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麻子川镇 | 隶属:岷县 |
区划代码:621126111 | 代码前6位:621126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J |
长途区号:0932 | 邮政编码:743000 |
辖区面积:约170.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726人 |
人口密度:约5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上沟村 | ~201 | 村庄 | 1980实行乡制时,由新农村改名为上沟村。…[详细] |
岭峰村 | ~202 | 村庄 | 属黄河、长江流域分水岭处,且地处岷县南部至高点,故名。…[详细] |
麻子川村 | ~203 | 镇中心区 | 唐朝(公元618-907年)松赞干布的臧兵中扎姓、杨姓、任杨姓、李姓、杜姓吴在撤兵过程中落户于此地,取名卡易纳,后被汉语翻译为麻子川,故起名得名。…[详细] |
绿叶村 | ~204 | 村庄 | 由于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牛羊满山,每年甚是绿草遍布,牧民都在这里建设大型牧区供给牛羊的生长,及绿水青山的旅游度假胜地,因此而得名。…[详细] |
吴纳村 | ~205 | 村庄 | 以会坐落在自然村吴纳,以而得名吴纳村。1983年成立麻子川吴纳村委会至今。…[详细] |
绿源村 | ~206 | 村庄 | 2004年由麻子川乡占扎路村和上阳坡村并村时命名。…[详细] |
阴坡村 | ~207 | 村庄 | 根据历史沿革,阴坡村庄坐落在红土坡山南面山脚下隔阴坡河为界,把现大草滩村俗称阳坡村,把现阴坡村一直沿用阴坡村,位于阴坡,从而起名阴坡村委员会。…[详细] |
大草滩村 | ~208 | 村庄 | 1935年和1936年中央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两次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大拉梁后首先经过、驻扎的地方,并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因此而得名。…[详细] |
旋窝村 | ~209 | 村庄 | 属于村民自治管理,位于麻子川乡旋窝村,从而得名。…[详细] |
上阳坡村 | ~210 | 村庄 | 解放前属伪小西乡,西迭乡管辖,1958年公社化后,是南川公社的一部分,1963为麻子川公社上阳坡大队。于1983年改设上阳坡村委会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麻子川最早叫莽莿川,该地过去生长着茂密沙棘树与串河柳,故称麻子川。
基本介绍:
岷县辖乡。1949年设麻子川乡,1958年并入南川公社,1961年分设麻子川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170.2平方公里,人口1.1万。212国道过境。辖麻子川、岭峰、上沟、吴纳、绿叶、漩窝、阴坡、大草滩、上阳坡、占扎路10个村委会。属高寒山区,迭藏河源地,多草地、林地。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盛产当归。
文化旅游:
毛泽东长征旋窝旧居位于定西市岷县县城南30千米麻子川镇旋窝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94.0平方米,院落平面正方形,建筑平面呈“L”型,北为正房,东为厢房。1935年9月17日凌晨,红一方面军
鹿原里会议会址位于岷县麻子川镇绿叶村。2022年10月,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其定西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现有院墙外侧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
岷县秦长城位于岷县维新镇卓坪村、坪上村,秦许乡包家沟村、鹿峰村,麻子川镇岭峰村,岷阳镇陈家崖村,寺沟镇绿沙村。2022年10月,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其定西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卓坪古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1958年公社化后,是南川公社的一部分,1963年体制调整,成立了麻子川公社。
1968年改为长征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麻子川公社,1983年更名为麻子川乡,2017年撤乡建镇改麻子川镇至今。
区划: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麻子川镇 |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