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北省 > 邯郸市 > 魏县 > 回隆镇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回隆镇

[移动版]
地名:回隆镇隶属魏县
区划代码:130434106代码前6位:130434
行政区域:河北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冀D
长途区号:0310 邮政编码:056800
辖区面积:约4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93万人
人口密度:约89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9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南街东村~201镇乡结合区
南街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东街村~202镇中心区
东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南街西村~203镇乡结合区
南街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西街村~204镇乡结合区
西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北街村~205镇乡结合区
北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东梁小汪村~206村庄
东梁小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西梁小汪村~207村庄
西梁小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前朋固村~208村庄
前朋固、后朋固二村原为一村。明初,张、燕、郑、王四姓由山西迁此立庄,按姓氏分为四道街。刚迁来就因抬轿吃了一次苦头,就将轿固定一处,表示永不再抬,据此意…[详细]
后张庄村~209村庄
后张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六上村~210村庄
六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韩小汪北村~211村庄
韩小汪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西赵村~212村庄
西赵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后赵村~213村庄
后赵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崔小汪村~214村庄
崔小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李大汪村~215村庄
明初,李、常、孔三姓由山西迁此定居。因地势低洼,遇涝汪洋一片,时称“大汪”,根据本姓所居位臵,结合地形,分别取村名为李大汪、常大汪、孔大汪。…[详细]
常大汪村~216村庄
明初,李、常、孔三姓由山西迁此定居。因地势低洼,遇涝汪洋一片,时称“大汪”,根据本姓所居位臵,结合地形,分别取村名为李大汪、常大汪、孔大汪。…[详细]
东赵村~217村庄
东赵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后朋固村~218村庄
前朋固、后朋固二村原为一村。明初,张、燕、郑、王四姓由山西迁此立庄,按姓氏分为四道街。刚迁来就因抬轿吃了一次苦头,就将轿固定一处,表示永不再抬,据此意…[详细]
韩小汪南村~219村庄
韩小汪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西张庄村~220村庄
西张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刘庄营村~221村庄
因唐代刘姓由外地迁此定居,遂取村名刘家庄。据清雍正《魏县志》载:山西潞州卫曾在魏县屯营五处,该村是其中之一,时称刘家庄营,后改村名为刘庄营。…[详细]
冯庄村~222村庄
冯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韩小汪西村~223村庄
韩小汪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韩小汪东村~224村庄
韩小汪东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步村村~225村庄
步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孔大汪村~226村庄
明初,李、常、孔三姓由山西迁此定居。因地势低洼,遇涝汪洋一片,时称“大汪”,根据本姓所居位臵,结合地形,分别取村名为李大汪、常大汪、孔大汪。…[详细]
南营村~227镇乡结合区
原名校尉营,因地处回隆镇南门外,遂以方位改村名为南营。…[详细]
小任庄村~228村庄
小任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南栗庄村~229镇乡结合区
南栗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地名由来:

据清康熙《魏县志》载,该村原名大徐村,隋唐时改名御河镇,因村东临御河而得名。宋朝真宗北征至此而回,村名遂改为回龙镇,后"龙"字演变为"隆",后人称之为回隆。

基本介绍:

回隆镇镇0驻北街村。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4.75万。辖29个行政村:北街、东街、西街、六上、西赵、东赵、后赵、步庄、冯庄、南营、南街东、南街西、孔大汪、李大汪、常大汪、崔大汪、前朋固、后朋固、后张庄、前张庄、南栗庄、刘庄营、东韩小汪、西韩小汪、南韩小汪、东梁小汪、西梁小汪。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河北省爱卫办命名回隆镇为2022年度河北省卫生乡镇

2022年3月,回隆镇被确定为邯郸市2020—2021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2014年7月,回隆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大渡口玉皇庙遗址

大渡口玉皇庙遗址:位于魏县回隆镇村,时代为南北朝,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庙殿的建筑和修缮,是魏域劳动人民建筑技艺的结晶,也反映了大运河在魏县特定历史阶段槽运的

历史沿革:

1940年6月前,归大名县管辖(原名回隆集),此后归复置的魏县管辖;1946年,在此设立平原省漳南县人民政府,后漳南县并入魏县,建制逐改为魏县回隆区。

1953年改为回隆乡。

1961年成立回隆人民公社。

1984年改回隆人民公社为回隆镇。

1989年4月韩小汪乡并入回隆镇,名称沿用至今。


还有1个地名与回隆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回隆镇面积相当: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