路、5路、6路、7路、10路、12路、15路公交车及环城专线横贯全
历史沿革:
1950年,更名伊宁县三区。
1952年,划归伊宁市。
1958年,成立幸福公社。
1966年,更名东方红公社。
1978年,更名喀尔墩公社。
1984年,撤社建喀尔墩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