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蛟洋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蛟洋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27年土地革命时,在此设中共北三区委、区苏维埃政府、区农协会等,1928年农历五月初八(即公历6月25日)在此发动了历史著名的“蛟洋暴动"",1929年7月在文昌阁召开中共闽西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属古蛟区华洋乡;1949年9月解放初设蛟洋村政府,属古蛟区;1950年6月属第七区;1952年改称蛟洋乡政府;;1953年属第十三区;1956年设高级社,属古蛟区;1958年5月撤区并乡为蛟洋乡,同年10月公社化,称上游公社蛟洋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蛟洋大队;1961年蛟洋大队分为蛟洋、维新、石庄3个大队,属古田工委蛟洋公社;1962年蛟洋公社从古田工委划出;1965年蛟洋公社与华家公社合并,仍属蛟洋公社;1966年上半年维新、石庄合并为庄新大队,蛟洋大队仍保持;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蛟洋大队革领组、庄新大队革领组;1972年蛟洋大队与庄新大队合并,称蛟洋大队革领组,同时东山、上崇源划出并入崇源大队;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蛟洋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蛟洋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蛟洋村民委员会。

辖:坪寨前、甲子凹、坪岗上、蛟洋圩、沈坊、坑尾头、维风约、石下洋、石背、坑头、森坑、庄下、竹园下13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蛟洋圩自然村"。

1929年朱、毛率红四军入闽,建立苏维埃政权,红军政治部曾驻塘厦总祠,属北四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属古蛟区;民国时为塘厦保,属古蛟区华洋乡;1949年9月解放初为古蛟区塘厦村政府;1950年属第七区;1953年属第十三区塘厦乡;1956年设塘厦高级社,属古蛟区蛟洋乡;1958年10月公社化,称上游公社塘厦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塘厦大队;1961年属古田工委蛟洋公社;1965年称蛟洋公社塘厦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塘厦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塘厦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塘厦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塘厦村民委员会。

辖:塘厦、塘厦圩、鞍利背、冬瓜地、水口、案下里、塘尾、天灯下、坑头、茅屋坑、白石凹、大洋溪、走马岗、大坪源、中和圩15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塘厦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上杭县北三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属古蛟区;民国时属华洋乡丘坊保;1949年9月解放初设丘坊农会分会属古蛟区文都村政府;1950年6月属第七区,1952年文都村改为文都乡;1953年属第十三区;1956年设丘坊高级社,属蛟洋乡;1958年10月公社化,属上游公社丘坊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丘坊大队;1961年属古田工委;1965年称蛟洋公社丘坊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丘坊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丘坊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丘坊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丘坊村民委员会。

辖:寨脚下、下窠、百四里、茅屋里、秉坑里、傅岭下、田背、井背坑、丘坊圩9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丘坊圩自然村。

1929年朱、毛率红四军入闽,1930年设北三区第五乡苏,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北三、四、五区统称古蛟区;民国时,为古蛟区华洋乡华家保;1949年9月解放初属丰年村政府;1950年属第七区,1952年设华家乡;1956年为白砂区华丰乡华家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上游公社华家大队;1959年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华家大队;1965年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称蛟洋公社华家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华家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华家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华家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华家村民委员会。

辖:凹背湖、外坎、黄塘背、官庄前、寨上、竹头背、寨罗背、水竹里、营背、新圩、六烈里、横岗、新村、大坪、溪头15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凹背湖自然村。

清代属白砂里;1929年朱、毛率红四军入闽,1930年设北三区第五乡苏维埃政府;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北三、四、五区统称古蛟区;民国时属古蛟区华洋乡再兴保;1949年9月解放初为古蛟区再兴村;1950年6月属第七区;1952年改称再兴乡;1956年称白砂区再兴高级社;1958年属华兴乡,同年10月公社化,称上游公社再兴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再兴大队;1961年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再兴大队;1965年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称蛟洋公社再兴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再兴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再兴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再兴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再兴村民委员会。

辖:桥墩头、村里、下村、寨上、龙窖里、碓背、马磜头8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桥墩头自然村。

清代属白砂里;土地革命时属北三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属古蛟区;民国时,为古蛟区华洋乡中村保;1949年9月解放初设农会分会属共和村政府;1950年6月属第七区共和乡;1954年属中村乡;1956年3月合作化,称白砂区中村乡中村高级社;1958年3月属华兴乡,同年10月公社化,称上游公社中村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中村大队;1961年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中村大队;1965年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称蛟洋公社中村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中村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中村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中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中村民委员会。

辖:左案组、岗背、东山下、塅上、塘李背、福园坊、村尾、仙阁峦、磜口、寨上、井坑、圳藤上、大乾下1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左案组自然村。

1929年朱、毛率红四军入闽,建立苏维埃政权,1930年属北三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北三、四、五统称古蛟区;民国时,先后为坪上保、高地保、再嘉保,属古蛟区华洋乡;1949年9月解放初为坪上农会分会,属古蛟区共和村;1950年6月属第七区共和乡;1954年属中村乡;1956年为坪上高级社,属白砂区中村乡;1958年公社化,属上游公社坪高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坪高大队;1961年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坪高大队;1965年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同时,坪上、葛坊从坪高大队划出,称蛟洋公社坪上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坪上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坪上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坪上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坪上村民委员会。

