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门镇 | 隶属:洞头区 |
区划代码:330322101 | 代码前6位:330322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浙C |
长途区号:0577 | 邮政编码:325000 |
辖区面积:约32.2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6万人 |
人口密度:80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兰湖洞社区 | ~001 | 镇乡结合区 | 大门镇兰湖洞居位于大门镇集镇范围内,东邻大溪居,西靠近新二中与长沙村相隔,全居共有4个自然村,拥有户籍人口1388人,353户,常住人口998人,劳动…[详细] |
大溪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大溪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朝阳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朝阳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大门镇中心区域,是大门镇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是大门镇跨越发展的对外窗口,由朝阳片区、富民片区、振兴片区三个片区组成,现常住…[详细] |
长沙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因村南长沙片村有条长沙滩,村以境辖片村长沙得名。…[详细] |
甲山社区 | ~005 | 镇乡结合区 | 村以所驻最大自然村甲山而命名。解放初为黄岙乡第七村,1958年公社化时属大门人民公社黄岙管理区;1961年成立黄岙人民公社甲山大队;1984年建为甲山…[详细] |
岙底村 | ~201 | 村庄 | 岙底村三面环山,面对瓯江口,总人口1275人,401户,7个自然村,男女劳动力914人,长期外出务工443人。一产家庭经营户441人,人均收入4210…[详细] |
岙面村 | ~202 | 村庄 | 表示村域内有最大自然村岙面,以岙面命名。…[详细] |
大荆村 | ~203 | 村庄 | 大荆村村情简介
大荆村位于洞头县大门镇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环山面海,村庄整齐,人口集中,全村总人口964人,260户,常住人口650人,劳动…[详细] |
小荆村 | ~204 | 村庄 | 小荆村﹝原名小荆大队﹞建立于1960年8月,1984年6月更名为小荆村,共辖三个自然村,总人口810人、243户,村庄地处大门岛西南侧的烟墩岗下, 距…[详细] |
乌仙头村 | ~206 | 村庄 |
乌仙头村地处大门岛西部,东临海,左靠大荆村,右靠营盘基村,辖下乌仙头、上乌仙头,外厂基3个自然村,村以辖有上下乌仙头得名,村委会驻地1994年迁入…[详细] |
豆岩村 | ~207 | 村庄 | 豆岩村,又名豆腐岩村。早年人们所说观音礁观音不上天,豆腐岩豆腐卖不烟;指的就是该村。它坐落于浙江省洞头县大门岛大门镇西北面,东、北方向与该镇仁前途、杨…[详细] |
东屿村 | ~208 | 村庄 | 东屿村位于浙江省洞头县大门镇北面,三面环海,西邻小门村,北接中油华电公司。下辖二个自然村,总人口321人,99户,常住人口120人,劳动力156人。耕…[详细] |
小门村 | ~209 | 村庄 | 小门村位于浙江省洞头县大门镇小门岛,村占地面积4468亩,其中耕地面积354亩,林地面积1619亩,全村有585户,总人口2158,劳动力1485,农…[详细] |
仁前途村 | ~210 | 村庄 | 仁前途村位于大门镇西侧,与营盘基村相邻,有着大量的山地和滩涂资源。全村总面积1.46平方公里,下辖7个自然村,223户,总人口740人,耕地面积180…[详细] |
美岙村 | ~211 | 村庄 | 美岙村位于洞头县大门岛西北麓,由滩头、当中、门前3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581人,面积1.14平方公里,距大门集镇约7公里。该村背山面海,环境优美,地理…[详细] |
寨楼村 | ~212 | 村庄 | 大门镇寨楼村,座落于瓯江口北水道上的大门岛北面半山腰的山麓,全村由东沙、东厂、东边、寨楼四个自然村组成,地形主要是丘陵和山地。距镇政府驻地约15公里,…[详细] |
