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竹墩村 | 隶属:菱湖镇 |
区划代码:330503105220 | 代码前6位:330503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浙E |
长途区号:0572 | 邮政编码:313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竹墩村由8河6墩而得名。相传早先村由6墩形成,岸边地头遍生芦竹,而“竹”字有6笔代替墩。“竹”又生笋,沈与笋谐音,意为沈氏家族竹笋一样兴旺发达,生生不息,故取名竹墩村。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命名竹墩村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20年12月,竹墩村入选2020年浙江省卫生村名单。
2019年12月,竹墩村被命名为2019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2019年4月,竹墩村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1月,浙江省2018年度“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名单发布,竹墩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菱湖镇竹墩村(也称下昂)是沈氏家族发源地之一。她本是武康余英溪畔沈氏世系分支,于中晚唐时期,迁徙至竹墩村,以此开启了沈氏宗脉新篇章。
竹墩的长春书院曾是朱熹讲学的地方。明时沈太宦至兵部尚书。这里历史上产生过多名状元、进士和举人,历任各级职官75人,号称产生过倪、孟、何、葛、夏5相国,唐宋时的颜真卿、苏东坡,《渔隐丛话》的作者胡仔及贾收、富弼、富直柔等人,就在这里把酒吟诗。文化底蕴深厚。
竹墩是明清时吴兴望族——吴兴竹墩沈的发源地。竹墩沈家一直人才辈出,以从政和书画文人居多,现吴兴竹墩沈的后代遍布海内外各地。有“天下沈氏出竹墩”之称。“沈氏”人才鼎盛。见史传者一百五十八人,其中三十八
种德桥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为三孔薄墩薄拱实腹石拱桥,东西向横跨清溪港。全长31.4米,宽3.7米,高5.9米,中孔净跨10.6米,拱矢高5.3米;边孔净跨6.7米,拱矢高3.3米。
历史沿革:
1949年5月为昂东乡七村;1953年7月为昂东乡七选区;1956年6月为下昂乡卫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10月为菱湖人民公社昂东大队卫星生产队;1959年3月为昂东管理区卫星大队;1961年为下昂公社(小社)卫星大队(1962年改为中心大队);1984年2月改为郊区下昂乡竹墩村;1999年11月为菱湖镇竹墩村;2001年8月与田豪里、前丘村合并为竹墩村。
周边相关:
竹墩村附近有种德桥、南浔古镇、南浔荻港景区、小莲庄、頔塘故道、仁王护国禅寺等旅游景点,有湖州太湖鹅、湖笔、善琏湖笔、湖州桑基塘鱼、陈邑加州鲈鱼、湖州羽毛扇等特产,有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练市船拳、双林绫绢织造技艺、长兴百叶龙、蚕桑习俗(扫蚕花地)等民俗文化。
区划: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竹墩村 |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