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贵阳市 > 南明区旅游

摆郎风水塔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摆郎风水塔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摆郎风水塔,位于距贵阳市区十公里的南明区朝阳乡摆郎村的摆郎坝子上。1997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将摆郎风水塔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风水塔的始建,因未发现碑记,尚难确定确切的年代。清道光《贵阳府志》中载,“回龙寺……,一在摆郎堰,寺前有风水塔,七级。”《贵阳府志》成书于咸丰元年(1851年)从以上的记载中得出,风水塔距今至少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据当地的长者说:“昔日的塔檐下曾系有铎铃,每当风起时,吹动铎铃,清脆的铃音便与近在咫尺的回龙古寺内钟声相应和,今天塔上的铎铃早已不存在,寺内的古钟也早已损毁,只余下一座破败的戏台,让后人见了,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当年的热闹景象吧!民国28年(1939年),贵阳私立达德中学,因避免日机的轰炸,迁往摆郎,回龙寺是该校学生的宿舍,距风水塔仅百余公尺,有着革命传统的达德中学学生,每当清晨,多在塔边早读,下午课余时,齐集塔边,放声歌唱,抗日救亡歌曲,革命歌声响彻摆郎坝。由党领导的“筑光音乐会”在学校建立了分队,巍峨的风水塔目睹了达德中学进步师生在这里和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的斗争。现在的回龙寺,已改为摆郎乡小学,学生们每天背着书包来上学,欢声笑语和朗朗的读书声为这座古塔增添了不少生气。

风水塔见证了当年人们的奋斗历程,也记录了人们在历史中所犯的错误。“文革-”十年--,文化遗产被当做“四旧”破坏掉,风水塔也未幸免于难。破“四旧”对风水塔外部和内部的破坏至今仍清晰可见。

风水塔高大、雄伟。塔的外观结构为阁楼式,今塔共九层(《贵阳府志》记为七层,误。),高约22米,呈六角形,上小下大,塔基边宽2.8米,高2.4米,以巨型条石砌成,极为坚固,原有石级可登,今已不知去向。第一层为小青瓦木檐,而今檐已不存在,仅剩长约0.6米的挑檐枋。以上各层为三砖叠梁书檐,均翼角翘起,塔身砖砌,底层高4.2余米,中有砖砌的神龛,神龛后有石级,盘旋而上可达第二层。二层高约3.1米,从神龛后石级中至第三层口。最高的第九层,估计边宽1.5米左右,塔顶部分被雷击坏。以上各层,其高度逐渐递减,塔门在底层,向南开,有拱形窗。第二层至第九层,每层各有拱形窗六面,连同底层的五面,全塔共有窗五十三面,虽然塔的各层砖檐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但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剥蚀,它仍稳如泰山,塔身亦不见倾斜,构造塔的每块石砖也未见一丝裂缝。此塔的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施工技术精湛,用料的考究,更体现了贵阳劳动人民的智慧、技艺和力量。

“风水”两字,在中国的“乾坤八卦”中,可喻意为地理位置的堪测,关系到家宅平安,人丁兴旺,所以对于风水塔在当地群众眼中极具重要性,由此,我们便想起了流传在当地的一个民间传说:“当时的摆郎坝子像一只北行的大船,当年摆郎坝旁有挑水河(连珠河)。由于蛟龙作怪,连年河水泛滥成灾,冲毁庄稼,淹没人畜,使人们流离失所,最后只有逃到山顶,才不会被汹涌澎湃的大波浪吞噬。幸存的人们痛失亲人和家园,悲痛万分,对天而泣,天上的神仙听到后为之而感动,并告诉人们摆郎坝子是条大船,缺少一根桅杆,要将桅杆修起,才能镇住蛟龙,让泛滥的河水平静,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高塔做为船的桅杆。从此挑水河不再泛滥,人们重新建好家园,在大船上幸福的生活。传说虽然有些封建迷信色彩,但在人们眼中,这座塔就如其名,关系到当地风水,一方水土安全,人丁兴旺,是当时各族人民睦邻相处,团结友爱的象征。

延伸阅读:

·贵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统之先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