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坂头村 | 隶属:杨源乡 |
区划代码:350725202214 | 代码前6位:350725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H |
长途区号:0599 | 邮政编码:353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村庄建立在山坡上,故名。
荣誉排行:
2016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坂头村为第五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014年11月,坂头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基本介绍:
坂头村 唐时,坂头村曾分为东面坂头、西面下池和南面下林(今竹头)三处。东面坂头为魏叶两姓建村,祝姓和陈姓分别在下池和下林居住。清时,陈姓家族兴旺,另三姓相继外迁;且有陈文礼中举-,衣锦还乡时,曾以其名命其村为文礼村。历史上村里曾出过陈恒、陈文礼等名人。民国初期,村庄较大,比较繁荣,有40余栋住宅;民国16年因发生火灾,被烧毁住宅20余栋,到民国38年有住宅25栋,住48户274人。八十年代后,新建房屋已将坂头、花桥和竹头3村连成一片。1988年有住宅92栋,住182户920人。在花桥村内有明朝陈恒修造的花桥,咸丰元年受洪水冲垮后重建;民国6年被火灾烧毁,民国8年重修。桥中供列神像和陈恒、陈文礼
坂头花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坂头村蟠溪上。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清康熙、道光年间二次重修,咸丰三年(1853年)重建,民国元年(1911年)毁于火,民国3年重建。1
历史沿革:
民国29年设坂头保,属坂头乡;民国33年改文礼保,属下庄乡;1951年改为坂头乡,属第二区,1954年属第七区;1958年改为坂头大队,属前进公社,1969年属杨源公社;1984年改为坂头行政村,设立坂头村村民委员会。
周边相关:
坂头村附近有坂头花桥、佛子山风景区、政和天村稠岭景区、念山云上梯田、石圳村、凤头楠木林等旅游景点,有政和白茶、政和工夫、政和茉莉花、政和银针白毫、政和锥栗、白毛猴等特产,有政和四平戏、杨源英节庙会、东平后布畲族文化节、政和配茶习俗、新娘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