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2年福建省森林村庄

2022年福建省森林村庄

  2022年12月,根据《福建省绿化委员会、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百城千村”绿化美化宜居工程实施方案》(闽绿委〔2018〕9号) 精神,经村庄自查达标、县级初审合格、市级验收推荐、省级复核通过,拟将南平市延平区洋后镇后坪村等200个村庄(见附件)提交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局审定,命名为“福建省森林村庄”。
  一、基本情况洋后镇后坪老区村,距洋后集镇9.5公里。平均海拔680米,辖区总面积1.7万亩,其中用材林地5200亩、毛竹林5300亩、生态保护林3200亩、耕地1265亩、果树600亩。全村236户,1028人,总劳力480人,其中外出务工360人.设7个村民小组,辖7个自然村;分别是后坪主村、谢源、村头、村尾、洋丹仔、村厝、万产坪集中重建点;有林、陈、刘、杨等姓氏,其中林、陈两姓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北方位,山即山岭之意。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梅岐西里;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属梅西里;1934年属南平县第二区宝珠乡;1943年属宝茂乡;1949年属第六区;1952年属第十一区;1956年属王台区;1958年属绿色金库(王台)人民公社;1961年由王台公社析出属茂地公社;1984年改茂地乡北山村委会;2002年9月,撤销茂地镇、大洋乡后组成新镇茫荡镇,属茫荡镇,称北山村委会。北山村……。
  传说明朝年间,有个叫葛林人的人在此建村,其大门口有一形似龟头的土墩相对,故名。葛墩村清道光12年(1832年)属建阳县兴贤上里,1923年属偭瑶乡葛墩村,1949年属徐市区设葛墩区。1960年属小湖公社为葛村大队。1984年改为葛墩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葛墩村位于小湖镇西南方向11公里,辖2个自然村,有2个村民小组,59户,其中59农业户,237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人,160个农业劳动力,全村耕地面……。
  建阳市麻沙镇永兴村位于建阳市的西北部,系革命老区行政村,距镇政府19公里,该村青山环绕林木茂密。北与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交界,南距邵武市区34公里,离建阳市区55公里,辖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87户,730人。 【交通概况】永兴村地处偏远,偏僻荒凉,改革开放以前这里交通闭塞,村民难以走出大山,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隐居生活,民风纯朴。1986年国家投资修建的江(坊)星(村)旅游公路……。
  村庄住有焦姓人家,而在气象方面,村庄偶有看到山地上起雾,故名。焦岚村解放前属崇泰里莒口镇焦岚保,1949年后属后山区,1953年设焦岚乡,1958年属莒口公社,为焦岚大队,1984年改为焦岚村村民委员会至今。焦岚村位于莒口镇西北部,海拔200米,距莒口镇8公里,下辖焦岚、岩头等16个自然村,全村面积30.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13.5亩,林地面积386.3.3亩,总户数462户,总人口数181……。
  地处书坊乡集镇中心,区域性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517万亩,山地面积2.3万亩.全村现有910户,总人口3763人,辖有16个村民小组。我村主要有烤烟、水稻、食用菌三大支柱产业。全村农业等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全村已实现公路硬化、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广播、宽带“六通”工程,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书坊村地处书坊乡集镇中心,是拥有3589人口的大村,农业基础牢固,农业产业基……。
  相村边有一凉亭,顶上缠满青藤,后该藤被砍变黄,故名。1958年成立王亭大队,属城关公社。后城关公社撤销,设朝阳镇和城郊公社,属朝阳镇。1984年县改市,设立昭阳通泰办事处后划归水北乡管辖,地名沿用至今。王亭村……。
  桂林村是革命老区村、第十一届邵武市级文明村、桂林乡计划生育先进村。政区建置●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7°09′56.5″,北纬27°08′21.3″。地处邵武市西北部,北与惠林村交界,西与槎口村相邻,南与横坑村连接,东面与肖家坊接壤。村部距市区66公里。●名称来历1949年设儒林乡,1958年属肖家坊公社,1961年析置桂林公社,因地处桂林乡政府所在地,故得名●政区划分2011年末辖上桂林、下桂林、上……。
  高坊村(GaoFangCun) 政区建置地理位置高坊村位于东经117°3′53″-117°31′2″,北纬27°8′17″-27°17′49″处邵武东部,富屯溪畔,鹰厦铁路沿线,316国道贯穿而过。距邵武市区57公里,距卫闽镇政府所在地镇区12公里,是卫闽镇最东边的行政村。南与水口寨村相连,北与谢坊村相连,东西两侧群山围绕。名称来历解放初期,高姓村民居多,故称高坊。政区划分高坊村,辖本自然村8个村……。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景区以东,从度假区乘车6公里便可到达,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 村中保留下来30余幢明清古民居建筑,枕溪而建,有巨商的豪居,官宦的府第,儒生的学堂,最具代表性的有:邹氏大夫第、邹氏家祠、程氏隐士居、西水别业、方氏参军第等建筑群。这些建筑以砖木为主,东阁西厢、楼台歇屋、天井花园,一应俱全,布局考究、工艺精湛。 村中每座古民居大门都有装饰精美的砖雕,图案多以吉祥的动植物或……。
  五一村地处五夫镇驻地的中心是该镇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活动中心,是宋代理学忠师朱熹生活、讲学、著书的地方。现境内与朱熹有关的遗迹遗址有:紫阳楼、屏山书院遗址、朱子巷、五夫社仓、五贤井、刘氏节孝坊、街中牌坊等。 总面积8.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13亩,山地面积7700亩,辖八个村民小组,三个自然村,共406户,总人口1714人。是一个以农业、工贸、旅游为一体的文明行政村。……。
  五夫村简介 政区概况地理位置 五夫村是五夫镇最大的行政村,位于东经118°14′6″~118°13′46″N,北纬27°35′45″~27°37′56″,在五夫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60公里。政区划分 辖东岸、西贯、毛羽前、寺前,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人口面积2012年全村总人口2346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辖区面积为12.32平方公里。现有党员60人,其中正式党员59人,预备党员1人。经济……。
  溪屯村,在溪边建村。1949年为东游四区溪屯乡,1950年为乡公所驻地,1958年设东游公社溪屯大队,1984年改今名。溪屯村位于东游镇的东南侧,溪屯溪畔,东际公路穿村而过,距东游集镇11公里。村北有叶士琳古墓等文物古迹。全村土地面积10.1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8899亩,耕地面积1720亩。7个村民小组428户,1528人,人均收入约8000元。主导产业为烤烟、甜玉米、芋子、锥栗、毛竹等。……。
  小雅村位于南雅江南方向,距离镇所在地3公里,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三个村民小组,247户,人口884人,32名党员,民代表26人,低保户34人,现有入驻企业12家,安置我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00多人。 山林地面积6115亩,(其中生态林面积4543亩,商品林1296亩,毛竹林276亩),耕地面积967亩,(其中水田836亩,旱地131亩)。……。
  墩上村,原村外地人多,人们称“装上”,方言“装上”与“墩上”音同。1949年属东游四区垱上乡,1958年设东游公社垱上大队,1984年改今名。墩上村……。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