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罗坎镇 | 隶属:镇雄县 |
区划代码:530627110 | 代码前6位:530627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C |
长途区号:0870 | 邮政编码:657200 |
辖区面积:约21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1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8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罗关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清代在此塑罗汉一尊,镇雄州府在此设关,名罗汉关,简称“罗关”。…[详细] |
罗坎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因此地有罗汉一尊,且道路坎坷,得名罗坎。…[详细] |
凤翥村 | ~202 | 村庄 | 因该地有一山坵名凤凰山,地处白水江畔状似凤凰翅,故名“凤翥”。…[详细] |
纸槽村 | ~203 | 村庄 | 因此处作坊造皮纸的历史悠久,又有小沟,地形似槽,得名“纸槽沟”,简称“纸槽”。…[详细] |
落尾村 | ~204 | 村庄 | 因白水河岸小坝多,此坝在下游,故而得名落尾坝。…[详细] |
茶蔚村 | ~205 | 村庄 | 因发达村茶埂坡的李太童来此地任乡长,以家乡名字的茶埂坡“茶”字与上任当日蔚蓝的天空的“蔚”字连起来,得名茶蔚。…[详细] |
粉壁村 | ~206 | 村庄 | 因此地有一岩,似石灰粉刷的墙壁,得名粉壁。…[详细] |
麻地村 | ~207 | 村庄 | 因此处过去成片种植麻,得名麻地。1951年设麻地乡;1969年更名为麻地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麻地大队;1984年更名为麻地乡;1989年更名为麻地…[详细] |
花园村 | ~208 | 村庄 | 1940年王启义主持修街,时逢山上杜鹃花盛开,得名花园。…[详细] |
桐坪村 | ~209 | 村庄 | 因系几山坡陡之下的小坝,盛产桐子,故名桐坪。…[详细] |
李子村 | ~210 | 村庄 | 原名“李子沟”,以沿沟盛产李子得名。逐得名“李子坝”。…[详细] |
大庙村 | ~211 | 村庄 | 因此地有一座庙宇,得名大庙。1951年设大庙乡;1969年更名为大庙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大庙大队;1984年更名为大庙乡;1989年更名为大庙行政…[详细] |
军备村 | ~212 | 村庄 | 指抗战前方筹备之意,得名军备。1951年设军备乡;1969年更名为军备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军备大队;1984年更名为军备乡;1989年更名为军备行…[详细] |
寨上村 | ~213 | 村庄 | 因地山高,苗族居住成寨,得名寨上。1951年设寨上乡;1969年更名为寨上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寨上大队;1984年更名为寨上乡;1989年更名为寨…[详细] |
泡瓜村 | ~214 | 村庄 | 因此地泡瓜树成林,得名泡瓜林。1951年设泡瓜林乡;1969年更名为泡瓜林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泡瓜林大队;1984年更名为泡瓜林乡;1989年更名…[详细] |
发达村 | ~215 | 村庄 | “法打”为彝语,“法”意为岩,“打”意为上方,即岩上方的坪子。发达是彝语“法打”的音译,得名发达。…[详细] |
坳田村 | ~216 | 村庄 | 因将此地两山之间的一块平地改为水田,得名坳田。…[详细] |
老街村 | ~217 | 村庄 | 因此处曾为集镇,后集镇迁移,故为老街。1951年设老街乡;1969年更名为老街管理区;1978年更名为老街大队;1984年更名为老街乡;1989年更名…[详细] |
地名由来:
罗坎镇因地形坎坷,难有平地故名罗坎。
基本介绍:
罗坎镇位于镇雄县境北部偏西,全镇总面积216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社区)、347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耕地总面积4332.1公顷,农作物种植面积11190.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7880.1公顷,粮食产量26580吨。年内大牲畜出栏4582头,年末存栏8156头;肥猪出栏58383头,生猪存栏49879头;家禽出栏147928,存栏121477只。各行政村均通公路、通电、通自来水;广播电视覆盖率为81%;新农合参保率超97%。
历史沿革:
清朝,属上北迎恩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第六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罗坎镇,直属县。
1950年,复设第六区。
1953年,属第十一区。
1961年,改名罗坎区。
1970年,改罗坎公社。
1984年,复设罗坎区。
1988年,改罗坎镇。
区划: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