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襄州区 | 隶属:襄阳市 |
区划代码:420607 | 代码前6位:420607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市辖区 | 车牌代码:鄂F |
长途区号:0710 | 邮政编码:441000 |
辖区面积:约230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6.6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32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张湾镇 | |
下辖地区:4个街道、11个镇 |
![]() | 区划代码 | 面积 | 简介 |
张湾街道 | 420607001 | 146km2 | 襄阳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建张湾公社,1961年建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46平方公里,人口1.1万。是鄂豫川陕的交通要塞,素有…[详细] |
肖湾街道 | 420607003 | 16.36km2 | 肖湾街道办事处东与襄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刘集办事处交界,南与襄阳市东津新区六两河办事处交界,西与张湾街道办事处交界,北与襄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相邻,面积1…[详细] |
浩然街道 | 420607005 | …[详细] | |
金华街道 | 420607006 | …[详细] | |
龙王镇 | 420607100 | 104km2 | 襄阳县辖镇。1948年为第五区,1958年属石桥公社,1987年建龙王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3.7万。公路直通襄樊市区和河南省。…[详细] |
石桥镇 | 420607101 | 40km2 | 襄樊市樊城区辖镇。1987年置余家岗乡,1994年建团山镇。位于市区北部。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3.1万。樊魏公路、邓城大道过境。具有水、陆、空立体交…[详细] |
黄集镇 | 420607102 | 247km2 | 一脚踏两省,鸡鸣闻三县。登高远望,北见南阳卧龙岗,南见襄阳古隆中,这就是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5个重点口子镇的襄阳区黄集镇。该镇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详细] |
伙牌镇 | 420607103 | 157km2 | " 襄樊市襄阳区伙牌镇毗邻襄樊市北郊,207国道和焦枝铁路贯穿南北,襄十、襄荆、樊魏、孝襄四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距襄樊机场仅20公里,距市中心13公…[详细] |
古驿镇 | 420607104 | 252km2 | 襄樊市襄阳区古驿镇地处鄂豫交界,南接襄樊、北连河南、217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素有“襄阳门户”之称。全镇版土面积2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详细] |
朱集镇 | 420607105 | 117km2 | 襄阳县辖镇,是湖北、豫南物资集散地之一。1958年为朱集公社,1984年设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55公里。北与河南省新野、唐河2县…[详细] |
程河镇 | 420607106 | 65km2 | 襄阳县辖镇。1949年设程河区,1958年改为公社,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唐白河,距县府45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程河…[详细] |
双沟镇 | 420607107 | 185.6km2 | 双沟镇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系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距襄樊30公里。唐白河傍镇入汉水,316国道跨境18公里。南霏汉丹铁路,西临襄樊飞机场。…[详细] |
张家集镇 | 420607108 | 135km2 | 襄阳县辖镇。1950年设张集区,后改为乡,1984年复置区,1987年建张家集镇。位于县境东部,与 = 枣阳市接壤,距县府34公里。面积135平方公…[详细] |
黄龙镇 | 420607109 | 152km2 | 襄樊市襄阳区黄龙镇地处襄、枣、宜三县(市)结合部,全镇现有版土面积152平方公里,6.9万亩耕地,4.3万人,25个村(居民)委员会,153个村民小组…[详细] |
峪山镇 | 420607110 | 268.5km2 | 襄樊市襄阳区峪山镇地处襄阳区、枣阳市、宜城市三县(市)结合部,全镇现有版土面积268.5平方公里,耕地10.5万亩,辖34个村,2个专业林场,2个街道…[详细] |
地名由来:
襄州区原名襄阳县,建县于西汉初年,因位于襄水之阳(北)而得名。2001年8月,襄阳撤县建区,襄阳县更名为襄樊市襄阳区。2010年12月,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基本介绍:
襄州区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边缘。境跨东经111.44″-112.23″,北纬31.46-32.28″,东接枣阳,西接老河口、谷城、南连宜城、南漳,北与河南省的邓洲、新野、唐河接壤。全县南北长江79.6公里,东西宽余77.2公里,总面积3226平方公里。
襄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历史上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现今,汉丹、焦枝、襄渝三条铁路在此交汇,襄阳刘集机场已开通飞往全国10多个城市的航班,316国道横贯东西,207国道纵越南北;襄阳区环抱襄樊市区,清澈的汉江水穿境而过,直达武汉长江;襄阳北靠晋豫大煤矿,上下有南阳和江汉两大油田,左右有丹江和葛州坝两大水电站
荣誉排行:
2024年11月,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名单揭晓,襄州区位列第39位。
2024年9月,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全国500强(2024)发布,襄州区位列271位。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襄州区入选。
2022年8月,襄州区入围2021年度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综合水平百强县。
2022年8月,襄州区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襄州区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小麦)。
2022年1月,襄州区被确定为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11月,襄州区入围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名单生猪。
2021年8月,襄州区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地级市市辖区),位列第89位。
历史沿革:
春秋前期,为楚下邑。
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秦夺取楚下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全国36郡,汉水以北属南阳郡;汉水以南属南郡。
西汉初置县后,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邔县以北地区,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
王莽时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复称襄阳县。
献帝初平年间(190-193),荆州刺史刘表移州治于襄阳城内;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控制南郡北部,置襄阳郡,郡治襄阳城。
西晋时,仍属荆州襄阳郡;
区划: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