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董家洋村 | 隶属:葭沚街道 |
区划代码:331002003240 | 代码前6位:331002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浙J |
长途区号:0576 | 邮政编码:318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原先该地没有人家,只有路廊。后来姓董的兄弟俩从下洋迁至此,宿在路廊里,人口逐渐发展,始成村落,故名。
基本介绍:
董家洋村现有16个村民小组,农村住户731户,总人口1935人,其中劳动力1264人,耕地面积为1266亩,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9.6万元,200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951万元,人均收入达7760元。
董家洋村与马庄村、南洋村、下陈坝村、东上洋村、栅桥村、中村村、前村村、井马村、方桥村、水门村、东庄村、高坎村、花泾村、建库村相邻。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六年,董家洋一部分和平桥石同属东山镇十三保,另一部分和白墙里同属十四保,三十六年(1947),则属东山乡二十保和二十一保。
1951年为洪家区东山乡董家洋村。
1956年合作化时与东山、尚澄、勇力合并为东方社。
1961年分开建队,建立东山人民公社光明生产大队。
因重名,1981年8月更名为董家洋大队。
1983年体制改革时为黄岩县洪家区东山乡董家洋村。
1984年划归椒江市,为椒江市洪家区东山乡董家
周边相关:
董家洋村附近有大陈岛、台州博物馆、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东方太阳城、台州海洋世界、椒江戚继光祠等旅游景点,有大陈黄鱼、香辣口味蛇、三杯田鸡煲、凉拌海蜇头、台州食饼筒、广式蒸鱼等特产,有枧桥鼓制作技艺、农历二十四节气(送大暑船)、黄沙狮子、济公传说、黄岩翻簧竹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