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紫云镇 | 隶属:襄城县 |
区划代码:411025105 | 代码前6位:4110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K |
长途区号:0374 | 邮政编码:461000 |
辖区面积:约8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22万人 |
人口密度:约5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古庄村社区 | ~001 | 村庄 | 古庄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谢庄村社区 | ~002 | 村庄 | 谢庄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村社区 | ~003 | 村庄 | 张姓始居,故名。清代至民国初属里仁保。1932年属第三区紫云乡。1941年属紫云乡。1948年属第二区。1949年属李庄区。1958年设张村大队,属孙…[详细] |
刘楼村社区 | ~004 | 村庄 | 刘楼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庄村社区 | ~005 | 村庄 | 张庄村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孙祠堂社区 | ~006 | 镇中心区 | 孙姓清代于此建堂,故名。清代属里仁保。1932年属三区令武乡。1941年属紫云乡。1984年属二区。1949年属李庄区。1958年属紫云公社紫云大队。…[详细] |
坡刘社区 | ~007 | 镇中心区 | 清同治年间刘姓迁此建村,因处令武山与首山之间最低处,得名。…[详细] |
侯堂社区 | ~008 | 镇乡结合区 | 侯堂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塔王庄社区 | ~009 | 镇乡结合区 | 古时村东北隅有寺院,寺门有塔林,其中有座塔较大,人称塔王,村由此得名。…[详细] |
方庄社区 | ~010 | 镇乡结合区 | 方姓始居,得名,1966年曾命名为幸福村,旋复原名。…[详细] |
石庙羊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从前村内有石庙,庙前有石羊,得名,1966年曾命名为幸福村,旋复原名。…[详细] |
张道庄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原为张庄、道庄两个自然村,后村庄扩大,连为一体成今名。…[详细] |
马赵村 | ~210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赵姓带一匹马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
孟沟村 | ~211 | 村庄 | 孟姓清代自密县迁此,因处山沟,故名。清代属里仁保。1932年属三区紫云乡。1941年属紫云乡。1948年属二区。1949年属李庄区。1958年设孟沟大…[详细] |
黄柳西村 | ~212 | 村庄 | 清,黄、柳二姓迁此建村,故名。清代属里仁保。1932年属第三区紫云乡。1941年属紫云乡。1948年属第二区。1949年属李庄区。1958年设黄柳大队…[详细] |
黄柳南村 | ~213 | 村庄 | 清,黄、柳二姓迁此建村,故名。清代属里仁保。1932年属第三区紫云乡。1941年属紫云乡。1948年属第二区。1949年属李庄区。1958年设黄柳大队…[详细] |
黄柳东村 | ~214 | 村庄 | 清,黄柳二姓迁此建村,故名。村委会位于黄柳东得名。…[详细] |
杨湾村 | ~215 | 村庄 | 杨姓始居地处河湾,得名。清代属里仁上保。1932年属三区紫云乡。1941年属紫云乡。1948年属二区。1949年属李庄区。1958年设杨湾大队,属孙祠…[详细] |
侯庄村 | ~216 | 村庄 | 清代侯姓自今湛北乡七里店迁此建村,得名。…[详细] |
宁庄村 | ~218 | 村庄 | 宁姓始居,得名。清代属里仁保。1932年属三区紫云乡。1941年属紫云乡。1948年属李庄区。1958年设宁庄大队,属孙祠堂公社。后驻地迁翟庄,仍沿用…[详细] |
万楼村 | ~219 | 村庄 | 万姓始居,周围建有楼房,得名。清代属里仁保。1932年属三区紫云乡。1941年属紫云乡。1948年属二区。1949年属李庄区。1958年设乔庄大队,属…[详细] |
雪楼村 | ~220 | 村庄 | 雪姓始居,因建有楼房,故名。清代属里仁保。1932年属三区紫云乡。1941年属紫云乡。1948年属二区。1949年属李庄区。1958年设刘庄大队,属孙…[详细] |
道庄村 | ~223 | 村庄 | 窦姓始居,原名窦庄。因窦、道近音,后演为道庄。…[详细] |
雷洞村 | ~224 | 村庄 | 雷姓自今王洛镇阎寨迁此,居窑洞,故名。清代属里仁保。1932年属三区书院乡。1941年属紫云乡。1948年属二区。1949年属李庄区。1958年设雷洞…[详细] |
大庙李村 | ~225 | 村庄 | 李姓明代自今茨沟乡虎头李迁此,村西北隅有座大庙,故名。…[详细] |
马涧沟村 | ~226 | 村庄 | 马姓始居,村处山涧,故今名。清代属里仁保。1932年属三区书院乡。1941年属紫云乡。1948年属二区。1949年属李庄区。1958年设马涧沟大队,属…[详细] |
地名由来:
境内有紫云山、紫云书院,故名。
基本介绍:
云镇位于襄城县西南部,属浅山区,是革命老区乡镇。全镇辖孙祠堂村、石庙羊村、塔王庄村、张道庄村、坡刘村、侯堂村、方庄村、古庄村、谢庄村、马赵村、孟沟村、黄柳西村、黄柳南村、黄柳东村、杨湾村、侯庄村、张村、宁庄村、万楼村、雪楼村、刘楼村、张庄村、道庄村、雷洞村、大庙李村、马涧沟村26个行政村,117个自然村,总面积8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70%,耕地面积38953亩,人口42178人,18个行政村属省定贫困村。
紫云镇交通便利,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境内有G311国道、S329线、平禹铁路、平煤集团十三矿专用线(公路、铁路)及七紫公路交叉穿境而过;旅游资源前景广阔,紫云山风景区景色宜人,紫云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紫云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11月,紫云镇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2019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紫云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4年7月,紫云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令武山汉墓群位于襄城县紫云镇谢庄村,时代为汉。2005年,令武山汉墓群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王庄至朱庄乡间公路为东边沿,谢庄学校西墙向南1000米为西边沿,再向东沿山势延伸至朱庄
令武山庙位于襄城县紫云镇令武山,时代为清。2005年,令武山庙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天竺洞石刻为中心起点,向南200米,向东、西各130米,向北1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
黄柳遗址位于襄城县紫云镇黄柳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夏。2016年1月22日黄柳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遗址农田蓄水池正中心(北纬33°52′02.0″
胡家寨位于襄城县紫云镇胡家寨,时代为宋。2005年,胡家寨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四周寨墙为起点,向外扩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沿为起点外扩10米。
历史沿革:
春秋属郑。
秦属襄城县,历代因之。
清代镇境东部属姜店保,余属里仁保。
1932年属第三区。
1942年属紫云乡。
1948年属第二区。
1949年属李庄区。
1958年成立孙祠堂公社。
1966年更名建设公社。
1971年复原名。
1984年改为孙祠堂乡。
1998年撤乡设紫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