营盘基村 | ~213 | 村庄 | 依靠虎门江山,西朝海。村以所辖自然村营盘基得名。…[详细] |
杨梅田村 | ~214 | 村庄 | 杨梅田村坐落于浙江省洞头县大门镇西北面的半山腰上,居住位置高于海拔130米,现有5个自然村,总面积1729亩,其中林地面积1544亩,是大门镇占有林地…[详细] |
西浪村 | ~215 | 村庄 | 西浪村位于大门镇东侧,是原浪潭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由7个自然村组成,地域广阔。东邻大门镇东浪村,北接石浦村,西面与潭头村相连,南面与青山岛相望,国际青山…[详细] |
东浪村 | ~216 | 村庄 | 1方位
东浪村位于大门岛东部,东邻观音礁村,北接石浦村,南面与青山岛相望。
2村名沿革
村以驻地得名,解放初建政为浪潭乡第三村,1961年调整规…[详细] |
石浦村 | ~217 | 村庄 | 石浦村位于大门镇东北面,东邻枫树坑村,北邻沙岙村,南边分别为东浪、西浪村。环岛公路从村中央通过,全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882人,总户数265户,…[详细] |
潭头村 | ~218 | 村庄 | 潭头村,位于温州地区最大的岛——大门岛的东南面,面积0.65平方公里,人口800人,户数228户,由五个自然村组成;潭头村背山面海,港湾优良,历年来是…[详细] |
观音礁村 | ~221 | 村庄 | 传说,由于观音礁海边曾有一块石头极像观音菩萨,故名曰:观音礁村,曾有一句“观音礁的观音不上天”的佳话,留传至今。…[详细] |
沙枫港村 | ~222 | 村庄 | 由原沙岙村、枫树坑村合并而来,分别取其中“沙”、“枫”二字合并而成。…[详细] |
地名由来:
以岛名,因岛南岸外有水道,为进出瓯江必由之路,如室之有门,故名。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大门镇被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县域副中心型)。
2018年12月,大门镇入选第四批温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街道)。
2014年7月,大门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门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大门镇是百岛之县--洞头县陆域面积最大的建制镇,由大门岛、小门岛、北小门岛等岛屿组成,陆域面积36.26平方公里。大门镇位于洞头县域西北,乐清湾南端,北邻台州与玉环县隔海相望,西临温州湾与乐清市、龙湾区相对,南隔水道与霓屿、状元岙相近,东临东海。其中大门岛面积28.69平方公里,为温州市第一大岛;小门岛在大门岛北部 ,面积4.62平方公里,岛上建有亚洲最大的常温露天储藏石油液化气中转站和投资2亿元的沥青加工厂。大门镇下辖2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002年末,总人口25820人。渔农村经济总收入2.76亿元,工业总产值1.13亿元。
作为全县北片中心,大门镇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潜
文化旅游:
寨楼大院围墙遗址位于洞头县大门镇寨楼村。系清咸丰年间(1851-1861)贡生张瑞谷所建。张以经商起家,因列强入侵,遂和兄弟三人出巨金建造艨艟战船,募练壮勇,奋力抗击海盗,保卫一方平安。寨楼
龟岩烽火台位于洞头县大门镇寨楼村烟墩岗,海拔392米。分东西两座,面积600平方米。东座残高2米,底边长4米,口径2米。西座仅剩下土墩和一处残墙,外侧块石砌筑,内夯土。离烟墩10米处,南北二
寨楼寨墙及张氏家族墓位于洞头县大门镇寨楼村等地,现存主要由寨楼寨墙、张氏后花园照壁、张瑞谷墓、张殿魁墓、张廷选墓组成。寨楼寨墙由当地产的花岗岩块石垒砌而成,全长约600米,现残存200余米。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其时属东越地。
秦时属闽中郡地,西汉时属回浦地,东汉时属章安地,三国时系东吴永宁地,晋代属永嘉郡地,到明末清初人口逐步增多,乾隆二年(1737),清政府派员上岛整顿移民,丈量土地,编制清册,收缴税收。
1952年为黄岙、大荆、大门、小门、浪潭5乡。
1956年并为黄岙、大门、浪潭3乡,后改大门公社。
1984年复为乡。
1985年黄岙撤乡镇。
1992年3乡镇合置大门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