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云南省 > 丽江市 > 永胜县 > 仁和镇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仁和镇

[移动版]
地名:仁和镇隶属永胜县
区划代码:530722102代码前6位:530722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云P
长途区号:0888 邮政编码:674200
辖区面积:约452.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5066万人
人口密度:约55人/平方公里海拔:2927米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仁和村~201镇中心区
据《永北直隶厅志》记载,清朝时期叫“苗力”,当地人称“苗里“,民国初年,永北县(今永胜县)在仁和设县置县佐署,以“吉祥嘉言”命名“仁里”。1950年,…[详细]
高寨村~202村庄
1958年前属华坪县,1959划归永胜县设高寨小公社,1960年设高寨大队,1961年设高寨小公社,1968年设高寨大队,1984年区、乡体制改革时设…[详细]
良田村~203村庄
就梁子田、马饱田两村名各取一字组合称“梁田”,后更名为良田。…[详细]
碧泉村~204村庄
以当地碧峰、泉林两个自然村各取一字组织得名“碧泉”。…[详细]
新坪村~205村庄
1950年力甫村改名新民村,鱼果村改名太平村,1952年两村合并设乡设新坪乡政府,1958年设新坪管理区,1960年设新坪大队,1984年区、乡体改时…[详细]
新田村~206村庄
解放初,在本村新修建了几丘大田而得名“新田”。…[详细]
打红村~207村庄
1958年前属华坪县,1959划归永胜县六德区华祝管理区,1961划属良田小公社,1980年与良田大队分开设华山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打红大…[详细]
朝阳村~208村庄
此地太阳照得早,取“向阳之地”而得名。1960年前属碧泉管理区,1961从碧泉划出成立山摩小公社,1969年更名朝阳大队,1984年区、乡体改时设朝阳…[详细]
宏德村~209村庄
1958年前属华坪县,1959划归永胜县仁和宏德管理区,1961设宏德小公社,1968年设宏德大队,1984年区、乡体改时设宏德乡人民政府,1988年…[详细]
汇源村~210村庄
本村委会地处金沙江与仁里河的汇合处而得名。…[详细]
临江村~211村庄
村庄分布在金沙江北岸,临近江边而得名“临江”。…[详细]
山依拉村~212村庄
山依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新源村~213村庄
由于观音岩电站建设的需要,仁和镇新田村委会和汇源村委会的部分村民小组搬迁至仁和镇仁里街移民安置点,取新田、汇源两个名称中新、源二组合得名“新源”。…[详细]

地名由来:

民国初年,永北县(今永胜县)在仁和设县置县佐署,以“吉祥嘉言”命名“仁里",后改为仁和。

基本介绍:

仁和镇位于永胜县东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东与华坪县接壤,南与大姚县湾碧乡隔江相望,西与东山乡毗邻,北与六德乡相连,是永胜的东大门,距县城52公里,幅员面积452.4平方公里。辖仁和、高寨、良田、碧泉、新坪、新田、打红、朝阳、宏德、汇源、临江、山依、新源13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5066人,其中农业人口23438人。全镇有2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3个,以彝族、傣族、傈僳族为主,有彝、傣、傈僳等少数民族13119人。

仁和镇有仁里河、母鸡河两大水系,仁里河横贯全镇,地貌呈山区、河谷走向,属低纬度高原季风影响的气候区域,具有山区气候特征,垂直变化显著,温度年际变化小,气候呈立体形

+查看详细仁和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18年12月,2018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出炉,仁和镇上榜。

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仁和属遂久县(今永胜县)。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遂久县(今永胜等)、姑复(今华坪等)划归云南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仁和属益州。

唐贞元十年(794年),南诏主(今大理)在今永胜区域设北方赕。

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仁和属成纪(今永胜)。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仁和属高氏土司。

清道光初年,在仁和仁里街设市场,仁里街旧名苗力。

民国初年,永北县(今永胜县

+查看详细仁和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仁和镇面积相当: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