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巡检司镇 | 隶属:弥勒市 |
区划代码:532504106 | 代码前6位:532504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G |
长途区号:0873 | 邮政编码:652300 |
辖区面积:约3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1万人 |
人口密度:7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9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巡检司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西汉时称捏沼,明嘉靖二年(1523年)在捏沼设关卡“巡检司”,故名。…[详细] |
拉里黑社区 | ~002 | 村庄 | 系彝语地名,“拉里”:山谷里,“黑”:水塘,意为山谷里有水塘之地。…[详细] |
拖谷村 | ~203 | 村庄 | 系彝语地名,“拖”:松树,“谷”:箐边,意为箐边有松树之地。…[详细] |
己白村 | ~204 | 村庄 | 系彝语地名,“己”:小米,“白”:山,意为种小米的山。…[详细] |
龙树村 | ~205 | 村庄 | 因居风水树林之下而得名。1949年为弥勒县第二区龙树乡;1951年由第二区析出第八区为弥勒县第八区龙树乡;1955年为巡检司区龙树乡;1958年为巡检…[详细] |
钟山村 | ~206 | 村庄 | 因境内黄塘子西南边有一座山上原建有寺庙,附近村寨能听到庙内钟声,故名。…[详细] |
宣武村 | ~207 | 村庄 | 因宣、武两姓氏首居此地建房,故名。1949年为弥勒县第二区宣武乡;1951年由第二区析出第八区为弥勒县第八区宣武乡;1955年为巡检司区宣武乡;195…[详细] |
乌稠村 | ~208 | 村庄 | 系彝语地名,原名窝处,又称乌丑,意为阳光充足之地,故得名乌稠村民委员会。…[详细] |
高甸村 | ~209 | 村庄 | 系彝语地名,“高”:姓,“甸”:坝子,意为高姓居住的坝子。…[详细] |
德万村 | ~210 | 村庄 | 系彝语地名,“德”:张姓,“万”:猪,意为张姓养猪之地。…[详细] |
乌崩村 | ~211 | 村庄 | 系彝语地名,“乌”:下边,“崩”:旁边,意为山脚旁边之地。…[详细] |
地名由来:
巡检司镇因明嘉靖元年(1522年),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直辖云南都司,在弥勒州南部设巡检司,镇由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据史料记载,“巡检司”是古代设置的一个管理机构,始于五代,盛于两宋,主要职能是盘查过往行人,缉拿奸细,打击0,类似于现在的海关。明嘉靖二年(1523年)在这里设关卡“巡检司”,因此得名;1987年设巡检司镇。
巡检司镇位于弥勒市西南部,东与竹园镇、朋普镇接壤,南与开远市小龙潭镇接壤,西与建水县盘江乡隔江相望,北与五山乡和虹溪镇接壤,距弥勒市区89公里,属弥勒最偏远的山区少数民族乡镇。国土总面积395.45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050米,最高海拔2004米,年平均气温19.8℃,年平均降雨量约900毫米,全年无霜期超过330天。辖11个村(居)民委员会103个村(居)民小组,共有9836户
历史沿革:
明嘉靖元年(1522年),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直巡检司镇辖云南都司,在弥勒州南部设巡检司。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弥勒降为县。
民国元年(1912年),弥勒县设虹溪厅,属虹溪厅。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废厅设区(二区),属二区管辖。
民国三十年(1941年),废区,扩大区域,划为复兴镇,巡检司镇辖13保。
1951年,为第八区。
1955年,改为巡检司区。
1958年,改为巡检司公社。
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