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内乡县 | 隶属:南阳市 |
区划代码:411325 | 代码前6位:4113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县 | 车牌代码:豫R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辖区面积:约230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4.9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3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镇、4个乡 |
![]() | 人口 | 面积 | 简介 |
城关镇 | 9.63万人 | 13km2 | 城关镇
代码:411325100 2006年,辖6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县衙居委会、民主路居委会、教育路居委会、西城居委会、北城居委会、商城居…[详细] |
夏馆镇 | 2.02万人 | 360km2 | 夏馆镇位于河南省宝天曼世界地质公园境内,是内乡最偏远的山区重镇。全镇辖19个行政村,218个村民小组,2.4万人,总面积360平方公里。灌二公路从我镇…[详细] |
师岗镇 | 3.58万人 | 121.47km2 | 师岗镇位于内乡县西南部23公里处,东与邓州市接壤,南与淅川县近邻,位于三县交界处,是内乡的第一人口大镇,全镇辖27个行政村,28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详细] |
马山口镇 | 4.21万人 | 283km2 | 马山口镇位于秦岭余脉伏牛山南麓,内乡县城东北33公里,地处内乡、镇平、南召三县交界,是一个山区、丘陵、平原相间分布的山区镇,默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全镇…[详细] |
湍东镇 | 8.64万人 | 123km2 | 湍东镇
代码:411325104 2006年,辖1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湍东居委会、江园村、盆窑村、下河村、东符营村、龙园村、张岗…[详细] |
赤眉镇 | 3.35万人 | 151.23km2 | 赤眉镇古称天宝镇,因汉代赤眉军起义筑寨驻扎而得名,地处内乡县城西北17千米的湍河西岸,总面积151.23平方公里,辖庙沟村、韩岗村、四坪村、黄岗村…[详细] |
瓦亭镇 | 1.93万人 | 89.32km2 | 瓦亭镇位于内乡县西南门户,距县城35公里,东与内乡县师岗镇、北与乍岖乡、西与淅川县马蹬镇、香花镇、厚坡毗邻。总面积89.32平方公里,耕地4.3万亩,…[详细] |
王店镇 | 3.42万人 | 106km2 | 王店镇位于内乡县城北约20公里处,总面积10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740公顷,总人口52336人,其中农业人口47557人,主要以汉族为主,杂居有少…[详细] |
灌涨镇 | 3.87万人 | 116km2 | 灌涨镇位居内乡之东,西依县城,东望宛城,是内乡的“东大门”。下辖25个行政村,总人口5.4万人,312国道、灌二公路连接贯通,宁西铁路、宛坪高速穿境而…[详细] |
桃溪镇 | 1.82万人 | 140km2 | 桃溪镇代码:411325309 2006年,辖9个村委会:吴沟村、石碑营村、庙岗村、桃庄河村、黑山村、东川村、大路村、寺河村、彭沟村。 …[详细] |
岞岖镇 | 1.7万人 | 128.35km2 | 岞岖镇位于内乡县西南部,距内乡县城17公里,地处东经111°36′-111°37′,北纬32°52′-33°06′之间,东与湍东镇接壤,西与淅川县马蹬…[详细] |
余关镇 | 2.44万人 | 107km2 | 内乡县辖乡。1958年建余关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3.5万。有公路通县城。辖余关、王沟、大花岭、…[详细] |
板场乡 | 7804人 | 184km2 | 河南省内乡县板场乡
行政区划
板场乡辖板场、双庙、让河、让河口、三岔、青竹、后湖、符庄、龙凤、冯庄、玉皇、雁岭、柳树坑、竹园、文龙、前庄等16…[详细] |
大桥乡 | 3.29万人 | 57.8km2 | 大桥乡
代码:411325301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灵山村、南王村、郑营村、大周村、建设村、大桥村、郭河村、杨沟村、程岗村…[详细] |
赵店乡 | 3.01万人 | 108km2 | 内乡县赵店乡地处内乡县城北10公里处,是312国道、豫51省道和西(安)宁(南京)铁路交会点,宛西铁路货站所在地。全乡4.6万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详细] |
七里坪乡 | 1.24万人 | 345.7km2 | 内乡县辖乡。1958年建七里坪公社,1961年改区,1962年复改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345.7平方公里,人口1.…[详细] |
地名由来:
原名中乡县,因当时境内有南乡、北乡和中乡得名;隋开皇三年(583)避文帝父杨忠讳改现名内乡县。
基本介绍:
内乡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缘。东接镇平,南连邓州,西邻淅川、西峡,北依嵩县、南召。自古被誉为“入关孔道”“秦楚要塞”;有“守八百里伏牛之门户,扼秦楚交通之要津”之说。秦时置县,古称“菊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耕地73万亩,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辖16个乡镇,288个行政村,总人口73万。
内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县地古属郦地,春秋为邑,秦代设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为菊潭县,后几经更名,到公元956年定名为内乡县。曾造就和培育了明代政治家柴升、清代理学家王检心等历史文化名人。
内乡现有4A级景区5家,其
荣誉排行:
2025年1月,入选2024第四届中国文化百强县名单。
2024年6月,内乡县被确定为河南省2024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
2024年5月,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内乡县上榜。
2024年1月,入选2023第三届中国文化百强县名单。
2023年6月,2023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内乡县榜上有名。
2023年6月,内乡县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
2023年3月,内乡县被确定为2023届河南省文明城市(拟表彰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2022年12月,2022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内乡县上榜。
2022年12月,内乡县被认定为2022-2024年度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宛梆)。
历史沿革:
西周时建郦国(今内乡境)。
春秋为楚之郦邑。
战国属秦。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郦县。
西汉置析县(今西峡县),属南阳郡。
三国属魏。
西晋属南阳国。
东晋属南阳郡。
西魏改析县为中乡县,属析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改中乡县为内乡县,同时改郦县为菊潭县,与内乡县并存。
唐武德元年(618)菊潭县废,其南境归新城县,北境新置默水县。
开元二十四年(736)割新城3000户,复置菊潭县。
五代周显德三年(956)
区划: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 |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