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浙江省 > 台州市 > 三门县 > 亭旁镇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

[移动版]
地名:亭旁镇隶属三门县
区划代码:331022103代码前6位:331022
行政区域:浙江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浙J
长途区号:0576 邮政编码:318000
辖区面积:约14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79万人
人口密度:约40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杨家村~200镇中心区
民国《亭旁杨氏宗谱》载,宋景定元年(1260),宁海松坛(今黄坛)杨宁,“字仲和,乃宋朝进士。迨元袭宋,宗族叔应龙(又名杨镇龙)等谋革命,因事不济,避…[详细]
包家村~201镇乡结合区
建设中的甬台温铁路三门站就位于亭旁镇附近,包家村环境优美,前临河滩,背衬青山,显得清秀幽静,是亭旁镇农业的大村,也是三门县乃至省城的蔬菜供应基地之一。…[详细]
石滩村~202村庄
原名湜滩。因村西有湜水(系亭旁溪这一段的古称,民国初尚有湜水小学一所),两岸溪滩宽广漫长,故村名湜滩,后演化为石滩。清代属宁海县南乡杨家庄、包家庄。民…[详细]
陌更村~203村庄
陌更村主要耕作区风水墙外田畈的田塍,朝南北方向的长且大,朝东西方向的短而小,村即以此特点取名陌埂,后演变为陌更。清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民国十七年(19…[详细]
狮岭村~204村庄
狮岭,古名絮岭,又名四岭,村居狮子山东南麓,有岭西通管溪头,故名。清代名狮岭丁、狮岭王,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民国29年(1940)三门建县前后均属包家…[详细]
上蒋村~206村庄
据当地《蒋氏宗谱》载,南唐末宋初,南京金坛县蒋文通避难来此定居,取名蒋家村。其后子孙众多,一部分迁居于下蒋村,遂称上蒋。清属宁海县南乡杨家庄。民国17…[详细]
王村村~208村庄
历史上惯称王村。也有说位于山王头东北山麓,故名王村。清属宁海县南乡杨家庄。民国17年(1928)属杨家乡。民国29年(1940)三门建县前后仍属杨家乡…[详细]
上鲍村~209村庄
据《亭林鲍氏宗谱》载,宋初,鲍氏祖先从天台县山头鲍迁居到此。以村位于山前,取名前鲍。后因山洪暴发,村被洪水冲毁,在地形稍高处重建,故名上鲍。清属宁海县…[详细]
任家村~210村庄
因任氏聚居,故名任家。清属宁海县南乡任家庄。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任邵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三门建县前后仍属任邵乡。1949年解放初属亭旁乡…[详细]
岙楼村~211村庄
据当地《楼氏宗谱》载,隋朝,有一支军队越过天摩山、十六窟,一楼姓士兵留居该岙,故名岙楼。清属宁海县南乡任家庄。民国初属大龙乡。民国二十九年三门建县前后…[详细]
前楼村~214镇乡结合区
据当地《楼氏宗谱》载,明朝,岙楼村有楼延温者,移住村的东边。因该处位于岙楼村前,故名前楼。前楼自然村清属宁海县南乡任家庄。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详细]
叶家庄村~215村庄
据当地《叶氏宗谱》载,明朝,祖先叶仁祚,从珠岙洋顺村迁居此地。因叶姓聚居,故名叶家庄。清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民国29年(1940)三门建县前后均属杨家…[详细]
湫水下叶村~225村庄
因村位于湫水山脚下,村民姓叶,通称湫水下叶,惯称下叶。由于重名,1982年定名为湫水下叶。清名湫水。清代属宁海县和乡四十七都二图,后属邵家庄。民国17…[详细]
邵上村~230村庄
邵上村位于亭旁镇东部,距三门县城10公里,离三门火车站500多米,镇政府驻地3公里,下中线穿村而过,毗邻百亩头、邵下村,全村由邵上、江垚、岩头三个自然…[详细]
邵下村~231村庄
查当地《邵氏宗谱》载,约八百年前,河南邵氏三世先祖,史迁到余姚定居,南宋时,由于金兵南下,复迁至悬渚大林寺,后又转住邵家。因村位邵家下角得名邵下。清属…[详细]
马村村~232村庄
因系马姓村民聚居,故名马村。清属宁海县宁和乡,后改属南乡邵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属邵家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三门建县前后属任邵乡。1949…[详细]
石头岙村~233村庄
