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安阳市 > 安阳县 > 瓦店乡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瓦店乡

[移动版]
地名:瓦店乡隶属安阳县
区划代码:410522214代码前6位:4105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豫E
长途区号:0372 邮政编码:455000
辖区面积:约57.6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3万人
人口密度:约74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0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瓦店集村~200乡中心区
此地位于安阳东南凤凰岭,土质好,烧出的砖瓦,远近闻名。明清时洹水流经此地,来此购砖瓦的络绎不绝,逐步形成水旱码头,商家店铺,村落集镇,遂以“瓦店”命名…[详细]
南瓦店村~201村庄
此地位于安阳东南凤凰岭,土质好烧出的砖瓦,远近闻名。明清时洹水流经此地,来此购砖瓦的络绎不绝,逐步形成水旱码头,商家店铺,村落集镇,遂以“瓦店”命名,…[详细]
师良村~202乡中心区
相明初有师姓、梁姓从山西洪洞迁移到东瓦店(后称瓦店集)西北落户建村,始称师村,梁村。两村仅隔百米,后合并为师梁村。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师梁村,清乾…[详细]
单庄村~203乡中心区
清代中后期,单姓富户在此建立庄园。以后居民增多,形成村落,名曰单家庄,又简称单庄。又此村《单姓家谱》记载:祖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疙瘩村。兄弟六人:头门…[详细]
裴家村~204村庄
此村《裴姓家谱》记载:明初,裴重德携应龙、应虎二子,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后繁衍成村,故名。今裴家村由裴家村、郝家庄、常家庄、郑家拐四个自然村组成。清乾…[详细]
东流台村~205村庄
此村南有一占地6亩的高土台,台上曾建一寺院,名铁佛寺。相传此高台为上古帝王尧王之墓,故此村有“尧王台”之称。又因早年洹水绕台向东流去,故称东流台。北宋…[详细]
大朝村~206村庄
此村由大潮村更名而来。相清乾隆皇帝去嵩山朝拜,途经安阳召见大潮村名人孙益久,大潮村遂改为“大朝村”。又“朝”本作“邵”,为一姓氏。民国为大朝。…[详细]
南曲店村~207村庄
相明初有黄姓在此定居,称“黄庄”。因重名,又因黄庄地处东曲店和西曲店之南,1981年黄庄生产大队更名为南曲店生产大队。…[详细]
东曲店村~208村庄
洹水流经此地曲折多弯,有村民沿河开设店铺,故名屈店或曲店(曲、屈同音)。北宋《相台志》载有屈店。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曲店。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详细]
西曲店村~209村庄
洹水流经此地曲折多弯,有村民临河开设店铺,故名屈店或曲店。北宋《相台志》载有屈店。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均为曲店。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西曲店,…[详细]
王贵庄村~210村庄
相宋朝抗金英雄岳飞部将王贵曾在这一带活动,故称王贵庄。清代此地有王家庄、河东、河西、南头、西南庄等五个自然村,设后联合成一个大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详细]
东路村~211乡中心区
此村位于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之东,故名。北宋《相台志》载有路村,后分为两村,此村位于路东,故名东路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有东路村。…[详细]
西路村~212乡中心区
此村位于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西侧,故名。北宋《相台志》载有路村。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称路村。后分为两村,此村位于路西,故名…[详细]
南高城村~213村庄
相殷纣王儿子甚多,有一儿子为扩大势力,派一高姓官吏在此筑城,故称“高城”,北宋《相台志》载有高城。村内有八高城之说,即苏家庄、张家庄、胡家庄、冯家庄、…[详细]
北高城村~214村庄
相殷纣王儿子甚多,有一儿子为扩大势力,派一高姓官吏在此筑城,故称“高城”。北宋《相台志》载有高城。村内有八高城之说,即苏家庄、张家庄、胡家庄、冯家庄、…[详细]
万庄村~215村庄
清代万姓地主在此建立庄园,称万家庄。民国《续安阳县志》载全县村名,东南部有万家庄即是。后,简称万庄。…[详细]
大王寨村~216村庄
因地处广润陂边缘低洼区,村周筑有土围墙,俗称寨墙,故以“寨”名。又明洪武七年(1374)实行“军屯”,建“彰德卫”于彰德东门里,初屯田16所,后大量增…[详细]
四伏厂村~217村庄
明洪武七年(1374)实行“军屯”,建“彰德卫”于彰德东门里,初屯田16所,后大量增加。当时把安阳东瓦店集东南划分为八个方块,成立一至八“府场”实行军…[详细]
宋梁桥村~218村庄
明初马姓移民在此落户。此村西有座五孔大石桥,洹水流经桥下,桥上多有客商,犹如集市,故名“桥集”。清乾隆五十九年洹河改道,瓦店集航运不通,而此地仍可通航…[详细]
杜庄村~219村庄
明初,杜姓从山西洪洞迁移至汤阴县任固镇杜施济村落户,传至第四代有一支杜姓迁移到安阳县瓦店镇附近落户,以姓氏得名杜庄。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详细]
小集村~220村庄
相此村早年是个大集市,乾隆五十九年洹河改道,大部分村民因水灾外迁,遂改称“小集”。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小集村。…[详细]
后曲店村~221村庄
洹水流经此地曲折多弯,有村民临河开设店铺,故名屈店或曲店(曲、屈同音)。北宋《相台志》载有屈店。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曲店。乾隆年、民国《安阳县志》…[详细]
郎固村~222村庄
相早年此地为黄河泛滥区,十年九淹。村民为防御洪水,于高地建房居住,以固水浪冲击,故称“浪固”,后演变为郎固。北宋《相台志》分为南郎固、北郎固。康熙年,…[详细]
小营村~223村庄
相明洪武二年(1369),邓愈,汤和在此地屯田带兵,但士兵数量不多,故称小营。“营”当为驻军之处。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小营。…[详细]
小朝村~224村庄
“朝”本作“邵”,为一姓氏。北宋《相台志》记录临漳县村名有小邵。清代仍称小邵,民国改为小朝。…[详细]
杨奇村~225村庄
明初,杨百温从江南淮安迁移到此落户。明隆庆元年(1567)仍称綦村。后此村杨姓居多,且为书写方便,改称杨奇。北宋《相台志》记录临漳县村名有“綦村”。清…[详细]
西瓦店村~226村庄
此地位于安阳东南凤凰岭,土质好,烧出的砖瓦,远近闻名。明清时洹水流经此地,来此购砖瓦的络绎不绝,逐步形成水旱码头,商家店铺,村落集镇,遂以“瓦店”命名…[详细]
大裴村~227村庄
早年裴姓在此定居住,后形成村庄故名。北宋《相台志》载有裴村。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均有大裴村、小裴村。大裴村历民国,村名未变,小裴村今称西裴村,…[详细]
大寒屯村~228村庄
大寒屯是由大韩屯改称而来。相传明初有山西洪洞移民在大韩村旁屯田居住建村,遂称大韩屯。又,明代时,大韩村的方二家在朝居官,不许佃户在宅内居住,佃户就在村…[详细]
梅福村~229村庄
此村位于安阳东南凤凰岭中梅花岭段,故宋朝以前称“梅花岭村”,村内有一年洪水爆发,冲来一尊木料雕制的弥勒佛,村民便打捞上来建庙供奉,并改村名为“弥佛村”…[详细]

