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沙社区 | 隶属:东沙镇 |
区划代码:330921101008 | 代码前6位:330921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社区 | 车牌代码:浙L |
长途区号:0580 | 邮政编码:316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地名由来:
以旧处沙滩东侧得名。
荣誉排行:
2019年12月,东沙社区被命名为2019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2019年12月,2019年度浙江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村名单公布,东沙社区榜上有名。
2012年12月,东沙社区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基本介绍:
东沙社区位于岱山岛西北端,2005年6月行政区域调整后由东沙社区和念母村撤并而成,总面积4平方公里,总人口5044人,2586户。其中60周岁以上1836人,占总人口比例36.4%,社区设党总支委员会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24个,党员228人。社区以工业为主导产业,各类家庭工业加工点和小作坊、玩具、包装等规模以下企业发展迅猛,产值连年递增,辖区内的对虾养殖.梭子蟹暂养和贝类混养等品种及特色项目产品东沙香干等都深受消费者喜爱。农业在社区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土地面积107亩,产业以蔬菜种植为主,近几年主要通过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发展效益农业。旅游业已成为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原东沙古镇位于本辖区内,古
文化旅游:
东沙菜市场旧址位于岱山县东沙镇东沙社区沿河路17号。古代位于岱山北部的岱衢洋大黄鱼资源丰富,江、浙、闽等地渔民纷纷来此捕捞大黄鱼,东沙角渔船云集形成渔港。随着渔业的兴起,召来四方居民和百作工
沙海产品加工作坊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东沙镇东沙社区解放路147~149号内,作坊主体遗存为落地桶,落地桶是岱山腌制大黄鱼咸黄鱼鲞(俗称“三刀头”)的专用器具,本地俗称“桶口”。原先数量众多
历史沿革:
1949年属东沙镇第一至第七保。
1950年属东沙镇第一至第七村。
1953~1955年曾为岱山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1962年改称东沙第一至第七居民委员会。
1965年合为东沙一二居民委员会、三四居民委员会、五六居民委员会和第七居民委员会。
1981年分别改称沙河口、横街、铁畈沙和新道头居民委员会(局部)。
2004年合建东沙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5年,念母社区居民委员会并入。
周边相关:
东沙社区附近有东沙菜市场旧址、东沙海产加工作坊、摩星山景区、秀山岛、东沙古镇、安澜阁等旅游景点,有岱东沙洋晒生、岱山海盐、岱山食盐、雪丽鸡腿、糟白鳓鱼、三鲍鳓鱼等特产,有徐福东渡传说、渔民开洋谢洋节、舟山渔民号子、岱山海盐晒制技艺、唱新闻、岱山布袋木偶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