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周矶街道 | 隶属:潜江市 |
区划代码:429005003 | 代码前6位:429005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车牌代码:鄂N |
长途区号:0728 | 邮政编码:433100 |
辖区面积:约9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34万人 |
人口密度:约36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爱民社区 | ~005 | 主城区 | 爱民,指道路名,有“拥军爱民”之意。2012年,建立爱民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
机械社区 | ~006 | 主城区 | 在机械小区内设立的群众自治组织。2019年12月26日,成立周矶街道机械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
永丰村 | ~200 | 村庄 | 以美好愿望得名。永丰,指永远获得丰收。解放初期,为潜江县熊口区周矶乡永丰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为潜江县熊口区周矶公社永丰大队;1961年,…[详细] |
联盟村 | ~201 | 村庄 | 以团结互助的美好愿望得名。联盟,指工农联盟。…[详细] |
李塘村 | ~202 | 村庄 | 1958年前,为潜江县熊口区周矶乡光明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为潜江县熊口区周矶公社光明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详细] |
莫沟村 | ~203 | 村庄 | 解放初期,为潜江县后湖农场金家沟;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为潜江县熊口公社周矶乡联合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属潜江县…[详细] |
团结村 | ~204 | 村庄 | 因美好愿望得名。寓团结一心共创美好生活之意。…[详细] |
吴场村 | ~205 | 村庄 | 解放初期,为潜江县熊口区周矶乡吴场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为潜江县熊口公社周矶乡襄南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属潜江…[详细] |
茭芭村 | ~206 | 村庄 | 茭芭,方言(音为高巴)茭白,一种水生植物。…[详细] |
周矶村 | ~207 | 村庄 | 解放初期,为潜江县熊口区周矶乡周矶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为潜江县熊口区周矶乡周矶大队;1974年,周矶大队合并金星大队仍称周矶大队,属潜…[详细] |
金星村 | ~208 | 村庄 | 因美好的愿望得名。金,金诚所至,金石为开;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群众上下诚心诚意,拥有远大理想,创造社会主义新生活。…[详细] |
黄场村 | ~209 | 村庄 | 解放初期,为潜江县蚌湖区范新乡黄场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为潜江县蚌湖区范新公社黄场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详细] |
雷潭村 | ~210 | 村庄 | 该地邻汉江,漢江溃口,将农田冲出一个大水潭,潭边住着雷姓村民,故名。…[详细] |
黄岭村 | ~211 | 村庄 | 解放初期,为潜江县蚌湖区范新乡黄岭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为潜江县蚌湖区范新公社黄岭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详细] |
范新场村 | ~212 | 村庄 | 解放初期,为潜江县蚌湖区范新乡建新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为潜江县蚌湖区范新公社建新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详细] |
东荆村 | ~213 | 村庄 | 解放初期,属潜江县蚌湖区范新乡东荆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属潜江县范新公社;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属潜江县蚌湖区范新…[详细] |
沿河村 | ~214 | 村庄 | 解放初期,为潜江县蚌湖区范新乡沿河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为潜江县蚌湖区范新公社沿河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详细] |
赵台村 | ~215 | 村庄 | 1958年前,为潜江县蚌湖区范新乡赵台合作社;1958年,为潜江县蚌湖公社范新乡赵台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属潜江县王场…[详细] |
荆桥村 | ~216 | 村庄 | 解放初期,为潜江县蚌湖区范新乡幸福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属潜江县蚌湖区范新公社;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属潜江县…[详细] |
福康村 | ~217 | 城乡结合区 | 解放初期,属潜江县蚌湖区范新乡幸福合作社;1958年,属潜江县蚌湖区范新公社幸福大队六、七小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属潜江…[详细] |
龙山村 | ~218 | 主城区 | 解放初期,为潜江县熊口区周矶乡光明合作社;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为潜江县熊口公社光明大队七、八生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调整人民公社规模,…[详细] |
地名由来:
因辖区内有旧时集市周矶得名。
基本介绍:
湖北省国营周矶农场(管理区)位于潜江市境内,属江汉平原腹地,与国家大型企业江汉油田共同组成潜江市西城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1万余人。下辖4个农业分场、4个场直单位,16家工商企业、
周矶农场(管理区)地理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境内以广泽大道和安远大道为纽带,形成了北通汉水,南接沪蓉高速、318国道,西连襄(樊)岳(阳)公路的水陆交通网。潜江市新城区规划8平方公里的行政区位于农场东南部,市行政中心将坐落农场河东分场,新区规划6条道路,将占用农场3000多亩土地,涉及到2个分场、11个生产队和258户拆迁户,现新城区建设正紧锣密鼓建设中,将来的周矶农场将是潜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周矶街道(半夏)榜上有名。
2023年1月,周矶街道被授予2022年湖北省森林城镇称号。
2021年4月,周矶街道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文化旅游:
潜半夏中医药文化景区位于潜江市周矶管理区,由省级龙头企业潜江市潜半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依托我市潜半夏优势产业链打造的集中医药种植、生产、加工,中医药科普研学、文化体验、康养休闲等功
红军堤位于潜江市周矶街道办事处工家村。1931年6月,田关河溃口,贺龙率红九师两个团,组织4县2万多民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修筑起长19公里的大堤,堵住了洪水。群众取名为“红军堤”。1949
武汉军区五七干校楼旧址位于潜江市周矶办事处,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类别为重要机构旧址。2011年9月,被确定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八年(1929年),民国政府设周矶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成立周矶乡。
1958年,属熊口公社周矶管理区。
1987年,撤区并乡,将熊口镇的周矶乡和王场镇的范兴乡合并,成立周矶镇。
1995年,撤销周矶镇,设周矶街道。
区划:湖北省·潜江市·周矶街道 |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