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十字路乡 | 隶属:平舆县 |
区划代码:411723202 | 代码前6位:4117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Q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辖区面积:约44.5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3万人 |
人口密度:约56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十字路村 | ~200 | 乡中心区 | 明崇祯年间,此村叫小王庄,村中有汝南至临泉、周口至潢川的官路十字路口,又有王姓、秦姓人开饭铺,更为十字路。…[详细] |
石磙庙村 | ~201 | 村庄 |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杨氏、张氏人来此种地并定居。封建社会逢年过节要烧香烧纸敬神。没地方烧香烧纸,又没钱买砖建庙,杨姓和张姓人商议,就用石磙立起…[详细] |
前盛村 | ~202 | 村庄 | 三国时期,盛都蔚赴洛阳就任路过此地,后在此盖楼安家,得名盛楼,明朝因战乱楼被毁,更名为盛庄,后来几户村民搬迁到庄子后方新建了一个村庄,为加以区分,两个…[详细] |
曹庄村 | ~203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曹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曹庄。…[详细] |
王关庙村 | ~204 | 村庄 | 宋仁宗年间,有王姓居此建村,后盖一关爷庙,故名王关庙。…[详细] |
中马村 | ~205 | 村庄 | 明景泰元年(1450),马普通带三个儿子马三、马四、马五从山西平阳府稷山县迁此定居。成村后又按东、西、中三个位置分开居住,马四居住在中间,故名中马。…[详细] |
秦胜村 | ~206 | 村庄 | 秦坡楼村民委员会与小盛村民委员会两村合并而来。明永乐年间,秦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周围是坡地又建一楼,故名秦坡楼。清中期,前盛的地主为收租方便,…[详细] |
三麻村 | ~207 | 村庄 | 明成祖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麻姓夫妻,生三子后分家,第三子住处成村后,故名三麻。…[详细] |
地名由来:
明崇祯年间建村,是周口至息县、汝南至项城两条官道相交的十字路口,故名。
基本介绍:
十字路乡位于平舆县东北部,与上蔡、项城两县接壤,距县城28公里,全乡耕地面积46134亩,辖12个行政村,乡域总人口39812人,其中农业人口39298人,是典型的农业乡。2002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1.5亿元,财政收入2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0元。
近几年来,十字路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乡党委、乡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农业以黄花菜、花卉、小杂果、优质小麦、白芝麻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业已形成规模。目前,全乡有中、小型养猪场30多个,年出栏生猪8万头,规模养鸡场3个,年出栏鸡30万只,并建成了养鹅场、养牛场,特种动物养殖基地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十字路乡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2年3月,十字路乡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明崇祯年间称十字路,始有十字路之名。
清属汝宁府。
1938年属汝南县射桥联保处。
1949年属汝南县三区(后刘)。
1951年属平舆县十区(射桥)。
1956年撤销射桥区,属射桥中心乡。
1958年改为十字路乡,7月并入射桥乡。
1958年属射桥人民公社。
1977年从射桥人民公社析出,成立十字路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十字路乡。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