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安徽省 > 黄山市 > 黄山区 > 焦村镇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

[移动版]
地名:焦村镇隶属黄山区
区划代码:341003105代码前6位:341003
行政区域:安徽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皖J
长途区号:0559 邮政编码:242700
人口数量:约8872人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龙源村~200镇中心区
概况:龙源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人杰地灵,境内城山书院始建于宋代,历经元、明、清。宋有焦炳炎、焦焕炎兄弟文武状元(曾有文武状元坊),明清时代相继人才辈出,…[详细]
章村村~201村庄
章村村位于焦村镇北部。东与耿城镇及洋湖林场交界,西与太平湖镇汪王岭村及汤家庄村相连,南与龙源村相邻,北与甘棠镇兴村村接壤,村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详细]
汤家庄村~202村庄
汤家庄村位于焦村镇西北角,东与章村为邻,西南与龙源交界,西与贤村乡贤村原桃源乡桃坑村、乌石乡长芦村毗连,北与太平湖镇汪王岭村交界。辖毛坦、陈坑、汤源、…[详细]
陈村村~203镇乡结合区
一、 地理位置 陈村村位于黄山西麓,东临黄山风景区、洋湖公益林场;西靠汤刘村;北与龙源村交界;发源于黄山光明顶的前溪河、后溪河贯穿全村。村…[详细]
汤刘村~204村庄
村域以陈村村为邻,南与黄山风景区,上岭村交界,西与贤村村相连,北与龙源村相接。辖上店、西场、下汤、上汤、赵王、锅堂、密坑、江家、吴家9个村民组,11个…[详细]
贤村村~205村庄
贤村村东与上岭村接壤,南接焦村镇省级九龙峰自然保护区,西与汤家村相连,北与乌石乡毗邻,辖戴一、戴二、鼓岭、西岸、刘家、朱家、子坊、大坑、九里溪一、九里…[详细]
上岭村~206村庄
上岭村东与黄山风景区相邻,南与郭村交界,西北与贤村、汤家村接壤,辖河边、四家、新庄、东边、上田、阳垅、河东、河西、武一、武二10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落…[详细]
汤家村~207村庄
汤家村东与贤村村相邻,南与上岭村相接,西和郭村村接壤,北与乌石乡桃坑村交界,辖汤一、汤二、孙家、乐庄、吕家5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落,农业户219户,…[详细]
郭村村~208村庄
郭村村地处焦村镇西南部,东与汤家村交界,南与山河村接壤,西与黟县宏潭乡毗邻,北乌石乡乡桃坑村相连。太黟公路沿村而过,村庄东有来龙山,西有西山,南有寨…[详细]
山河村~209村庄
现山河村是由原岩寺村和原山河村合并后组成的新山河村。山河村位于黄山西南,距焦村镇政府20公里,东南与地理环境为江南丘陵,清澈、宽阔的杨梅溪河纵贯全村…[详细]

地名由来:

因焦姓居民聚居于此,后虽焦村与双溪村合并成龙源村,但仍沿用此名,故得名。

基本介绍:

焦村镇地处黄山西麓,东邻黄山,南靠黟县,西接乌石,北依甘棠,是黄山风景区的西大门,史称“太平西乡”,又称“龙源”,已有千余年的历史。2006年区划调整后,随着原贤村乡、郭村乡的并入,焦村镇成为黄山区国土面积最大(259平方公里)、农业人口最多(1.58万)的建制镇。现辖14个村,1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137人。

地理气候

焦村镇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全镇共有林业用地20862公顷,耕地面积1498公顷。山地多、丘陵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是焦村镇明显的地理特征。因处黄山脚下,小气候特征明显:气候温和,日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暴雨集中。优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广袤的土地资源,孕育了众

+查看详细焦村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焦村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弦歌里廊桥

弦歌里廊桥建于明代,0-建于清代,是黄山区保存完好的唯一的廊桥。该建筑为一进三开间二层0-,面阔13米,进深6米,高7米,占地面积66.825平米。其下石拱桥2米高、4米长、6米宽。阁面东南

有成桥

有成桥位于黄山区焦村镇,时代为清代。有成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乾隆四十年(1776),境内设西乡和弦歌乡。

宣统二年(1910),太平县设11个自治区,境内为第六区。

1919年,太平县按明代建置设西乡、弦歌乡2个乡。

1928年,县在境内设郭村自治区(三区)。

1931年8月,实行编户保甲制,自治区公所改为保甲区公所。

1949年4月,太平县设三区,焦村为第三区,辖南望、焦村、郭村、美溪4个乡。

9月撤区,划美溪乡归石台县。

1950年2月,撤乡存焦村区。

1952年8月

+查看详细焦村镇历史沿革>>


还有3个地名与焦村镇同名: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