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门镇 | 隶属:武山县 |
区划代码:620524104 | 代码前6位:620524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E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辖区面积:约140.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四门镇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民间传说:狟道县城原有五城门,因暴洪将一个城门冲到大南河下游与渭河交汇(洛门聚),因此四门这个地名沿袭至今。…[详细] |
兰屲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兰屲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录坪社区 | ~003 | 镇中心区 | 录坪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三衙社区 | ~004 | 镇中心区 | 三衙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四门社区 | ~005 | 镇中心区 | 狟道县城原有五城门,因暴洪将一个城门冲到大南河下游与渭河交汇(洛门聚),因此四门这个地名沿袭至今。…[详细] |
尧儿村 | ~201 | 村庄 | 因早年间居民居住窑洞,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门区四门…[详细] |
西堡村 | ~205 | 村庄 | 因西面有座堡子,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门区四门镇,1…[详细] |
周咀村 | ~206 | 村庄 | 因以周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门区四门镇,…[详细] |
候堡村 | ~207 | 村庄 | 因以侯姓人氏聚居土堡,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门区四门…[详细] |
大蒿村 | ~208 | 村庄 | 因毗邻云雾山,比较荒凉长满蒿草,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详细] |
孙白村 | ~209 | 村庄 | 因由孙家山和白家山合并而成,故取名孙白村。…[详细] |
松树村 | ~210 | 村庄 | 因内松树较多,故名。1-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门区四门镇,…[详细] |
麦山村 | ~211 | 村庄 | 因以麦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详细] |
南坪村 | ~212 | 村庄 | 因地处四门镇南面的平地处,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门区…[详细] |
西川村 | ~213 | 村庄 | 因地处西面平川,故名。1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门区四门镇,…[详细] |
草坪村 | ~214 | 村庄 | 因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门区四门…[详细] |
周湾村 | ~215 | 村庄 | 因以周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详细] |
硬湾村 | ~216 | 村庄 | 因地处阴面的山湾,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门区四门镇,…[详细] |
岗头村 | ~217 | 村庄 | 因山高且地势险峻,似平面凸起的岗,故名。…[详细] |
水洞沟村 | ~218 | 村庄 | 因地处山沟,且水之源丰富,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四门乡,1950年属四门区四门镇。1953年属第九区四门镇,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四门区…[详细] |
上湾村 | ~219 | 村庄 | 因地处山湾上部,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郭槐乡。1953年属第二区郭槐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郭槐乡,1956年6月,撤销全部区级建置,…[详细] |
下湾村 | ~220 | 村庄 | 因地处山湾下部,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郭槐乡。1953年属第二区郭槐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郭槐乡,1956年6月,撤销全部区级建置,…[详细] |
嘴儿村 | ~221 | 村庄 | 因村旁有道山梁,形如龙嘴,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郭槐乡。1953年属第二区郭槐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郭槐乡,1956年6月,撤销全部…[详细] |
常湾村 | ~222 | 村庄 | 因以常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郭槐乡。1953年属第二区郭槐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郭槐乡,1956年6月,撤销…[详细] |
罗诺湾村 | ~223 | 村庄 | 因以罗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故名。1949年属洛门区区署郭槐乡。1953年属第二区郭槐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属郭槐乡,1956年6月,撤销…[详细] |
地名由来:
相传元末因城郭毁于洪水,仅存四城门,故名。
基本介绍:
四门镇位于武山县东南部,东西宽13.6公里,南北长19.5公里,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8万亩,其中川水地3076亩,人均占有耕地1.55亩,共有30个村委会,3.11万人。地势为锅盆形,海拔在1560—2700米之间,年降水量550毫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四季分明。 水资源丰富,西河、南河流经镇内,总长40公里,年径流量0.8亿立方米。适宜小麦等作物生长,利于发展蔬菜产业。四门镇矿藏和旅游资源丰富,裸露的金刚石硬度高,色泽花纹居上品,储存量初步测定16亿立方米。境内有全县海拔最高的云雾山景点,山上有绵延15平方公里的天然牧场;还有终年经声不绝的华严庵、三台山、光明寺、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四门镇为2023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历史沿革:
明代,属宁远县仁义里。
清代,属宁远县温泉上里。
民国元年(1912年)后,设四门镇。
1949年,为四门区四门镇。
1958年,为东风公社,后并入洛门公社,为四门管理区。
1962年,为四门区四门公社。
1965年,麦山、西川公社并入四门公社。
1983年12月,改为四门乡。
2001年11月,撤乡建四门镇。
区划: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 |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