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打洛镇 | 隶属:勐海县 |
区划代码:532822102 | 代码前6位:53282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K |
长途区号:0691 | 邮政编码:666200 |
辖区面积:约400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景洛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打洛原称景洛,景指城镇,洛指混合,意为不同民族的人混合居住的城镇。驻景洛社区,故名。…[详细] |
勐板村 | ~201 | 村庄 | 勐板历史上为一土司地。1934年曾设保,称勐板保,隶第三区行政分局。1950年隶勐混区。1953年隶版纳勐混。1956年设乡,称勐板乡,隶勐混区。19…[详细] |
曼轰村 | ~202 | 村庄 | 此地于1984年新建,称曼轰乡,隶打洛区。1987年改称曼轰办事处。2000年改称曼轰村委会,隶打洛镇。2003年10月适度撤并村委会时,邦洛村委会撤…[详细] |
曼夕村 | ~203 | 村庄 | 曼夕1934年曾设保,称曼夕保,隶第三区行政分局。1950年隶勐混区。1953年隶版纳勐混,1958年设乡,称曼夕乡,隶勐混区,1963年划归打洛镇辖…[详细] |
曼山村 | ~204 | 村庄 | 此地1934年曾设保,称勐山保,隶第三区行政分局。1950年隶勐混区。1953年隶版纳勐混。1958年设乡,称曼山乡,隶勐混区。1963年划归打洛镇辖…[详细] |
打洛村 | ~205 | 村庄 | 曼掌村民小组隶属于勐养镇曼井坎村委会,属于坝区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以傣族为主体民族的特色村寨,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整。…[详细] |
地名由来:
“打洛”为傣语地名。打即渡口,洛即混合。打洛,意为不同民族混合居住的渡口。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打洛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2021年3月,打洛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打洛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4年7月,打洛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打洛镇位于勐海县西南部。东南为布朗山,西南和西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36.5公里,西北与巴达毗邻,东北为勐混乡,境内最高点在北部的邦南后山,海拔2175米,最低点在东南部的抚盐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598米,总面积400平方公里,打洛距勐海县城81公里,打洛镇是云南省的一个重要口岸,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
打洛口岸,边贸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就已成为一个重要通道。民国年间,茶商将茶叶经该口岸运出销往国外。出口主要商品有纺织品、百货、针织品、五金机械、建材、副食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主要销往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进口主要商品有矿、木材、农副产品、药材化妆品等。全县经济开放区设在打洛,口岸基础
文化旅游:
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昆洛公路距打洛镇2公里处,景来寨临南为中缅界河打洛江,寨中立有225界碑,占地5.6平方公里,其间有水田百余亩,鱼塘若干,田园风光真实自然,塔林
西双版纳打洛独树成林的景观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随处可见。那些大榕树除主干外,还从枝干上生出许多柱根插入土中,支柱根又变成了另一棵树,形成树生树,根连根的壮观景象。在打洛镇南打洛边贸开发区内
打洛,傣语是联合摆渡的渡口之意。从前,居住在这里的傣、布朗、哈尼等民族一起在江边摆渡,故称之为打洛。如今,各族人民昔日共同摆渡的渡口上已架起了一座长70多米的双孔石拱桥,宽敞平坦的公路飞越打
导游: 清澈的打洛江水,从镇子中间流过,把古镇分为了两半,它流进湄公河,然后汇入了太平洋。但是,它隔不断人们的情丝,打不开人们的心结。从元代的“倒龙”,到明清时期的“版纳景洛”,再到现在的打
西双版纳打洛森林公园位于西双版纳中缅边界打洛口岸曼景山,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接壤,占地1500亩。园内有两条界河流经,四座界碑屹立。公园依山傍水,原始森林密布,风景自然优美,集游、吃、住、娱、
边镇打洛,距景洪134公里,位于勐海县西部,与缅甸小勐拉接壤,是国家二级口岸。打洛是傣语译名,意为“多民族混杂聚居的渡口”,自古以来,这里就居住着傣、哈尼、布朗等民族,现人口为1.6万。打洛
历史沿革:
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入主勐渤建立景陇金殿国后,打洛为一土司地。
明隆庆四年(1570年),设12版纳时,景洛(打洛)、勐满、勐昂、郎妄、勐康为一版纳,称康洛满。
1950年,设板洛区。
1963年,从勐混划出设镇,称打洛镇。
1968年,改打洛镇革命委员会。
1969年,改为打洛镇五七公社。
1973年改称打洛公社。
1982年,改打洛公社管委会。
1984年,改打洛区公所。
1987年,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