据所在的山岙,古代盛产柿子,称为柿头岙,后演化为石头岙。清属宁海县南乡任家庄。民国17年(1928)属任家乡。民国29年(1940)三门建县前后仍属任…[详细]
下路朱村~234村庄
查当地《朱氏宗谱》载:“唐元和年间,朱欢公从大石前山迁居霞露朱”。朱氏宗祠戏台后壁屏风上题有“霞蒸瑞日上,露润香花开”楹联一副,以颂地名雅美,后演称下…[详细]
上卢村~235村庄
卢姓人创住于下路朱村西边,因地形高于下路朱,取名上卢。原石门坑村同姓卢,为同宗后裔。上卢、坟庵自然村清属宁海县南乡任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属任家…[详细]
山根邵村~239村庄
邵姓祖先从邵家分居狮子头山西北山脚根,故名山根邵。清代属宁海县南乡邵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邵家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门建县前后属任…[详细]
下吴村~242村庄
查当地《吴氏宗谱》载,始祖云卿公于唐末从山阴徙居鹤吴。鹤吴之称是由村前“两鹤兜溪”之地形而取名,后谐音演变为下吴。清属宁海县南乡梅家庄。民国17年(1…[详细]
坝头村~244村庄
坝头,旧称霸头。后因村头建有溪坝,改称“坝头”,并沿用为村名,明末,王姓始祖德勤公从宁海东门王定居于此,娶妻包氏,耕读传家,子孙繁衍,迄今已有五百余年…[详细]
金干村~245村庄
查当地《金氏宗谱》载,宋朝时,祖先由台城迁此干山,因姓金,故名金干。清代属宁海县南乡杨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方岩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详细]
芹溪村~252村庄
据卢姓始祖迁居子宁和岭脚西岙处,因住房与溪相近,故名近溪,后为地名雅美,改称芹溪。清代属宁海县南乡杨家庄。民国17年(1928)属宁和乡。民国24年属…[详细]
楼下郑村~254村庄
楼下郑村海拔高度约500米,属于亭旁镇的一个自然村。一条5米宽的公路横穿而过,连接亭旁镇区和临海。全村7个村民小组,共100户,100人,其中党员22…[详细]
佃石村~257村庄
据当地宗谱载,佃石村“四山旋绕,万水回环,岩石多相叠”,叠石之名由此而来。因当地“叠”与“佃”音,遂演化为佃石。1957年建库时,部分村民移迁到此建立…[详细]
坐塘村~270村庄
金姓祖先于唐朝时迁居此地,因村处于四面环山,形像坐落在一块较平坦的山塘中,故名坐塘。清名坐堂。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属分水乡。民国…[详细]
挂帘村~271村庄
村因位于挂帘山头麓得名。清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分水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包家乡。1949年解放初沿用旧制。1950…[详细]
界岙村~274村庄
村所处的山岙界于宁海(今三门)临海两县之间,故名界岙。清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民国17年(1928)属分水乡。民国29年(1940)三门建县前后均属包家…[详细]
铁场村~275村庄
查当地《王氏宗谱》载,“奇公于南宋从新昌长潭迁台宁金溪(鲸溪)之口。金溪产铁砂,炼铁、制钉、镰之地也”,故村名铁场。清属宁海县南乡梅家庄。民国17年(…[详细]
西山村~276村庄
查当地《梅氏宗谱》载,晋代,先祖梅长者有三子,分立上门、中门、下门三支派。长子烨,立上门,居住中门的西边山脚,故村名西山。清属宁海县南乡梅家庄。民国1…[详细]
刘家村~277村庄
查当地《刘氏宗谱》载,始祖从福建长溪迁居台州府宁海县宁和乡横渡刘,至十六世裔孙刘永操,始居中门。因刘氏聚居,故名刘家。清宁海县南乡梅家庄。民国十七年(…[详细]
板沸村~278村庄
三门县亭旁镇板沸村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全村共421户,总人口1253人,林业用地1517亩,旱地56亩,水田517亩。经济林包括茶叶122亩、梨树1…[详细]
山上杨村~279村庄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目前村内已引进企业15家,年产值8万。村民有60%以上已劳力务工为主,20%的劳动力…[详细]
枧头村~280村庄
村中有一块岩石,形象一支水笕,称上笕头,后演变为枧头。清属宁海县南乡梅家庄。民国17年(1928)属东金乡。民国24年属梅家乡。民国29年(1940)…[详细]
小林山村~281村庄
查当地《梅氏宗谱》载,南宋年间,炳公在杏树头旁看到天生一块奇石,形像宝玺,村遂名玺琳山,后演变为小林山。清属宁海县南乡梅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属…[详细]
