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鹤镇 | 隶属:天台县 |
区划代码:331023101 | 代码前6位:331023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浙J |
长途区号:0576 | 邮政编码:318000 |
人口数量:约4.28万人 | |
下辖地区:4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苍蒲坑村 | ~213 | 村庄 | 因村边山坑两岸盛长苍蒲而得名。古属十六都;解放前松关乡第九保;解放后为松关乡第5村;1961年称苍蒲坑大队;1984年改为左溪乡苍蒲坑村;1992年为…[详细] |
新楼下村 | ~218 | 村庄 | 据《陈氏宗谱》载:清乾隆时即用今名。村祖陈姓原居大肚岙,后于此建新楼房,故名。…[详细] |
上西山村 | ~248 | 村庄 | 有上、下西山两村之分,此村居上方,故名。…[详细] |
澄村村 | ~253 | 镇乡结合区 | 因村西有潭,水清见底而得名。解放前属白鹤乡五保;解放后为5村;1956年称澄村农业合作社;1961年成立澄村大队;1983年改村,属白鹤镇。…[详细] |
下西山村 | ~260 | 镇乡结合区 | 村处面溪背山,山称西山,有上、下西山之分,此村居下,故名。…[详细] |
繁荣村 | ~268 | 村庄 | 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大队时,以繁荣大队名之,沿用至今。…[详细] |
溪东村 | ~273 | 村庄 | 地处三茅溪之东,故名。古属十四都;解放前属厚泽乡第一保;解放后为第1村;1961年称溪东大队;1983年改村为白鹤镇溪东村;2018年大路下村的岭下洋…[详细] |
白水村 | ~278 | 村庄 | 村前有溪称薄水,后简写为白水,村以溪名。…[详细] |
大路下村 | ~283 | 村庄 | 村西紧靠白鹤通城关古大路之下,故名。解放前为天宫乡第八保;解放后为第8村;1961年属义宅公社称大路下大队;1984年为义宅乡大路下村;1992年属白…[详细] |
上宅村 | ~286 | 村庄 | 村祖与下宅同宗共源,地处下宅上方,故名。…[详细] |
下宅村 | ~287 | 村庄 | 宋时,褚遂良后裔从河南商丘迁此定居。有上、下宅两村之分,地处上宅下方,故名。…[详细] |
鹤楼葛村 | ~289 | 村庄 | 取望鹤楼村、上王葛村两村村名得名。古属十八都;解放前属三益乡第十保;解放后属第10村;1956年属民主乡;1961年分立上王葛、望鹤楼2大队;1984…[详细] |
西涧村 | ~294 | 村庄 | 村西有一小涧,故名。古属十三都;解放前属天宫乡十四保;解放后为天宫乡14村;1961年属义宅公社为西涧大队;1984年改为义宅乡西涧村;1992年属白…[详细] |
何方赵村 | ~301 | 村庄 | 宋末祖先从甘肃天水仕亭道迁入天台新民乡黄家塘,至15世赵孟式迁此,村居何方片,故名。…[详细] |
长塘卢村 | ~319 | 村庄 | 一、长塘卢村的地理位置:位于天台县白鹤镇西南方约2公里处,距县城13公里,白前线穿境而过,通村公路两条。
自然村3个。
二、全村共246户…[详细] |
霞庄村 | ~320 | 村庄 | 一、霞庄村的地理位置:白鹤镇南部,距镇3公里,距城15公里,白前线与新104国道绕村而过。
自然村3个。
二、全村共431户1295人,党…[详细] |
皇都村 | ~338 | 村庄 | 天台县白鹤镇皇都村共506户,1528人,其中党员34人。近几年,该村党支部以深入实施先锋工程创建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详细] |
下岙葛村 | ~339 | 村庄 | 村地处山岙,村民多姓葛,故名。古属十八都;解放前属三益乡第六、七保;解放后为第6、7村;1961年称鹤楼公社下岙葛大队;1968年称洪井大队;1970…[详细] |
孟岸许村 | ~340 | 村庄 | 已有300多年历史,地处孟岸片,村民多姓许,故名。…[详细] |
