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张家畈镇 | 隶属:麻城市 |
区划代码:421181108 | 代码前6位:421181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J |
长途区号:0713 | 邮政编码:438000 |
辖区面积:约1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76万人 |
人口密度:约27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观音阁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观音阁原是一规模较大的庙,明朝末年,庙内修华祖、观音菩萨佛像近百余座,庙貌新颖,精致美观,主庙亭阁四起,原名大寺阁,后改为观音阁。当地人遂命名为观…[详细] |
白水畈村 | ~203 | 村庄 | 以前大畈中凉亭旁屋后的一口小水井,水色为米汤色,人们将水井周边的田畈叫白水畈。在大革命时期的军用地图上均标有白水畈。…[详细] |
张门口村 | ~204 | 村庄 | 当地居民大部分姓李,且地形处于山冲之中,故名。…[详细] |
李家冲村 | ~206 | 村庄 | 以地片李家冲命名。当地居民大部分姓李,且地形处于山冲之中,故名。…[详细] |
张家畈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清朝初期,因八个张姓商户在田畈中建铺经商并逐渐行成集市,故名张家畈,后遂以此命名张家畈村。…[详细] |
门前垸村 | ~210 | 村庄 | 门前塆村民委员会是张家畈镇撤并前较大的行政村。位置正处于什子寨东门前面,遂得名门前塆。…[详细] |
黄市坳村 | ~211 | 村庄 | 黄市坳塆位于张家畈镇北的山坳,相传以前有一位姓黄的人带全家流落至此,因无田地,只好做小买卖,后发展为小市场,故名。…[详细] |
屈家畈村 | ~212 | 村庄 | 1956年为东木区屈家畈乡前进三社,1958年为张家畈人民公社黄市三中队,1961年为张家畈区黄市公社三大队,1975年为张家畈公社屈家畈大队,198…[详细] |
李家铺村 | ~213 | 村庄 | 相传有李姓商人于民国二十二年在此地开设商埠经营杂货,故名。…[详细] |
张家边村 | ~214 | 村庄 | 明清时期为麻城县亭川乡管辖,民国时期为黄市区管辖,解放后合作化时期1956年为东木区张家边公社七、八社,1958为张家畈人民公社黄市五中队,1961年…[详细] |
白石山村 | ~216 | 村庄 | 以山名命名。有一座山,山上很多白色的石英石,当地人遂将这一带取名为白石山,故名。…[详细] |
沈家河村 | ~218 | 村庄 | 所在地居民点叫沈家河,居民以沈姓为主,靠近巴水河,遂得名。…[详细] |
余家冲村 | ~224 | 村庄 | 亦以撤并前余家冲行政村得名。因社区多数为“余”姓且多数居民点在一条大冲内分布,遂得名余家冲。2015年11月行政村撤并时将原余家冲、涂家坳、沈家塆三个…[详细] |
木樨河村 | ~226 | 村庄 | 传说以前,这里河道较窄两岸有两棵巨大的桂花树(木樨树),枝条交错铺满河面形成天然树桥,还有一个的爱情故事,故名。曾用名,木栖河。…[详细] |
申家冲村 | ~228 | 村庄 | 原申家冲村1956年为东木区申家冲乡红旗四社,1958年为张家畈人民公社木栖河三中队,1961年为张家畈区木栖河公社三大队,1975年为张家畈公社申家…[详细] |
佛塔山村 | ~230 | 村庄 | 相传在明朝时期建有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庙后建有佛塔,而村庄又建在山顶上,当地人遂取名佛塔山。…[详细] |
余家河村 | ~231 | 村庄 | 2015年行政村撤并时将原余家河村、李家山村、方姑洞村合并成立余家河村,以余家河村村部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中心驻地名叫余家河,遂得名余家河村村民委…[详细] |
鲍家冲村 | ~232 | 村庄 | 以鲍姓居民为主,各居民点都建在一条较长的山冲之中,故名。…[详细] |
王家边村 | ~233 | 村庄 | 以原自然塆王家边和水库得名,1966年兴建王家边水库,王家边全部移民搬迁至向阳湾,村民自治组织仍以原湾名和水库名命名,遂得名王家边村民委员会。…[详细] |
梅花园村 | ~236 | 村庄 | 相传该地山谷中有一片奇特的梅花,在深秋开放,非常美丽,故名。…[详细] |
傅家坳村 | ~241 | 村庄 | 相传原是傅姓居住,后发富外迁,然后宋姓、田姓、李姓居民迁入居住,1965年成为大队部和村小学驻地,并改名为富家坳,遂得名为富家坳村。…[详细] |
蔡店河村 | ~244 | 村庄 | 相传明洪武年间,蔡氏祖先自江西移民而来,在此落脚定居,开店做生意。后因和附近田氏家族打赌输掉,怕牵涉官司危及家族,搬至10里开外的梅花园定居,地名留存…[详细] |
朝阳河村 | ~245 | 村庄 | 相传清朝初期,清军在此处巴水河边斩头杀人甚多,取名断头河,后当地群众认为此名不雅将“断头河”改为朝阳河,象征群众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朝气蓬勃,事业蒸蒸…[详细] |
二里河村 | ~246 | 村庄 | 相传河边有二棵大柳树,名为二柳河。明朝中期李姓迁来,又改名为二李河,因李与里同音,人们习惯称二里河。戴家河在此处汇入巴水,故亦称二流河。…[详细] |
李南冲村 | ~249 | 村庄 | 1956年为东木区李南冲乡红星三社、红旗四社,1958年为张家畈人民公社梅花园五中队、四中队,1961年为张家畈区梅花园公社五大队、四大队,1975年…[详细] |
项家畈村 | ~250 | 镇中心区 | 2015年11月行政村撤并时项家畈村是由4个村合并而成,这四个村中项家畈人口最多,面积最大,村部最大,最好,驻地居民点叫项家畈。遂得名为项家畈村。…[详细] |
地名由来:
是因为张家畈以前张姓人比较多,所以以姓为镇名,得名张家畈。
基本介绍:
麻城市辖镇。1958年设张家畈公社,1987年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47公里。面积138平方公里,人口4.3万。麻(城)罗(田)公路穿过镇境。辖项家畈、观音阁、黄柏山、白水畈、张门口、丁南冲、李家冲、余家垸、张家畈、尽石山、门前垸、黄石坳、屈家畈、李家铺、张家边、林峰、余家河、鲍家冲、王家边、方姑洞、李家山、白石山、袁家冲、沈家河、楼栋树、沈家垸、高庙、牌楼河、余家冲、台子畈、夏家坳、夏家畈、申家冲、谭家冲、佛塔山、涂家坳3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农机修配、生产工艺制品和砖瓦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花生、芝麻、油桐为主。
历史沿革:
张家畈镇的前身是由张家畈、黄市、白石山、木樨河、蔡店河、梅花园、余家河等7个小乡所组成。
1987年9月撤区并乡,张家畈区一分为三:原张家畈乡、余家河乡、黄市乡合并为张家畈镇;白石山、木樨河乡合并为木樨河乡;蔡店河、梅花园合并为蔡店河乡。
1993年9月,木樨河乡并入张家畈镇,1999年11月蔡店河乡并入张家畈镇。
沿用至今。
被列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的龟山绿茶,1980年10月被评为全国五大名茶之一,1988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奖,1989年亚运期问,送往北京.受到国际友人赞赏。一位新加坡朋友品赏了这种茶以后,翘着大拇指说
区划: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张家畈镇 |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