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倒马关乡 | 隶属:唐县 |
区划代码:130627212 | 代码前6位:130627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冀F |
长途区号:0312 | 邮政编码:071000 |
辖区面积:约100.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00人 |
人口密度:约2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倒马关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倒马关村是倒马关乡政府所在地,位于唐县北部深山区,距县城80公里,保涞公路穿村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四周群山环抱,唐河从西、北、东三面向东南流去。全村2…[详细] |
大石峪村 | ~201 | 村庄 | 大石峪村位于倒马关乡最西部,毗邻涞源县,距唐县县城80公里,3A景区潭瀑峡坐落村内,全村总人口247户、677人,耕地面积375亩,党员69人,村民代…[详细] |
南上沟村 | ~202 | 村庄 | 南上沟村非贫困村,位于唐县深山区,距县城80公里,全村168户453人,辖5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庄。耕地面积295亩,主要粮食作物以玉米,杂粮为主,有…[详细] |
南下沟村 | ~203 | 村庄 | 南下沟村位于唐县深山区,距县城80公里,全村198户536人,辖4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庄。耕地面积275亩,主要粮食作物以玉米,杂粮为主,主要劳动力以…[详细] |
夹子村 | ~204 | 村庄 | 夹子村,位于唐县深山区,距县城90公里,全村278户913人,常住人口600人。辖9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庄。耕地面积654亩,主要粮食作物以玉米,杂粮…[详细] |
东庄子村 | ~205 | 村庄 | 东庄子村,位于唐县深山区,距县城80公里,全村132户390人,南邻唐河,保涞公路穿村而过,辖6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庄。耕地面积180亩,主要粮食作物…[详细] |
柳家沟村 | ~206 | 村庄 | 柳家沟村地处唐县北部深山区,距县城80公里,距离保涞公路2公里,交通较为便利,全村174户509人,辖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00亩,荒坡面积2.7万…[详细] |
上城口村 | ~207 | 村庄 | 上城口村地处唐县北部深山区,与涞源县接壤,距县城80公里,距离保涞公路4公里,交通较为便利,全村168户400人,辖二个自然村庄,耕地面积300亩,山…[详细] |
地名由来:
马关,地处河北唐县西北,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
基本介绍:
倒马关乡位于县城西北48公里(交通距离82公里),为山区地带,西与涞源县走马驿乡交界,全乡面积100.6平方公里,辖54个自然村,划分8个村委会,1990年全乡1282户、7811人。
乡政府驻地倒马关村。上自春秋,下至明清,一直是边界关隘要塞,兵家必争,历代设重兵戍守,至清代战略地位大减,但仍为华北地区去西北的咽喉要道。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抗日根据地。新中国建立后,这里一直是公社、乡政府驻地。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1956年实现合作化。
该乡经济以农为主,1990后全乡耕地3000亩,多为旱地,年工农业总收入111万元,人均收入219元,粮食亩产由1949年的36公斤提高到1990
历史沿革:
倒马关,自春秋至明清,一直是边界关隘要塞,历代设重兵戍守。
1953年,建立倒马关乡。
1962年,建立倒马关人民公社。
1984年,改建倒马关乡。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