双溪口村 | ~342 | 村庄 | 2002年11月下邢、方田屠、上叶、汪村合并,因4村均坐落在西溪交汇处,故名。…[详细] |
天宫村 | ~343 | 村庄 | 2002年11月黄泥塘、山头对、安竹合并时,因3村均处于天宫寺周围,遂以寺得名。…[详细] |
罗心村 | ~344 | 村庄 | 2002年11月3村合并时,因村委会驻地方家坑村的地理位置,遂得今名。…[详细] |
莲花村 | ~345 | 村庄 | 2002年11月2村合并时,因村居四面环山,形似莲花,遂得今名。…[详细] |
天姥村 | ~350 | 村庄 | 天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桥亭村 | ~353 | 村庄 | 2002年11月合并建村时,以村旁有桥,桥旁有亭得名。…[详细] |
白鹤殿村 | ~354 | 镇中心区 | 南宋理宋宝庆三年(122)年,天台人道清应诏至京,路经飞泉庙祈祷神明保佑,忽有白鹤挡道,认为吉祥,后来正位皇后,随后奉旨建造,殿宇重新,并赐白鹤大帝神…[详细] |
红旗村 | ~355 | 村庄 | 2002年11月蒲塘、洋畈、山脚王合并时,因地处红旗渡槽以南而得名。…[详细] |
左一村 | ~357 | 村庄 | 2002年麻车、王会头、杜家庄3村合并,以位居左溪岙之首村得今名。…[详细] |
松关村 | ~359 | 村庄 | 2003年12月合并时,因3村均属原松关乡辖区,遂称今名。…[详细] |
上联新村 | ~360 | 村庄 | 上联新村位于台州市北大门的白鹤镇。由上卢村、上郊村和下卢村合并而成,是全镇第一大村。东临104国道,西靠上三高速,60省道和关茶线贯穿而过。全村共有1…[详细] |
左溪村 | ~361 | 村庄 | 2002年二甲、大村、念罗3村合并,以二甲为原左溪乡人民政府驻地得今名。…[详细] |
桃源谷村 | ~372 | 村庄 | 以域内桃源景区得名。古属十四都;解放前属天宫乡第五保;解放后为第5村;1961年分立上宝相、下宝相、水磨岭头3大队;1984年分别改村;1992年入白…[详细] |
福泉村 | ~373 | 村庄 | 以域内温泉福地得今名。古属十四都;解放前属厚泽乡第十保;解放后为第10村;1956年入白鹤乡;1961年分立头基岩、秀园2大队;1983年复村;201…[详细] |
仙岩村 | ~374 | 村庄 | 昔有白岩寺(已废),村以寺得名。解放前属天宫乡第七保;解放后属第7村;1961年成立上白岩大队;1968年与下白岩合称第7大队;1980年分,复名为上…[详细] |
三茅村 | ~375 | 村庄 | 以域内三茅溪、中国道教天台三茅宫得名。古属十四都;解放前为厚泽乡第三保;解放后属第3村;1961年成立胜利大队;1981年复名为中泽大队;1983年改…[详细] |
横片村 | ~376 | 村庄 | 以村处原义宅乡最边远处得今名。古属十七都;解放前属天宫乡第十五保;解放后属15村;1961年属义宅公社,称塘下褚大队;1984年改村;1992年入白鹤…[详细] |
飞渡村 | ~377 | 村庄 | 以地处红旗渡槽前,取郭沫若拓字“天水飞渡”得今名。…[详细] |
田畈村 | ~378 | 村庄 | 取鹧鸪畈、小田两村村名各一字得今名。古属十四都;解放前属厚泽乡第五保;解放后属第5村;1961年成立鹧鸪畈大队;1966年为庄公畈大队;1980年复名…[详细] |
飞泉村 | ~379 | 村庄 | 以入4村必经之飞泉路、飞泉桥得名。古属十七都;解放前属厚泽乡第八保;解放后为第8村;1956年并入白鹤乡;1961年成立井头大队;1983年改村;20…[详细] |
北街村 | ~380 | 村庄 | 以方位得今名。古属十四都;解放前为白鹤乡第三保;解放后为第3村;1955年称石板路农业合作社;1961年成立石板路大队;1983年改村;2002年下泥…[详细] |
横西村 | ~381 | 村庄 | 以昔横西乡得今名。古属十八都;解放前属横西乡第七保;解放后为第7村;1956年属民主乡;1961年分立丁村、庞村、广龙郑3大队;1984年分别改村;2…[详细] |