叶家山村~285村庄
明朝,有一户姓叶的人,迁至该山岙居住,遂取名叶家山。清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梅家庄。民国二十九年三门建县前后属包家乡、梅家乡。1949年解放初沿用旧制。…[详细]
项家山村~291村庄
南宋时,项姓祖先迁居此山上,故名项家山。清名夏家山。清名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分水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包家乡。19…[详细]
南溪村~294村庄
查当地《梅氏宗谱》,南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梅盛,桐庐人,令章安,升南昌别驾,知晋将亡,不赴。先迁居丹邱寺,后子孙分迁到此。因该地南面有一条…[详细]
韩家村~295村庄
宋朝,福建有个姓韩的人,避难到此,定居后取名韩家。清代属宁海县南乡梅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南溪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梅家乡。194…[详细]
下湾村~300村庄
宋高宗南渡时,健跳浮门村陈德长兄弟七人,分迁各地。陈德二迁岭头陈,陈德五到赖岙,见满山林木葱翠,景色宜人,遂在下面的一个山湾内结庐定居,取名下湾。清代…[详细]
赖岙村~301村庄
据当地《赖氏宗谱》载,唐末,黄巢起义时,福建有一户姓赖的人,先迁到南溪乡下岙园,后迁居此岙,村以姓氏取名赖岙。清代属宁海县南乡梅家庄。民国十七年(19…[详细]
鳌岗村~302村庄
据宋朝,祖先从福建迁此,以居住的山岗状象大鳌之背,取名鳌岗。清名毛冈。清代属宁海县南乡梅家庄。民国17年(1928)属南溪乡。民国24年属梅家乡。民国…[详细]
葫芦田村~304村庄
祖先自宁海县黄坛竹岭先迁居桥头长林,后迁居此地。因该地四面环山,中间是个滥水湖,后将湖改成田,称为湖芦田。因“湖”与“葫”同音,演称为葫芦田。民国24…[详细]
岙王村~310村庄
历史上,外陈、里陈、上钱、徐家所处一带统称岙王。唐末,天下大乱,陈姓先祖从台州东门陈迁来里陈,后分居村外,故称外陈。清代,外陈、里陈村合称陈家。后钱氏…[详细]
玉溪村~311村庄
以境内原有玉溪寺取名。玉溪寺,旧名湫水寺。嘉定《赤城志》记载:“玉溪院,在县东南80里,旧名湫水。唐元和五年(810年),以湫水潭应祷而建。国朝(北宋…[详细]
中口堂村~312村庄
因村地处牌里门中段山口,故名中口村。庵堂建于中口村旁,故名中口堂。村民迁住中口堂旁,以堂取名。清代属宁海县南乡邵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属湫水岙乡…[详细]
梅里村~313村庄
村前的溪坑边,早年梅树很多,民居其里,故取梅里。清属宁海县南乡杨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梅坑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杨家乡。1949年…[详细]
上模村~314村庄
据当地《胡氏宗谱》载。南宋末年,绍兴府会稽县胡一清,因元兵攻入,避难丹邱寺,后迁住此地。当时村上方有一湖,村遂称上湖。清名上胡(光绪《宁海县志》卷三载…[详细]
上下梅村~315村庄
查当地《梅氏宗谱》,宋朝,中门西山梅长者后裔迁此定居,生二子,分居两地,邻村地势稍高称上梅,地势较低称下梅。清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详细]
彭赖村~316村庄
彭姓、赖姓世居所在,故名。清代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分水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包家乡。1949年解放初沿用旧制。19…[详细]
何祝岙村~317村庄
意为何姓、祝姓为主所居住的山岙。清代属宁海县南乡包家庄。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分水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包家乡。1949年解放初沿用旧制…[详细]
坑坞村~318村庄
坑河,据元代,亭旁一个姓杨的人来此钓鱼,见此地有形似笔架的翠绿青山,山麓又有清澈见底的溪坑流水,风景秀丽,定居后,取名坑坞,明朝谐音为坑河。清代属宁海…[详细]
芦田山村~319村庄
据原称龙缠山,因山形似葫芦,有田有山,风景秀丽,后改称芦田山。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门建县前后属任邵乡。1949年解放初沿用旧制。1950年5月…[详细]

