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潞江镇 | 隶属:隆阳区 |
区划代码:530502106 | 代码前6位:53050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M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8000 |
辖区面积:约52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万人 |
人口密度:9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潞农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潞农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新农社区 | ~002 | 村庄 | 新农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知青社区 | ~003 | 村庄 | 该农场是隆阳区原知识青年下乡建设的农业场所,故名。…[详细] |
莫卡社区 | ~201 | 镇中心区 | 村委会驻莫卡,故名。莫卡傣语地名,意为茅花很多的村。…[详细] |
丛岗村 | ~202 | 村庄 | 村委会驻丛岗,故名。地处山麓,坐落在一个丛林山岗。…[详细] |
芒柳村 | ~203 | 村庄 | 芒柳,傣语芒为寨,柳为攀枝花,是攀枝花较多的寨子之意。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
张贡村 | ~204 | 村庄 | 因位于张贡山东麓,村委会驻张贡,故名。解放后得名沿用至今。民初属潞江县佐所辖,民国十二年为龙陵县四区惠人乡,民国十五年为潞江镇六保;1950年为八区多…[详细] |
丙闷社区 | ~205 | 村庄 | 村委会驻丙闷,故名。是傣语丙为坪子、闷为灰土色,即座落在灰沙土坪子的寨子。…[详细] |
芒棒社区 | ~206 | 村庄 | 村委会驻芒棒,故名。芒棒,傣语地名,意为荒坝子寨。…[详细] |
新寨村 | ~207 | 村庄 | 村委会驻新寨,故名。是新建的寨子之意。1958年得名沿用至今。清乾三十五年(1770)属龙陵县潞江安抚使司,清末民初属县佐所;1950年属龙陵县八区为…[详细] |
禾木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因禾木树较多,故名。得名时间失考,1950年此名沿用至今。明、清年间属潞江安抚使司;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属龙陵县;民国初属龙陵县潞江佐所辖;民国…[详细] |
坝湾社区 | ~209 | 村庄 | 村委会驻坝湾,故名。坝湾是汉语地名,是明代的八湾演变为坝湾,是明代官道上的驿站傣语称傣湾,傣语意为河边或江边露出的滩头故名。即从怒江边至八湾驿站有八道…[详细] |
香树社区 | ~210 | 村庄 | 村委会驻香树,故名。村子周围香树(紫柚木)较多。…[详细] |
石梯社区 | ~211 | 村庄 | 此地原有一大石头形似梯子,故名石梯。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
芒颜村 | ~212 | 村庄 | 村委会驻芒颜,故名。芒颜为脚印的寨子之意。…[详细] |
邦陇村 | ~213 | 村庄 | 村委会驻邦陇,故名。因本村居民是由各地迁来形成的村寨,意为搬笼,后同音演变为邦陇。…[详细] |
顿东村 | ~214 | 村庄 | 1820年得名沿用至今。1980年此名沿用至今。明、清时属潞江安抚使司,民国初年属县佐所辖;民国未年属龙陵县四区五乡,又潞江镇为四保;1958年属潞江…[详细] |
芒旦社区 | ~215 | 村庄 | 村委会驻芒旦,故名。傣语地名是低矮的寨子之意。…[详细] |
新城社区 | ~216 | 村庄 | 新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库老村 | ~217 | 村庄 | 村委会驻库老,故名。清朝初期潞江安抚司在此建粮库。…[详细] |
东松村 | ~218 | 村庄 | 因傣族到此赶摆而得名;解放后设东风大队,后派生为东松,故名。…[详细] |
筲箕村 | ~219 | 村庄 | 筲箕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赧亢村 | ~220 | 村庄 | 因清时设赧喧,后演变为赧亢。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
白花村 | ~221 | 村庄 | 白花,因本村居民是由山中白花洼搬迁而来,成村时沿用原居住地名称,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
道街社区 | ~222 | 村庄 | 村委会驻道街,故名。道街,曾称“倒街”。该地村民到彼岸赶集,靠筏运渡,如江洪猛涨,不能开渡,只好倒回路两旁相互交易,故名倒街,后演变为道街。…[详细] |
江东村 | ~223 | 村庄 | 江东,本村委会位于怒江的东面,村委会以此得名。…[详细] |
澡塘村 | ~224 | 村庄 | 村委会驻澡塘,故名。因本村内有一口温泉,当地人俗称澡塘。…[详细] |
登高村 | ~225 | 村庄 | 村委会驻登高,故名。相传诸葛亮南征时,在此宿营,晚上把灯笼高悬在竹杆上,故名灯高,后因同音演变为登高。…[详细] |
石头寨社区 | ~226 | 村庄 | 村委会驻石头寨,故名。因山上有较多石头。…[详细] |
三达地村 | ~227 | 村庄 | 村委会驻三达地,故名。因驻地有三块地。1955年得名沿用至今。民国末期属保山县第三区兴平镇第九保;1950年属兴平镇松坡村;1952年属松坡乡;195…[详细] |
地名由来:
据《永昌府文征》记载,“保山西部襟带之大水为潞江,上流经怒夷界,又名怒江。”在保山境内怒江下游称潞江'下游的台阶地带称潞江坝,潞江镇因此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潞江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2022年2月,云南省爱卫办命名潞江镇为2021年度云南省卫生乡镇。
2017年8月,潞江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6年1月,潞江镇入选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基本介绍:
保山市辖乡。1958年从龙陵县划入设坝湾公社,1988年改乡,1995年改潞江傣族乡。位于市区西,距市区67公里。面积528平方公里,人口5万,傣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40%。辖坝湾、丛岗、芒柳、张贡、丙闷、芒棒、新寨、莫卡、禾木、香树、石梯、芒颜、顿东、邦陇、芒旦、新城、库老、东松、筲箕、赧亢、白花21个行政村。山高谷深、气候炎热,森林面积1.6公顷。乡境属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农业主产水稻、甘蔗、咖啡、胡椒、橡胶等。甘蔗,产量居全市之首。乡内有怒江糖厂、东风糖厂、潞江农场、潞江热产量居作所等省、地、市属企业。320国道和保腾公路过境。
历史沿革:
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潞江坝属柔远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潞江长官司。
明永乐九年(1411年),升潞江安抚司沿至清末。
民国十五年(1926年),属龙陵县为潞江乡。
1950年2月,成立龙陵县潞江特别区。
1958年,从龙陵县划归保山县,成立坝湾公社。
1984年,坝湾公社改坝湾区。
1988年,撤区为坝湾乡。
1995年,改名潞江傣族乡。
2005年10月,隆阳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设潞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