横东村 | ~382 | 村庄 | 以奓畈洋村、白岭新村两村均在横山之东得今名。…[详细] |
盘龙村 | ~383 | 村庄 | 村境内有个盘龙岭,因此得名。古属十二都;解放前属松关乡第六保;解放后为第6村;1950年属左溪乡;1961年分立岭根、吕家岙2个大队;1984年分别改…[详细] |
卧龙村 | ~384 | 村庄 | 取卧虎藏龙之意,意为地灵人杰之地。古属十八都;解放前属横西乡第四保;解放后为第4村;1956年属民主乡;1961年成立小岙大队;1984年改村;200…[详细] |
山荣村 | ~385 | 村庄 | 以山里人渴望通过勤劳致富,走向繁荣得今名。…[详细] |
万马渡村 | ~386 | 村庄 | 以境内著名景区万马渡得名。解放前属松关乡第十三(英科岭)、十四保;解放后为第13(英科岭)、14村;1961年分立前岙、塘头殿、英科岭3个大队;198…[详细] |
万年村 | ~387 | 村庄 | 以境内万年寺得今名。古属十四都;解放前属石桥乡第十保;解放后属松关乡第10村;1961年成立山前大队;1983年改村;1992年入白鹤镇;2018年山…[详细] |
东林村 | ~388 | 村庄 | 取东王、林庄两村各一字得今名。东,地处皇都之东;林,姓氏。…[详细] |
兴隆村 | ~389 | 村庄 | 以茶塘村与下缸窑村交界处的兴隆庙得今名。…[详细] |
地名由来:
以境内建于北宋的白鹤殿得名。
基本介绍:
白鹤镇位于整个县域西北部,东接石梁,南邻城区,北连新昌县。2003年底,全镇总人口共63546人,现辖63个行政村。
据《碑文》记载:在北宋时,镇东下市处一庙内有白鹤大帝塑像,故取名为白鹤殿,镇以殿得名,是南北古通道,台州市的北大门。104国道和上三高速公路横贯境内。距白鹤镇7公里外的桐坑溪电站,库容242万方,总装机3500千瓦,集饮用、灌溉、发电一体。全镇基础设施完善,镇区全面“硬化、绿化、亮化、洁化、美化”,校网调整顺利完成。社会稳定工作,刑事发案率降到历史最低谷。白鹤镇先后荣获“省教育强镇”、“市卫生镇”、“市综治先进单位”、“市科普乡镇”等称号。
几年来,白鹤镇紧紧围绕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白鹤镇被确定为2022年度浙江省现代商贸特色镇。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白鹤镇上榜。
2022年12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名单,白鹤镇上榜。
2022年3月,白鹤镇入选2022年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商贸特色型)。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白鹤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白鹤镇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白鹤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白鹤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红旗渡槽位于白鹤镇,西起新楼村,东至溪东村,横跨104国道、三茅溪和“上三”高速公路,处于北干渠中腰地段(29+850——30+647.5),为连接三茅溪东西两岸灌区的纽带工程。变截面悬链线
历史沿革:
明清两代分属永堡乡第十三、十四都,其中上卢、下卢等部分地方分属十五、十六都,俗称小西乡,明代已形成集市,名飞泉市;明末清初,设茅桥镇(今三茅);清康熙时废止,后复设,称白鹤殿市;1935年)、设白鹤乡;1950年分置白鹤、厚泽2个乡;1956年复归白鹤乡;1958年属友谊人民公社,为后泽管理区;1961年分社,称白鹤人民公社;1969年又合,称红旗人民公社;1973年2月又分,复称白鹤人民公社;1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