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1、2号土墩墓位于常州市天宁区烈士陵园内,西邻兰陵北路,南近中吴大道。1号土墩高约4米,周长200米,呈椭圆形;2号土墩位于烈士陵园西门入口处,南距1号墩约10米,高约5米,周长140米,西面为张太雷、瞿秋白、恽代英三烈士塑像。土墩墓所在区域原属茶山乡,故名茶山土墩墓。茶山,一般指产贡茶之山,此片区域无山,也不适合种茶,其名称来源另有所指。宋咸淳《毗陵志》记载“茶山路,在县西南广化门外,唐湖、常二守会阳羡造茶、修贡,由此往返,故名”。《光绪武进阳湖县志》载“茶山路,地形如墩,在阳湖定西乡”。清代邑人文学家邵长蘅《毗陵诸山记》载,“毗陵县治南三里曰茶山,小丘累累以百数,若釜者、若甑者、若覆敦者......其地林木荟蔚,多土冢。唐末湖常二州郡守修茶贡于此,因以名,然实非山也”。江南产名茶,著名的常州阳羡茶与湖州紫笋茶在唐代被列为贡茶,常州、湖州刺史每年早春在两州毗陵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茶宴,邀请社会名流品鉴贡茶质量。唐宝历年间(825-827),常州贾刺史和湖州崔刺史共同邀请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赴境会亭茶宴,白居易因病不能参加,写下七律一首《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记述心情“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茶山一带是常州地区土墩墓遗存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20世纪70年代末,附近曾经抢救发掘了恽家墩、陈家墩等三个土墩,共清理墓葬40余座,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砖室墓等多种,分属两汉、西晋、唐、明清等不同时期,出土青铜器、铁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及钱币等各类文物。2007年对恽家墩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共清理出汉代至六朝时期墓葬36座,明清时期墓葬4座,理清了土墩的堆积情况。土墩中埋葬的汉墓是土墩形成后最早葬入的,也是数量最多的,后期墓葬均是利用前代土墩埋葬,可知土墩的形成年代应为汉代。已发掘清理的这几个土墩与茶山1、2号土墩墓毗邻,对认识茶山1、2号土墩墓遗存的性质具有参考价值。2011年1月6日,茶山1、2号土墩墓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常州烈士陵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