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新乡 | 隶属:龙陵县 |
区划代码:530523204 | 代码前6位:530523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云M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8300 |
辖区面积:约32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83万人 |
人口密度:8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6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龙新社区 | ~201 | 乡中心区 | 龙新街,意为居住在两河之间新兴的山间集市,故名。…[详细] |
荆竹坪村 | ~202 | 村庄 | 荆竹坪,荆竹生长较多且地势平坦的山村。起始时间据史无可考,名称沿用至今,民国时期就叫荆竹坪。民国时期属蚌渺荆竹坪甲;1950年属龙泉乡辖;1959年为…[详细] |
蚌渺社区 | ~203 | 村庄 | 蚌渺,傣语音译汉,傣语意为驻军后形成的温泉城。…[详细] |
茄子山村 | ~204 | 村庄 | 茄子山,传说该地曾猎获一头瘸脚的鹿,方言一般称腿脚有毛病、脚跛的人为“瘸子”。…[详细] |
黑山村 | ~205 | 村庄 | 因坐落小黑山脚,故名。小黑山,山中树木丛生,白天林中光线阴暗呈黑色。…[详细] |
黄草坝社区 | ~206 | 村庄 | 因地势平坦且曾多生长羊胡子草,秋冬呈黄色,故名。…[详细] |
勐冒社区 | ~207 | 村庄 | “勐冒”是个标准的傣语地名,宋元之时,这一带主要居民是傣族,明朝后,随着汉族迁入,傣族先后迁至芒市,潞江坝等地。如今徐家寨前仍有白家田,寨边还有摆夷坟…[详细] |
大硝河村 | ~208 | 村庄 | 大硝河,流量大且河水含硝的一条河流。起始时间据史无可考,1959年就叫大硝河。民国时期为怒江土司辖;建国初期属勐冒乡;1959年为龙华公社大硝河管理区…[详细] |
绕廊社区 | ~209 | 村庄 | 绕廊,傣语音译汉,傣语意为长长引申着的地方,并于此集市,取名绕廊街,故名。…[详细] |
雪山村 | ~210 | 村庄 | 因坐落于雪山脚下,故名。雪山,主峰较高,冬季积雪的一座山。…[详细] |
菜子地村 | ~211 | 村庄 | 成村时,当地生长着一种籽粒像青菜子的植物,故以植物成村名。…[详细] |
地名由来:
龙新乡因乡人民政府驻龙新村得名。
基本介绍:
龙新乡位于龙陵县中部 , 距县城 26 公里 , 有国土面积 326 平方公里。全乡辖 11 个村民委员会 ,214 个村民小组 ,2003 年 底有 6865 户 29555 人 , 其中农业人口 28291 人 , 人口自然增长 率 8.75%0, 除汉族外 , 还居住着保僚、傣等少数民族 , 共 288户 1334 人。全乡有耕地面积 34108 亩 , 其中水田 16397, 旱地 17711 亩 , 以种植水稻、包谷、小麦等作物为主。 2003 年粮食总 产量 751 万公斤 , 农村经济总收入 4770 万元 , 农民人均生产粮 食 266 公斤 , 人均纯收入 826 元 , 本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蚌渺赖土舍。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属镇安乡约。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属蚌渺伙头。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第一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龙山镇。
1950年3月,属第二区。
1958年9月,成立勐冒公社,辖区与今龙新乡同。
1981年,更名龙新公社。
1984年4月,公社改区。
1987年12月,撤区设龙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