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福田河镇 | 隶属:麻城市 |
区划代码:421181112 | 代码前6位:421181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J |
长途区号:0713 | 邮政编码:438000 |
辖区面积:约25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4万人 |
人口密度:21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4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小界岭村 | ~200 | 村庄 | 该地位于湖北,河南两省交界,因此得名小界岭。…[详细] |
两路口村 | ~201 | 村庄 | 以入河南大界岭、小界岭两条路口而得名,取名两路口,沿用至今。…[详细] |
杜家河村 | ~203 | 村庄 | 1956年为福田河区两路口乡新庄四社、六社。1958年为福田河公社两路口四中队、六中队。1961年为福田河区两路口公社四大队,六大队。1975年为福田…[详细] |
金家边村 | ~204 | 村庄 | 1956年为福田河区两路口乡新庄五社、长塘乡火炬四社,1958年为福田河公社两路口五中队、福田河四中队,1961年为福田河区两路口公社五大队、福田河公…[详细] |
纯阳山村 | ~206 | 村庄 | 有座山峰名为纯阳山,山上建有一古庙名为纯阳庙。由于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裕而闻名。…[详细] |
油榨街村 | ~207 | 村庄 | 以范围内的一条榨油的小街而命名。1956年为福田河区双庙关乡绿化八社。1958年为福田河人民公社双庙关一中队。1961年为福田河区双庙关公社一大队,1…[详细] |
双庙关村 | ~208 | 村庄 | 古代通往河南的路上有两个庙,故名。1956年为福田河区双庙关乡绿化九社,1958年为福田河公社双庙关二中队、三中队,1961年为福田河区双庙关公社二大…[详细] |
风簸山村 | ~212 | 村庄 | 该地有山形似人们常用的一种器具风簸,故名。…[详细] |
下马庙村 | ~214 | 村庄 | 相传东汉末年关公某年农历五月十三日骑马路过此地,马停步不走,关公下马瞻目观看,此乃二龙戏珠,真龙宝地,当即付白银300两,交于当地管氏人家负责修建庙宇…[详细] |
磨石村 | ~215 | 村庄 | 相传关羽曾在此磨刀,其用于磨刀的石头很大,至今其石还在,故称为磨石。…[详细] |
桠枫树村 | ~217 | 镇乡结合区 | 1956年为福田河区长塘乡火炬一社。1958年为福田河公社福田河一中队1961年为福田河区福田河公社一大队。1975年为福田河公社桠枫树大队,1984…[详细] |
大旗山村 | ~219 | 村庄 | 因全村地处大旗山水库的山边,故名大旗山村。…[详细] |
枫树庙村 | ~221 | 村庄 | 该居民点起源于两棵古枫树,树下有一座庙,传说该庙有神气,能给人带来福运,经常有人朝拜,因此而得名。…[详细] |
燕窝地村 | ~226 | 镇中心区 | 1956年合作社时期为福田河区长塘乡水炬十社,1958年为福田河公社长塘一中队、二中队,1961年为福田河区长塘公社一大队、二大队,1975年为福田河…[详细] |
甘家垸村 | ~227 | 镇乡结合区 | 1956年为福田河区长塘乡火炬十一社,1958年为福田河公社长塘三中队,1961年为福田河区长塘公社三大队,1975年为福田河公社甘家塆大队,1984…[详细] |
仙羊岩村 | ~228 | 村庄 | 相传此岩曾经有两只仙羊居住在岩上面,为居民带来许多福禄,居民为感恩,将此岩命名为仙羊岩,后又作为村名。…[详细] |
张店村 | ~229 | 镇中心区 | 张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太阳冲村 | ~230 | 村庄 | 因为太阳冲地处一条冲,太阳早上出来至下午落山,这条冲一直有阳光,故名。…[详细] |
松子岭村 | ~231 | 村庄 | 地处山岭,松树较多,采集大量松子,故名。…[详细] |
三里畈村 | ~233 | 村庄 | 管辖地段玉黄阁至土门坳村有一大畈农田,总长有三里路程,故名。…[详细] |
土门坳村 | ~234 | 村庄 | 原名榨刺沟,此处有一道深沟与三里畈交界,呈南北方向序排列,形成门户,后渐口语变更为土门坳。…[详细] |
护儿山村 | ~236 | 村庄 | 相传一牧童上山放牛,遇一狼,牛为了保护牧童,与狼搏斗,并将狼肚里肠子绕上牛角回家。主人见此情境误以为牛将牧童撞死,将牛活活打死。后牧童回家后告知原委,…[详细] |
虎头狮村 | ~237 | 镇中心区 | 该塆地理形似虎头狮,故名。1956年为福田河河区长塘乡火炬七社、八社,1958年为福田河公社福田河七中队,八中队,1961年为福田河区福田河公社七大队…[详细] |
福田河村 | ~238 | 镇中心区 | 很早以前,东北河无桥,每年冬季行人脱脚过河,总是望天而哭,名为哭天河,后来请一道士设计,修了一座桥,从此来往方便,人称福天河,由于天与田近音,又为福田…[详细] |
地名由来:
相传镇东河中乱石如刀似斧,暴雨季节,流水击石,响如雷霆,因名“沸天河”。后一道士在此建桥,从此过往便利,更名为“福天河”。“天”“田”音相近,渐传为“福田河”。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福田河镇(福白菊)榜上有名。
2021年4月,福田河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福田河镇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麻城福白菊)。
基本介绍:
麻城市辖镇。1958年设福田河公社,1987年设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40公里。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5.4万。106国道穿境。辖小界岭、两路口、三节街、杜家河、金家边、张家垸、纯阳山、油榨街、双庙关、双碾河、黄泥畈、扬家河、风簸山、王家山、下马庙、磨石、旗杆店、桠枫树、林家垸、大旗山、枣树坪、枫树庙、福田河、虎头祠、赵-、苏木尖、燕窝地、甘家垸、仙羊岩、张店、太阳冲、松子岭、成家垸、三里畈、土门坳、蔡家寨、护儿山3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生产铸件、液压元件、玻璃纤维为主。农业以水稻、小麦、花生、油菜种植为主。镇办企业生产的高锰钢铸件销往全国。.
历史沿革:
1949年3月解放。
1950年土地改革时,为麻城县福田河区,下辖10个乡。
1956年,将黄土岗村、福田河两区合并为福田河区。
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福田河公社,下辖13个管理区。
1961年恢复区社制,仍为福田河区,将所辖管理区改为公社。
1975年10月撤区并社,福田河区分为福田河村、黄土岗两个人民公社。
1987年9月撤区并乡,福田河一分为二,分别为福田河镇和两路口乡,1993年8月,两路口乡并入福
区划: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福田河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