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淮阴区 > 丁集镇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

[移动版]
地名:丁集镇隶属淮阴区
区划代码:320804107代码前6位:320804
行政区域:江苏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苏H
长途区号:0517 邮政编码:223001
辖区面积:约96.0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6.08万人
人口密度:633人/平方公里
行政驻地:爱民路31号
下辖地区:2个社区、19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丁集社区~001镇中心区
明代,因姓丁的人比较多,并于此兴集而得名。…[详细]
五里社区~002镇中心区
因淮海战役从涧桥向南五里路设有一个临时指挥部。…[详细]
宗楼村~201镇乡结合区
因宗姓较多,解放初期有座土楼而得名。1958年成立宗楼大队,1983年称宗楼村,2001年和路西村合并沿用此名。…[详细]
农庄村~202镇乡结合区
该处原为农场,故名。1950年至1958年为七一农场。1958年9月,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来村考察后,改为农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为农庄村。2001年…[详细]
胡庄村~203村庄
因村内胡姓人居多而得名。1958年成立胡庄大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立新大队,1983年称胡庄村。2001年与桥东村合并沿用此名。…[详细]
娘庄村~204城乡结合区
该地名由来已久,金皇统年间,有鲍三娘梳妆楼而得名。该处系古代驿道上一大集镇。…[详细]
七一村~205城乡结合区
解放初,因此地设有七一农场而得名。2001年,齐庄村、新堆村合并,为七一村,沿用至今。…[详细]
西站村~206城乡结合区
因境内有火车西站而得名。2001年并村联组,新民村和南农村合并,为西站村,沿用至今。…[详细]
浪石村~207村庄
地名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泗水流经这里,浪大击石而得名。又有一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因遭雨衣服潮湿在石头上晾过龙袍因此而得名,“晾”与“浪”方言…[详细]
劳动村~208城乡结合区
解放初,为弘扬热爱劳动传统美德而命名。1955年由纪委工作组成员安梦生起名为劳动合作社,1958年设劳动大队,1983年称劳动村沿用至今。…[详细]
潘谈村~209村庄
因此村潘姓、谈姓村民居多,故名。1958年成立潘谈大队,1983年改成潘谈村沿用至今。…[详细]
老郑村~210镇乡结合区
老香村和郑洼村两村合并,取“老香”和“郑洼”首字。…[详细]
大树村~211村庄
因村内有棵能住多人的大树而得名。1958年成立大树大队,后改分为大树大队和树东大队。1983年称大树村、树东村。2001年两村合并成立新大树村。…[详细]
镇北村~212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五里镇政府北边而得名。2001年并村联组,路东村和树西村合并为镇北村。…[详细]
涧桥村~213村庄
该地名由来已久,当地民间有传说是明代丁姓人于此聚居,在两个村庄之间建一座桥,故而得名。…[详细]
花园村~214村庄
因1947年新四军与国民党74师一次战役地点而得名。…[详细]
双农村~215镇乡结合区
因农科村,农庄村合并组成得名。20世纪80年代之前都叫农庄大队,后分为农庄村委会,农科村委会。2001年,并村委会联组两村委会合并后改为双农村委会沿用…[详细]
民强村~216镇乡结合区
两村合并人民富足强健之意。2001年并村联组,纪吴村、丁圩村合并,命名为民强村。…[详细]
镇南村~217镇乡结合区
因地理位于五里镇南边,遂命名。2001年并村联组,香庄村和王庄村合并,为镇南村。…[详细]
刘洼村~218村庄
因刘姓居多,地理地势较洼而得名。1958年成立刘洼大队,1983年称刘洼村,沿用至今。…[详细]
桃园村~219村庄
因位于桃果园桃树较多故而得名。解放初叫刘桃园村,1958年成立衡沟大队,1970年改为刘桃园大队,1983年更名为桃园村。…[详细]

地名由来:

明初丁氏从南昌迁居于此,久而兴集,由此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丁集镇(黄瓜)榜上有名。

2021年10月,丁集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819位。

2021年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丁集镇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丁集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淮阴县辖乡。1957年为丁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三干渠西岸,距县城9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3.2万。淮沭新公路、淮泗公路过境。辖丁集、浪石、新尼、农庄、董周、新堆、乔庄、劳动、潘淡、宗楼、路西、公路、桥东、胡庄、娘庄、共和、南农庄17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产水稻、小麦等。

丁集镇位于淮安市北大门,205国道、325省道、宁连一级公路北绕城段交汇于此,新长铁路、宁淮高速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约3.2万人。

历史沿革:

在清光绪初年境内设二镇一集,民国期间,丁集乡属国民党淮阴县第三区,建国前夕先后属于大兴区王圩区。

建国后至1957年相继属于丁集区渔沟区,1957年撤乡并区,改为丁集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丁集人民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又改丁集乡。

2000年撤乡建镇时,丁集乡更名为丁集镇。

2018年,淮阴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以原丁集镇、五里镇行政区域,设立新的丁集镇。


还有3个地名与丁集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丁集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