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箐口村 | 隶属:观风海镇 |
区划代码:520526107207 | 代码前6位:520526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贵F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31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该村较为集中,村口松树茂密,故而得名。
基本介绍:
箐口村位于威宁县城西北48公里处,观风海镇政府所在地东南4公里,与本镇仓房、白沙、箐河、李子村接壤,全村有2条进村公路,离102省道比较近,交通便利,农户较集中。
全村土地总面积6.53平方公里,合9800亩,其中,耕地面积3760亩(统计数据1504亩),林地面积3350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110亩,天然草地面积530亩,其他面积2160亩(含荒山荒坡),土地面积大,人均占有9.18亩,人均占有耕地3.78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34.18%。全村现有上街、下街等2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为1567人.
--人口总数:1567人 农业人口:1560人
历史沿革:
明隆庆六年置赵班镇巡检司;清雍正七年(1729),土司黑寡反云贵总督鄂尔泰,安龙总兵哈元生奉命进剿,斩黑寡于此,遂改赵班镇巡检司为得胜坡巡检司;民国初设得胜坡分县,1916年迁往赫章;1953年置乡,属白沙乡;1955年改称观风海区,属观风海区;1958年以区建大公社,乡改称管理区,原村改称大队,属白沙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建制,管理区改称公社,同时白沙、七里合并为观风海公社,属观风海公社;19
周边相关:
箐口村附近有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撮泰吉-板底彝族村寨、彝族向天墓、乌江源百里画廊、灼甫草场、石缸洞等旅游景点,有威宁火腿、威宁党参、威宁黄梨、威宁白萝卜、威宁苹果、威宁芸豆等特产,有彝族撮泰吉、四桐鼓舞、彝族酒礼舞、芦笙舞(滚山珠)、彝族撮泰吉等民俗文化。
区划: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观风海镇·箐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