地名由来:

该地土质好,适合烧制盖房用瓦,造瓦技艺高超。明清之前洹水流经此地,来此购瓦者络绎不绝,逐步形成水旱码头,有多家店铺,遂成集镇,故以“瓦店”命名。

基本介绍:

瓦店乡位于安阳县东南部,距市区23公里,全乡辖 30个行政村,6.2万亩耕地,4.3万人,是典型的平原农业乡,土壤肥沃,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我乡交通便利,安棉公路,高辛公路纵贯全境,紧临京珠高速公路。

瓦店乡设置五个综合性办公室:党政办公室、财政经济办公室(乡镇企业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科教文卫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设置九个事业站:农经站、农技站、畜牧站、农机站、林管站、水利站、文化站、广播站、计生站,我乡行政编制43人,事业编制42人,合计85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其中高中文化程度15人,大专文化程度38人,本科以上文化程度25人

+查看详细瓦店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瓦店乡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1947年夏初,安阳市周边解放,这一带属当时所新建的邺县第五区管辖。

1949年10月,漳南县合并到邺县。

这一带隶属于邺县六区。

1954年9月,安、邺两县合并,原邺县六区改为安阳县十六区。

1955年8月,改称瓦店区人民委员会。

1957年7月,建立瓦店乡。

1958年9月,建立瓦店乡人民公社。

1983年夏,瓦店公社改称瓦店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成立瓦店乡,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以下地名与瓦店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