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常平乡 | 隶属:沁阳市 |
区划代码:410882200 | 代码前6位:41088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H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100 |
辖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600人 |
人口密度:3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常平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因在长而平的山岭上建村,故名长平,沿用中谐音为常平。…[详细] |
窑头村 | ~201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姚二头迁此定居,后形成村落,故名姚二头。沿用中简化谐音为窑头。…[详细] |
煤窑庄村 | ~202 | 村庄 | 因村东有煤窑,居民多是采煤工人,故取村名煤窑庄。…[详细] |
杨河村 | ~203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三户杨姓移民迁此,沿龙门河分三处建村,按方位取名中杨河村、后杨河村、前杨河村。…[详细] |
张老湾村 | ~204 | 村庄 | 张老湾,明天启年间,是水峪寺张老的住所,故名长老庵。清雍正后演化为张老湾村。…[详细] |
老马岭村 | ~205 | 村庄 | 明朝时,山西省天井关一位姓马的老汉携家人迁此,在岭上建村,故名老马岭。…[详细] |
簸箕掌村 | ~206 | 村庄 | 因地处簸箕掌沟内,故名簸箕掌村。1949年为沁阳县第二区公所簸箕掌村。1952年为沁阳县第六区簸箕掌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隶属常平山区。19…[详细] |
山路平村 | ~207 | 村庄 | 古时有三个铁匠铺,三个铁匠铺的师傅技艺都十分高超,打造出的各种农具、铁器的质量不分高下,深受百姓欢迎,当地人称三炉平。…[详细] |
前和湾村 | ~208 | 村庄 | 清雍正十二年(1734)前,名葫叶湾,演化为和湾。后分成两个村庄,因在前,故名前和湾。…[详细] |
后和湾村 | ~209 | 村庄 | 因位处前和湾北边,故名。1949年为沁阳县第二区后和湾村公所。1952年改为沁阳县第六区后和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隶属常平山区。1955年改…[详细] |
九渡村 | ~210 | 村庄 | 因其原为丹河上第九个渡口故取名九渡。1945年属沁阳县第二区。1952年属第六区。1954年属常平山区。1955年属常平中心乡。1956年成立九渡高级…[详细] |
杨庄河村 | ~211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杨姓在丹河西岸建村,故名杨庄河村。…[详细] |
地名由来:
在长而平的岭上建村,故名长平,沿用中改称常平。
荣誉排行:
2020年9月,2020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名单出炉,常平乡上榜。
基本介绍:
沁阳市常平乡地处河南省北部的太行山脉,北靠山西煤海,南临华北平原,东部丹河水环山而下,是河 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全乡共12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8036口人,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00亩。
常平乡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是河南省重点扶贫乡镇。近年来,常平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扬“团结实干、越位前进”的常平精神,紧紧围绕“依托山区优势,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使全乡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山区面貌日新月异。2001年,全乡财政收入
文化旅游:
九渡寨位于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年代为清。 九渡寨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在九渡村南、丹河峡谷西岸的马头峰顶部有一处寨堡,因为在九渡村,所以叫九渡寨;又因为乡民传说杨六郎曾在此驻军打仗,所
九渡柴磨房位于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东南,建于清末,一排三座,沿丹河水渠而建,柴磨房均坐北面南,面阔二间8米,进深一间7.5米,占地60平方米,青石墙体,灰板瓦盖顶,利用引丹河水力来磨柴,用于生
常河村朝阳寺位于沁阳市常平乡,年代为清。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清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行陉窑头段位于沁阳市常平乡,年代为汉至清。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汉至清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常平阻击战旧址位于沁阳市常平乡,年代为1939年。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1939年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代属利上乡二图。
1935年属沁阳县第四区。
1945年改为第二区。
1952年并入第六区。
1954年置常平山区。
1955改为常平中心乡。
次年复置常平山区。
1958年改为常平公社,后并入西万公社。
1961年复设常平公社。
1983年设立常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