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陈桥位于武进区礼嘉镇周陈桥村,村庄和树林所掩,东西向横跨西流沟(即周陈河),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周陈桥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民国三十二年(1943)重修。周陈桥昔日为周陈坝,为利于水运灌溉,劝首王冠国、王宣国、王乘六鼎力募建,开坝造桥,起名周陈桥。“周陈”之名,沿用北宋“周陈里”地名,礼嘉周陈里即今礼嘉镇礼嘉村、建东村一带。礼嘉王氏为当地世居大姓,相传王姓始祖为周灵王之太子晋,被周灵王以忤旨罪贬至太原郡,太子晋因出身周室帝王之家,遂以“王”为姓,始为太原王氏第一始祖。至元末明初,王氏一支举家定居于阳湖礼嘉桥周陈里,故周陈王氏为中沙王氏分支,王真一是其始迁之祖。据《周陈王氏宗谱》记载,中沙礼嘉王氏是随北宋南渡而辗转来到武进礼嘉的,先祖是北宋宰相王旦(王文正公)一脉的后裔。周陈桥桥身以青石和金山石混砌,拱券为青石,桥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法砌置,有券眉石。桥拱顶部铭刻有建桥年代、吉祥图案及十八方劝首、募建、喜助喜舍者芳名。桥全长15米,中宽 2.4米,堍宽3.3米,桥孔直径4.8米。护栏完整,间置12根望柱和4块抱鼓石,其中 8根为方头望柱,4根在望柱头底部做了一些收缩的素方头望柱。这 4根素方头望柱与抱鼓是康熙年原件,其余望柱为后期修复。周陈桥两侧有素面桥耳各一对,无桥联柱,符合乡村桥梁朴素实用的风格。周陈桥的拱券石上,隐约可见刻有字堂。桥额上有民国重修时刻的“周陈桥”三个正楷字桥铭和纪年。周陈桥东西各有水泥台阶 14级和 13级,为自行车等车辆行驶方便,台阶用水泥建成。两侧是台阶式,中间是一米宽的车行道,基本已经无法辨识原来的石头台阶。周陈桥整体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当地村委会专门在桥堍旁立碑介绍周陈桥:“周陈桥位于礼嘉镇王氏宗祠东一里许,卧跨西流沟(即周陈河),始建于康熙壬辰(1712)之岁,原为周陈坝,为利于水运灌溉,劝首王冠国、王宣国、王乘六鼎力募建开坝造桥。该桥系单孔石拱桥,为花岗石质,东西走向,全长15米,宽 3.3米,桥拱跨径5米,两侧置石栏,栏板间嵌望柱,梁镌刻桥名‘周陈桥’。”桥孔两侧及顶部铭刻建桥年代、吉祥图案及十八方劝首、募建、喜助、喜舍者芳名,现摘录如下:劝首王冠国募造;劝首王宜国募建;劝首王乘六募建。王冠国长男时可喜助;王宜国长男永予喜舍;王乘六长男宗玉喜助;王乘六次男冠玉喜助;王乘六三男秉玉喜助。王宰国长男廷玉喜助;王宰国次男秀玉喜舍;王元国长男英玉喜助;王元国次男赞玉喜助;王佑国长男天祥喜助。王来国长男试可喜助;王来国之孙玉祥喜助;王守国次男尔玉喜舍;王绳武长男朝奎喜助;王绳武次男朝玉喜助。周陈桥历经三百年风雨沧桑,修桥护桥者有之:一九四三年新四军为阻击日军汽艇推石栏于河中,王氏族人遂集资修桥,新置栏板三块、望柱八根;一九八一年欲拆石桥石材新建途径礼洛公路之‘周陈桥’,缘于王氏族人竭力劝阻,方得以保存周陈石桥。2011年 1月 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周陈桥村
礼嘉镇:武进市辖镇。常州市主要商品粮基地。全国有名的“雨衣之乡”。1993年撤乡设礼嘉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常州市15公里,距沪宁高速公路15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北通京杭大运河,南通太湖,永定河穿镇而过,礼坂公路紧靠镇区西侧。辖新路、新生、于家、秦巷、渔池、兴隆、孙觌、建东、沟东、陆庄、贝庄、礼嘉、西仪、毛家、高树15个村委会和礼嘉镇1个居委会。盛行…… 礼嘉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