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海南省各市县区地名由来

海南省各市县区地名由来

“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意为南渡江入海口处的一块浦滩之地。

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

2012年6月设立地级三沙市,三沙指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故名。

古代黎人喜戴巨大的耳环,使耳孔拉长,汉因置儋耳耶,唐武德五年(622)置儋州;据《太平寰宇记》载:以其人镂离其耳为名;因古代居民佩带长垂至肩耳环为饰,古称儋,耳环称珥,合称儋耳,由部落名演变为地名。

2001年7月由通什市改现名,以辖区内五指山命名;清雍正《广东通志》载:大五指山其高际天,其广莫测,五峰如指,屹立琼崖儋、万之间,故名。

1958年12月琼东县、乐会县、万宁县合并为琼海县,1992年11月设县级市;因地处琼州的东海岸,故名;另说因海南岛别称琼岛及县境东临大海而得名。

唐贞观元年(627)平昌县改现名,以文昌江(今文昌河)命名,另据《太平寰宇记》载,取偃武修文之意(见),即停止武力,修明文教。

曾名万安、万全、万县,皆为吉祥之意;另说来自万安一名,宁与安义近而改名。

1952年4月析白沙县和乐东县置东方县,1958年12月与昌感县、白沙县合并为东方县,以原东方县的驻地在东方村而得名。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定安县,取名定安,寓意黎境安定,庶民安宁;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云,县名取“平定叛乱,从此安定”之意。

民国三十七年(1948)2月置县,因同辽宁省新民县同名,于1952年改现名,以其治所命名;据传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避荒逃难之民来此屯荒、垦植,以图昌兴,故名;另说屯昌镇因其曾为澄迈县西昌区,故名中用昌字,屯为聚集,因名。

取境内澄江、迈山之首字而得名;另据《太平寰宇记》载:县以界内迈山为名;《九域志》谓之澄迈山者误。

唐武德五年(622)富罗县析置临机县,开元元年(713)改现名;据《郡县释名》载:县西北十里有毗耶山,一名高山,县名临高以此。

1935年3月设白沙县,因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薄沙营作为军事据点屯兵戎守而得名,后演为现名。

隋大业六年(610)置县,1914年5月因与浙江省昌化县同名而改现名;因昌化江从五指山发源后流经昌化县而得名;另说由于地处昌江流域而得名,以昌化江得名;昌化江又称昌江,据《元丰九域志》载:昌化县有昌化山,……可能因昌化山而得名。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