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及其家族墓园,位于乌桕村李氏祢庙以东十公里的龙兰村上兰岭。这处李氏家族墓园包括明清两代的古代墓葬群,以进士李彬墓最为著名,也是规格最高的一处墓葬,是贵港市辖区保留最完整的一处清代进士墓。李彬进士墓碑文上写有“皇清进士原授内阁中书九十寿厚斋李老先生墓”,碑高1.3米,宽0.7米。还有两条高达4.5米的石柱,石柱上刻有对联“清朝高洁无双士”、“南国端方第一人”,石柱边还有巨形石鼓。李彬及其家族墓园是研究清代的墓葬建筑特点及样式是极佳的建筑实例,同时该墓园诸多的碑文、墓志铭、柱联等更是研究清代贵港本土第一位进士李彬的珍贵人文素材。李彬及其家族墓园于2013年6月与乌桕李氏祢庙同时列入贵港市文物保护对象。
光绪《贵县志》在人物传记中写道:“李彬,字伊丽,郭南三图人,康熙进士,品行冠一邑,少贫遭播迁,事亲尽礼,当土寇杨奇清煽乱,彬前后救活千余人,或馈金私论拒不受,又却吴逆币。性嗜学,工诗文,著有愚石居集行世,平南亲王安达驻师贵邑,欲一见之,以太守孟礼,捧檄到山催谒,相见即慰曰知君笃行清修,当此寇贼纵横,必有慷慨报国,不负所学之志,寻辞还山,公有诗云,年来身世几寒酸,富贵不来也,自欢声价好同珠换饼,簪缨争似楮为冠,何当推解笙簧剧,窃喜侯门礼教宽,乞得一麾归,绝涧白云犹满菊花圌,真所谓乐贫守道者也”。
李彬,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乌桕村人,康熙九年(1670年)考取进士,被授内阁中书之职(从七品,掌撰拟﹑记载、缮写皇宫之史籍),但这位明代遗民却以汉族士大夫之志而未去京师就任内阁中书一职,而是蛰隐于南山。清初天下甫定,地处南疆的贵县--仍颇,据旧贵县志记载,直到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才有清廷委任知县到贵县就职,时距满清铁骑入主中原已有12年,李彬心系贫民,凭个人威望去与杨奇清乱党交涉,救活千余人,众民倾尽家财谢之,彬拒不收受,这段典故就是上期《乌桕李氏祢庙》中提及到的“救民数千,万级浮屠”。康熙年间岭南三藩作乱,吴三桂挥师进驻贵县,闻李彬名望,企图以金银珠宝笼络之,却又被李彬“却吴逆币”,吴三桂刚作罢,又到平南王安达又尝试拉拢,派人将聘书送达,希冀李彬出南山入仕途,美曰其名“报国为民”,李彬当然又是婉言拒之。李彬工诗文,有《愚石居》文集遗世,后以九十高寿卒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与李彬同榜进士的徐树屏为李彬书墓志铭,摘抄部分如下:
……,愚石居士,先世山东日照人,先人占籍于贵多历年所矣。先生之三世祖湘湄公,明乙酉解元,官湖广襄阳府知府,曾祖梅溪公,庠生祖静亭公、父立前公廪贡生,先生生有异禀,喜读书,明季土寇纵劫,逃避山林,流离万状亦手一编不辍。性至孝,立前公殁,家道荡毁,乞贷以殓,奉母色养无违。庚子游庠,丙午领乡蔫,庚戌进士,授内阁中书,……庚戌浔有妖人为乱,聚党数万攻城掠野,……郡邑之诬党者千人,……先生脱良善于难者不啻数百人。……以数计居家置祀田,以永血食给膏火以振书香,设义渡以济行人,修邑乘与宗谱,以厚人心而联族谊,……窀兆于思缴白象岭山之阳,故为之志……。
李彬族源出自山东,迁播落籍贵县后,先祖湘湄公在明--取了乡试第一名(解元),官任襄阳知府,这位湘湄公便是光绪《贵县志》中记载的明代举人李棠(成化元年乙酉科举人解元),随后几代也皆为贡生、庠生出身。到李彬这一代,天赋极喜读书,喜好读书的程度到了即便是兵荒马乱、流离失所时仍一书在手。李彬中进士后,开馆设学,热心公益,修路铺桥,编纂《贵县志》,这是继距南宋《怀泽志》后,贵县又一部地方志书,被后世喻为“填补了五百年的空白断档史”。此外,徐树屏还为李彬墓前两石柱题额“清朝高洁无双士”、“南国高端第一人”,此对联高度颂扬了李彬进士的高尚品德,浓缩了李彬作为一代大儒对后世深远的社会影响。
李氏家族墓园包括明清两代的古代墓葬群,以进士李彬墓最为著名,也是规格最高的一处墓葬,是贵港市辖区保留最完整的一处清代进士墓。
李彬及其家族墓有着300多年历史,由于李彬品格德行在当时影响较大,传承时代久远,也是后人纪念李彬的依托。无论是作为一处名人遗迹供人瞻仰,抑或是作为一处古代建筑,其都有着历史研究、人文缅怀和旅游开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