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武进区旅游

五七农场排灌东站

[移动版] [查看地图]
五七农场排灌东站
五七农场排灌东站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七农场排灌东站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路北侧,横亘于十字河南北两岸,建于1971年,为一座水泥砖砌建筑,集排灌、通航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约 500 平方米。下层为水闸,上层为排灌站,楼顶中部有水泥质桥拱形匾额,楷书“武进县五七农场排灌东站”十一个繁体大字,左右各有一根立柱,柱顶塑成红旗招展形状,柱体有楹联一副:“天翻地覆慨而慷,虎踞龙盘今胜昔”。武进滆湖北端的沿湖圩区围垦耕地面积近两万亩,每年排涝压力较大。自民国时期开始,圩区逐渐开始尝试以机电灌溉农田,但应用较少,大部分还是潮水自留灌溉,或者依赖人力、畜力的龙骨水车,这种原始的灌溉方式扬程低、排水量小,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1954年农业合作化后,武进县开始大力发展机电灌溉事业,圩区也建设了大量机电排灌站,灌溉效率有所改善。1964 年 12 月 21 日,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发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号召,“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江苏省和常州市也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具体意见和措施,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为指导,大力发展农业,在沿湖圩区兴建了武进县五七农场。农场成立于1971年春,名称源于1966年毛泽东发出的《五七指示》。《五七指示》是毛泽东给林彪送报的《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给中央军委的报告》批复的简称,提出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的思想。“文革-”期间,“把各行各业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口号风行全国,《五七指示》成为治军、治民、治国纲领,全国都在兴办五七工厂、五七干校、五七农场、五七大学、五七医院等,武进县沿湖圩区所建的农场遂命名为“武进县五七农场”。武进县五七农场自建场后,按照排、灌、航三功能结合的要求,先后建立起东站、北站、西站多座机电排涝站,基本满足了农场排涝需求,仅东站就可达到排水面积 29458 亩,受益耕地面积 19590 亩,大大提高了农场的生产效率。位于十字河东端的排灌东站筹建于1971年春,6月竣工投入使用,当时建造了排涝站和前闸,采用的是 4 台 70 厘米水泵。10 月站基出现问题,东站受到较大损坏。1972 年 2 月重建东站,10 月 18 日船闸正式开放,改用4 台112 厘米水泵,流量可达到6立方米/秒。船闸的前闸原为人字开式钢筋混凝土闸门,人工齿杆启闭,后闸为液压式直升钢筋拱形混凝土闸门。1977 年、1985 年曾对排灌东站进行两次大修,改钢筋混凝土闸门为钢结构闸门,前闸门同时改为液压启闭式驱动钢结构闸门。上世纪 80 年代五七农场更名为武进县滆湖良种繁育场,主要以培育、试验、推广农业优良品种等工作为主。随着现代化水利建设的发展,五七农场排灌东站、北站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仅有西站仍在继续使用。这些排灌站曾经在本地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是新中国常州地区农业水利发展和数次政治运动的历史见证。2013 年4月15日,五七农场排灌东站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路北侧


>>虎臣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