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南丰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南丰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为唐开元年间(713-741),为嘉禾驿。

开成年间(836-840),筑土城为县。

元至元十九年(1282),南丰县升格为州。

明洪武三年(1370),改州为县。

因城厢呈条状,形似琴,故有“琴城”之称。

1945年,设置琴台镇。

1949年后,以所辖城厢五关改称城关镇。

1950年,改称城关区。

1952年,复称城关镇。

1958年,组成红旗公社。

月底,城镇单独成立琴城公社。

1961年,恢复镇建制。

1968年,红卫公社(桥背公社)划入本镇。

1976年,从镇内划出红卫为城郊公社。

1980年8月,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驻旴江东路13号。

1983年春。

因与临县城关镇同名,改称琴城镇人民政府。

2001年11月8日,桥背乡划入本镇。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第四区;1958年,为太和公社驻地;1984年,撤销公社设置乡,为乡政府所在地;1985年,改为太和镇。

1949年8月,设南丰县第五区。

1953年5月,成立新白舍乡。

1956年8月,设南丰县第五工作队(属县委派出机构)。

1957年1月,改为第四工作区。

1958年11月,建白舍公社。

1984年3月,命名白舍镇。

2001年11月,波罗乡、中和乡并入白舍镇。

自得名沿用至今。

1957年,由一、二区合并为市山区;1958年10月,设立市山公社;1968年,市山、梓翠、耀里3公社合并改称市山公社;1970年,又改称市山公社;1987年,改为市山乡;2001年11月,市山乡与沙岗乡并为市山镇。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第三区;1960年,为洽湾公社驻地;1984年,撤销公社设置乡,洽湾村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2001年,撤乡并镇为洽湾镇。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清末,属太和区;1912年后,为四区治所,后区属改设太和,置乡属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为乡,属四区;1952年,于此设七区;1955年,以桑田名之;1957年,改属傅坊区;1958年,设桑田公社;1966年,并入古城公社;1979年,古城公社迁驻桑田;1983年,以公社驻地名更名为桑田;1984年3月,改为桑田乡;2001年7月,撤乡建桑田镇,一直沿用至今。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2001年底,由洽村乡、西溪乡合并成立紫霄镇。

该地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

1949年前后均属二区,1957年含10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三溪公社。

1960年划出黄连山、坪上、云山、军峰、上晒、丹坛六个大队,另组成军峰公社,1964年复并入三溪公社(其中丹坛大队划归市山公社,石邮大队由市山公社划归三溪公社)。

1984年,改为三溪乡。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1912年后,属第三区;1938年5月,曾于此设立中共东坪区委,属闽赣省黎川中心县委管辖;1946年5月,曾改东平,后复称东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洽湾区;1958年,设立东坪公社;1968年,并入洽湾公社;1971年,复设东坪公社;1984年4月,改为东坪乡。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1949年之前,分别属三区莱溪乡、洽湾乡管辖;1949年后,属三区(洽湾);1958年,大部分村庄属洽湾公社,杨梅、西山属桑田公社;1961年,成立莱溪公社;1966年,撤销;1977年,恢复莱溪公社;1983年,改为莱溪乡。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1949年后,成立太源乡;1958年,并入古城公社;1962年划出,复为太源公社;1966年,又并入古城公社;1977年,仍划为太源公社;1983年,撤社建太源乡。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

1909年,属康都区;1929年至1939年,属四区康都乡、石咀乡;1932年3月,傅坊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属南丰县苏维埃政府;1940年,属四区(驻太和)康都乡(驻康都圩);1949年,属四区康都乡;1951年1月设立傅坊乡,属四区(驻太和,1952年5月迁傅坊);1955年2月属傅坊区傅坊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傅坊乡;1957年复置傅坊区;1958年全县人民公社化,傅坊区改为傅坊公社;1961年3月,境内增设石咀人民公社;1966年11月,石咀人民公社并入傅坊人民公社;1984年3月,命名傅坊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