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沙镇 | 隶属:凉州区 |
区划代码:620602119 | 代码前6位:62060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H |
长途区号:0935 | 邮政编码:733000 |
辖区面积:约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100人 |
人口密度:1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金厦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金厦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于郭庄社区 | ~002 | 特殊区域 | 于郭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详细] |
朱家庄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朱家庄社区:2021年2月成立,东至杏林路(含朱庄小康住宅2栋楼)、南至武安街以北(含恒昌学府)、西至赵家磨村、北至吴府小区,现有住宅23栋、房屋89…[详细] |
赵家磨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赵家磨社区:2021年2月成立,东至朱家庄村、南至小沙河中线、西至新中沟村、北至金沙街,现有住宅35栋、房屋1188套,居民636户,2210人。…[详细] |
于家庄村 | ~200 | 村庄 | 1983年社改乡时,在于家庄大队的基础上设立。…[详细] |
郭家庄村 | ~201 | 村庄 | 1983年社改乡时,在郭家庄大队的基础上设立。…[详细] |
金沙村 | ~202 | 镇中心区 | 以原有古建筑金沙寺而得名,又名沙沟庙。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详细] |
水坑村 | ~203 | 村庄 | 因此地有一处地势较低的泉眼,常年有泉水涌出,形成一个约200平方米大小的积水洼地,故而得名。…[详细] |
中沟村 | ~204 | 村庄 | 中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赵磨村 | ~205 | 主城区 | 赵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
朱庄村 | ~206 | 主城区 | 1983年社改乡时,在朱庄大队的基础上设立。…[详细] |
李磨村 | ~207 | 镇中心区 | 李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吴府村 | ~208 | 镇中心区 | 以此地的“吴府寨子”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详细] |
地名由来:
金沙镇因境内古建筑金沙寺(又名沙沟寺)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金沙镇为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基本介绍:
金山乡位于凉州区最西端,西与永昌县接壤,南邻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典型的三县交界地带。乡域面积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700亩。辖小口子、大口子、炭山、营盘、崖湾、金山6个村,39个村民不组,总人口7056人。乡政府驻营盘村。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491万元,财政收入12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68元。有中小学7所,在校学生113、27人;有卫生院1处。乡内石佛崖石窟群遗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金山乡地域辽阔,滩多山广,拥有广阔的草场,生产的牛、羊以肉质鲜嫩享誉全区,有着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利用这一优势,乡上大力发展以
历史沿革:
西汉至三国魏朝时期,金沙镇境域属武威郡姑臧县。
西晋至十六国“五凉”时期,分属武威郡姑臧县和武兴郡晏然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分属姑臧县和神鸟县。
元代时期,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分属武威县丰乐、金羊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后,属丰乐、金羊区。
1952年7月,属第一区(金羊)、第十七区(怀安)。
1956年1月,为金沙乡。
1
区划: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沙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