辖:坪上、葛坊两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坪上自然村。

1929年朱、毛率红四军入闽,建立苏维埃政权,1930年属北三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北三、四、五区统称古蛟区;民国时,先为坪上保,后为再嘉保,属古蛟区华洋乡;1949年9月解放初为再嘉农会分会,属古蛟区共和村;1950年6月属第七区共和乡;1954年属中村乡;1956年为白砂区中村乡坪上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属上游公社坪高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坪高大队;1961年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坪高大队;1965年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同时再嘉、高地从坪高大队划出,称蛟洋公社再嘉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再嘉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再嘉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再嘉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再嘉村民委员会。

辖:再嘉、高地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再嘉自然村。

清代属白砂里;1929年朱、毛率红四军入闽,1930年属北三区苏;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北三、四、五区统称古蛟区;民国时,属古蛟区华洋乡再兴保;1949年9月解放初为古蛟区共和村邹坑农会分会;1950年6月属第七区共和乡;1954年属中村乡;1956年3月设邹坑高级社,属白砂区中村乡;1958年公社化,属上游公社邹坑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邹坑大队;1961年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邹坑大队;1965年4月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称蛟洋公社邹坑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邹坑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邹坑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邹坑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邹坑村民委员会。

辖:邹坑、窑下、下乾里、添丁下、暖水里、井头角、共和圩、芙蓉科、陈坊9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邹坑自然村。

清代属白砂里;1929年朱、毛率红四军入闽,1930年属北三区苏;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北三、四、五区统称古蛟区;民国时属古蛟区华洋乡文都保;1949年9月解放初为古蛟区文都村;1950年6月属第七区,1952年改为文都乡,1956年3月设文都高级社,属白砂区;1958年10月公社化,称上游公社文都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文都大队;1961年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文都大队;1965年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称蛟洋公社文都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文都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文都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文都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文都村民委员会。

辖:刘斜、小塘下、新圩、松树坑、寨上、老圩、郑屋、斜尾、坑头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老圩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北三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属古蛟区;民国时属秋竹保;1949年9月解放初属古蛟区丰年村政府;1950年6月属第七区,1956年属白砂区华丰乡丰年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属上游公社丰年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丰年大队;1961年设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丰年大队;1965年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称蛟洋公社丰年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丰年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丰年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丰年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丰年村民委员会。

辖大福、郭屋、高乾、袁小坪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

村委会驻地:大福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北三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属古蛟区;民国时属华洋乡秋竹保;1949年9月解放初属古蛟区丰年村政府;1950年6月属第七区;1952年属丰年乡;1956年设贵竹高级社,属白砂区华丰乡;1958年10月公社化,属上游公社丰年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丰年大队;1960年属白砂工委华家公社丰年大队;1965年4月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属蛟洋公社丰年大队;1968年属蛟洋公社革委会丰年大队革领组;1980年从丰年大队划出,称蛟洋公社管委会贵竹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贵竹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贵竹村民委员会。

辖:贵竹坑、罗新坑、大墘头、乌石垄四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

村委会驻地:贵竹坑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北三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属古蛟区;民国时为华洋乡秋竹保;1949年9月解放初属古蛟区丰年村政府;1950年6月属第七区公所;1952年属丰年乡;1956年设高级社,属白砂区华丰乡;1958年10月公社化,属上游公社丰年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丰年大队,1961年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丰年大队;1965年4月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属蛟洋公社丰年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丰年大队革领组;1980年从丰年大队划出,称蛟洋公社管委会秋竹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秋竹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秋竹村民委员会。

辖:秋竹、外洋、营上、丰头桥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秋竹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北三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属古蛟区;民国时属秋竹保;1949年9月解放初属古蛟区丰年村政府;1950年6月属第七区,1952年属丰年乡;1956年属白砂区华丰乡丰年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属上游公社丰年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丰年大队;1961年称白砂工委华家公社丰年大队;1965年华家公社与蛟洋公社合并,称蛟洋公社丰年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小和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小和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小和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小和村民委员会。

辖:上村、中村、下村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中村自然村。

土地革命时属北三区,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后属古蛟区华洋乡;民国时为梅坝保;1949年9月解放初划入古蛟区郭车村政府,随即并入第七区;1953年3月21日属第十三区苦竹乡;1956年设梅坝高级社,属古蛟区郭车乡;1958年公社化,称生产队属上游公社坪埔大队;1959年改称蛟洋公社坪埔大队;1961年坪埔、梅坝划出蛟洋公社,称古田工委郭车公社梅坝大队;1965年4月梅坝、坪埔划归蛟洋公社,称梅坝大队;1968年称蛟洋公社革委会梅坝大队革领组;1980年称蛟洋公社管委会梅坝大队管委会;1984年称蛟洋乡梅坝村民委员会;2012年称蛟洋镇梅坝村民委员会。

2009年,蛟洋工业集中区扩大建设,所辖梅子坝、彭屋、张屋、罗屋、连塘里、上马坑、下马坑、田螺坑、马赖礤9个自然村被征,村民迁至坪埔、蛟洋,形成坪埔梅坝移民点和蛟洋梅坝移民点1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坪埔梅坝移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