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安市 > 溪柄镇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溪柄镇

[移动版]
地名:溪柄镇隶属福安市
区划代码:350981110代码前6位:350981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闽J
长途区号:0593 邮政编码:352000
下辖地区:1个社区、2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兴龙社区~001镇中心区
取名兴龙寓意兴隆发达,而龙是一种美好的寄托与期望,故名。…[详细]
溪柄村~201镇中心区
因位于茜洋溪与仙港的狭长冲击地上,故名。…[详细]
立峰村~202村庄
以纪念著名革命先烈马立峰,由县政府命名。…[详细]
北山村~203村庄
因村北边有一座山,以驻地村名命名。明清时期,北山属福安县用儒乡仁风里二十六都一图;民国30年属福安县第一区(赛岐区)溪缠组长葛岩保;1956年办北山高…[详细]
仙洋里村~204村庄
因村后山形像狮,原称狮洋,后因方言谐音改为今名。…[详细]
扆山村~205镇乡结合区
因村后有两座山,像古时的屏风一样(扆:古屏风工具),起挡风作用,故名。…[详细]
田坂村~206村庄
古时此地被洪水冲刷,覆盖上沙土,称之沙坂,后垦植为农田,故名。…[详细]
长洋村~207村庄
因村前有一片长方形田洋,故名。1950年初属港仙乡管理,1968年是属溪柄公社长洋大队,1984年属于长洋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港里村~208村庄
昔日有条江港直通村前,故名。1950年属赛岐无趣港里乡,1952年成立溪柄十二区成港仙乡,1958年公社化是改为溪柄公社龙港大队,1962年溪柄区改为…[详细]
龙潭面村~209村庄
因村位于龙潭上首,故名。1956年办龙潭面高级社,1958年属龙港大队,1965年设龙坑大队,1969年并入龙港大队,1979年设立龙坑大队,1981…[详细]
水田村~210村庄
因三面环水,引水灌田,故名。明清时期,水田村属福安县用儒乡仁风里二十六都一图。民国30年属福安县第一区(赛岐)溪缠乡水田保。1954年,溪柄十二区分设…[详细]
黄澜村~211村庄
黄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浦后村~212村庄
当地人称河流近海处或靠海地方为浦,因在浦后,故名。…[详细]
白沙村~213村庄
因村处溪边,有白沙滩,故名。明清时期,白沙属福安县用儒乡仁风里二十五都一图;民国30年属福安县第一区(赛岐区)柏洋乡白沙保;1954年属黄沙乡;195…[详细]
楼下村~214村庄
因位于山脚下,抬头可见山上其他村建的楼房,故名。…[详细]
榕头村~215村庄
因村口有“九头榕”奇树,故名。1958年成立洋头大队(属溪柄公社管辖),1968年合并楼下大队,1980年分出成立仰头大队,1984年改称榕头村委会,…[详细]
墩面村~216村庄
原名“土盾面”,因始建于一个大土土盾上,故名。…[详细]
东坪村~217村庄
因委会下辖村中有东山及下金竹坪、三坪等,取“东”与“坪”字,故名。…[详细]
山下村~218村庄
村后山形像狮,本名为“狮山”,因为方言中“狮”与“山”谐音,故名。…[详细]
三村村~219村庄
因下辖新庄、下冯、坑源三村紧密相连,合称“三村”,故名。…[详细]
溪南村~220村庄
因位于溪河南方,故名。溪南村因古代村建于溪之南而得名。明清时期属福安县用儒乡仁风里二十五都一图。民国30年为县第一区(赛岐)柏洋乡溪南保。1956年成…[详细]
茜洋村~221村庄
古时村前沙坂上种植茜草,故名。明清时期,茜洋属福安县用儒乡仁风里二十五都一图;民国30年属福安县第一区(赛岐区)柏洋乡茜洋保;1956年办茜洋高级社,…[详细]
采花桥村~222村庄
因村前有一石板桥为蔡氏人修建,又因“蔡”“采”方言谐音,故名。…[详细]
坑口村~223村庄
因建于两山岔口之间的坑边,故名。坑口村明清时期属福安县用儒乡仁风里二十五都一图;民国30年为县第一区(赛岐)柏洋乡茜洋保;1954年7月属横林乡;19…[详细]
横坑村~224村庄
因村前有条溪横穿而过,故名。横坑村明清时期属福安县用儒乡仁风里二十五一图;民国30年为县第一区(赛岐)柏洋乡茜洋保;1956年办起横坑高级社;1958…[详细]

地名由来:

溪柄古名龙溪,后人因地处茜洋溪、长溪和龙新溪交汇的下游冲积地区,形状如长柄,故名。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溪柄镇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2年12月,溪柄镇被命名为2022年福建省森林城镇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溪柄镇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基本介绍:

溪柄镇至今以有750多年历史,有128.4平方公里红色土地,有3.3万老区人民。革命前辈邓子恢、陶铸、曾志、叶飞、马立峰、施霖、张少廉等曾在这里领导和开展闽东革命斗争,素有“闽东延安”之称。溪柄山青水秀,地灵人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宁德地区农科所、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试点镇、地区领导指挥田在境内交织形成农业科技网。柏柱与新兴的工业小区融为一体、方兴未艾。黄兰绿竹笋、徐氏石材、任达果蔬、“五鹅”针织等享誉省内外。

文化旅游:

柏柱洋

柏柱洋位于福安市溪柄镇东南方,距市区40公里,是通往霞浦、太姥山的必经之路。四周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中间一马平川,良田万顷。境内有一奇石,形如白柱,因“白”字为民间忌字,故改为柏柱洋。柏柱洋

施霖烈士后裔厝

施霖烈士后裔厝位于福安市溪柄镇山下村田头岗自然村,年代为195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福安市溪柄镇山下村田头岗31号,1953年为革命历史施霖后裔所建。坐西南向东北。单座

闽东红军独立团后方医院

闽东红军独立团后方医院位于福安市溪柄镇东坪村,年代为民国年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溪柄镇东坪村东向顶头大厝。建于民国年间,坐东北向西南。为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通面阔17.2

立峰村革命洋楼

立峰村革命洋楼位于福安市溪柄镇立峰村,年代为195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房子位于溪柄镇立峰村(原名叫马厝)宝源路42号。始建于1953年,坐东南向西北,单体合院式土木结构

榕头兴云寺大雄宝殿

榕头兴云寺大雄宝殿位于福安市溪柄镇榕头村,年代为清乾隆丙申(1776),类别为古建筑。位于溪柄镇榕头村兴大路距榕头村南面300米处山中。始建于宋元符年间(1098-1100),历代均有维修,

历史沿革:

1913年设溪柄乡,属赛岐区。

1929年,溪柄乡属第一区。

1946年,溪柄乡改保,属赛岐。

1949年从赛岐镇析置溪柄乡,属第五区。

1953年,从第五区析置设立第十二区,区公所驻溪柄。

1955年改为溪柄区。

1958年改称溪柄人民公社,同时析出松罗人民公社。

1961年改为溪柄区。

1966年11月,撤区设公社,辖17个大队。

1984年10月,改称溪柄乡。

1985年4月,改称溪柄镇,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