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木钵镇 | 隶属:环县 |
区划代码:621022103 | 代码前6位:62102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M |
长途区号:0934 | 邮政编码:745000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木钵镇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此城一面靠山,三面临水。古人依照“山上生木,水中有波”的自然规律,取名“木波”,唐代设木波堡(城)。五代置木波镇。北宋置木波镇。明代复置木波镇,属环县…[详细] |
木钵街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此城一面靠山,三面临水。古人依照“山上生木,水中有波”的自然规律,取名“木波”,唐代设木波堡(城)。五代置木波镇。北宋置木波镇。明代复置木波镇,属环县…[详细] |
周湾村 | ~201 | 村庄 | 周姓人居住此湾里,故名。1958年成立了木钵人民公社,命名为木钵人民公社周湾大队。1983年撤社设乡,更名为木钵乡周湾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殷家桥村 | ~202 | 村庄 | 清朝年间,在此地林姓人搭建了一座简易桥,后因殷姓人在桥头居住,故名。…[详细] |
高楼掌村 | ~203 | 村庄 | 高楼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白家掌村 | ~204 | 村庄 | 白姓人居住此掌里,故名。1958年成立了木钵人民公社,命名为木钵人民公社白家掌大队。1983年撤社设乡,更名为木钵乡白家掌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刘家原村 | ~205 | 村庄 | 刘家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韩洼子村 | ~206 | 村庄 | 韩姓人居住此坬,故而得名韩家坬子,后简写为韩洼子,故名。…[详细] |
曹旗村 | ~207 | 村庄 | 相传古时此地设过旗,有因曹姓热居住此地,故名。…[详细] |
关营村 | ~208 | 村庄 | 据查有“阳半山,下王旗”之称,故命村名王旗,约在1936年前后,私塾先生起名“官营”,寓意“一营官”1949年解放后改名为关营。…[详细] |
邓寨子村 | ~209 | 村庄 | 相传古时此地有一处寨子,后有邓姓人在此地居住,故名。…[详细] |
高寨村 | ~210 | 村庄 | 高姓人居住此寨沟,故名。1958年成立了木钵人民公社,命名为木钵人民公社高寨沟大队。1983年撤社设乡,更名为木钵乡高寨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井儿岔村 | ~211 | 村庄 | 相传古时此岔打有很多井,故名。1958年成立了木钵人民公社,命名为木钵人民公社井儿岔大队。1983年撤社设乡,更名为木钵乡井儿岔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水坝滩村 | ~212 | 村庄 | 相传在清代年间,此地一个山头塌陷,聚成一个坝形,故名。…[详细] |
坪子原村 | ~213 | 村庄 | 坪子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郭西掌村 | ~214 | 村庄 | 郭姓人居住此西掌,故而得名郭西掌。1958年成立了木钵人民公社,命名为木钵人民公社郭西掌大队。1983年撤社设乡,更名为木钵乡郭西掌村民委员会,沿用至…[详细] |
二合原村 | ~215 | 村庄 | 二合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罗家沟村 | ~216 | 村庄 | 罗姓人居住此沟里,故名。1958年成立了木钵人民公社,命名为木钵人民公社罗家沟大队。1983年撤社设乡,更名为木钵乡罗家沟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木钵镇因唐代筑木波堡得名,清代后改波为钵。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木钵镇位于环县中南部,总土地面积48.76 万亩,耕地面积6.8万亩,平均海拔1192米,年平均降雨量 480毫米,年平均气温8.5℃,全年无霜期150天。行政区划:辖1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538户,乡镇总人口23052人,乡镇从业人员8411人。
四通情况:有18个村通电,19个村通邮,14个村通公路。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36 所,教师256人,在校学生 5135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3人,病床15张。
经济指标:2002年,粮食总产量8794.91吨,农业总产值3052.81万元,乡镇企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设木钵区,属陕甘宁省曲子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撤区,并入曲子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恢复木钵区。
1950年6月,划归环县,撤销木钵区,分别划归八珠、曲子、合道3区。
1953年1月,恢复木钵区。
1955年8月,改设木钵直属乡。
1958年10月,改设木钵公社。
1962年3月,析置设柏林沟公社。
1965年1月,柏林沟公社撤销,并入木钵公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