地名由来:

《杨氏宗谱》载,亭旁城隍庙后山,称亭山,杨、包两姓住在亭山旁,故取名亭旁。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亭旁镇被确定为2022年度浙江省现代商贸特色镇

2022年11月,亭旁镇被确定为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创建领域为数字文旅。

2022年3月,亭旁镇入选2022年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文旅特色型)。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认定亭旁镇为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亭旁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基本介绍:

亭旁镇位于三门西南部,是该县的政治重镇、农业重镇、生态重镇和文化重镇。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74省道穿镇而过,甬台温高速岭口站出口距离镇区仅10分钟车程,三门县铁路站地处亭旁镇镇区北侧并设有集散中心。它的形状像一片树叶,三条溪流汇聚,四周是亭山,“两山亭立如天马,双溪旁流若地龙”亭旁名字由此而来。辖区总面积146平方公里,54个行政村,总人口达6万。

亭旁,是浙江红旗第一飘。1928年,在亭旁爆发了震惊浙江的亭旁起义,浙江第一支红军队伍在这里建立,浙江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旗帜也在这里竖起。曾亲历三门解放战斗的诸敏将军,把这块土地称为“浙江红旗第一飘”。2018年,亭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查看详细亭旁镇概况>>

文化旅游:

亭旁红色景区

亭旁红色景区亭旁起义,是包定等人在1928年领导的农民起义,展示了二次革命时期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过程。1927年为贯彻“八七会议”的精神,0宁海县委委员包定奉上级指示,以小学教师职

亭旁起义旧址

亭旁起义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28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城南10公里的亭旁镇胜和村。原为宁海县衙署。1872年改建成亭山书院,辛亥革命后改为亭山高等小学。1927年,

义丰路160号民居

义丰路160号民居位于三门县亭旁镇,年代为清。亭旁镇义丰路160号民居建于清光绪七年,建筑砖木结构,四合院式,前后两进,木构件雕刻精美。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

历史沿革:

东晋称宁和里。

宋末形成集镇。

康熙四年(1665)为"台州海防分府"驻地。

清代分设宁海县杨家庄、包家庄和任家庄。

民国时期改庄为乡,分属包家、杨家、和任邵乡。

1912年废亭旁县丞署,建亭旁执法分署。

1940年三门建县后,分属包家乡、杨家乡和任邵乡。

解放后,建亭旁乡,属亭旁区。

1958年冬改为亭旁管理区,属亭旁(区)公社。

1961年以亭旁管理区建制亭旁公社,改属海游区。

1962年回属亭旁区。

1968年1

+查看详细亭旁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亭旁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