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村村委会位于长来镇的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辖罗村、曲下2个自然村。有村民429户,总人口为1871人。全村有0党员40名,村“两委”干部7名。2009年村集体收入为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94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080亩,其中水田面积880亩,旱地1200 亩。村民以种植水稻、蔬菜和养殖猪、鸡、鸭为主。……。 |
罗村村是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长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0881116215。 |
村前过去有段螺状弯曲的小河,流水似螺声,原名螺川,后改称罗村。罗村大队是1958年公社化时是罗村兵营,1961年体制下放分为谢料、蔗地、罗村、新塘、古棉五个大队,1963年由五个大队再合成一个大队,因罗村叫著名,故称罗村大队,1983年改为罗村乡,1986年改为罗村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罗村村……。 |
罗村村是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302107208。 |
据查于1500年左右聂姓迁居住,以罗姓为主,故名为罗村。清朝时期,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四区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二区泰美乡;1956年11月,属博罗县三径乡;1958年1月,设立博罗县泰美人民公社罗村大队;1960年,称广东省惠州市十二岭柑桔场罗村大队;1962年,称博罗县泰美人民公社罗村大队;1983年11月,称博罗县泰美区罗村乡;1986年1月,称博罗县泰美镇罗……。 |
清朝初期,罗姓从东莞市厚街镇横岗围村迁到此处定居,起名为罗村。1951年12月至1958年10月,属博罗县铁场区;1963年10月至1983年11月,设立博罗县长宁人民公社罗村大队;1983年11月至1986年1月,称长宁区罗村乡;1990年至1999年,称长宁镇罗村管理区;1999年,称罗村村民委员会至今。罗村村……。 |
罗村村是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上陵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624104215。 |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6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罗村村委会,沿用至今。罗村村……。 |
相传由贵县桥圩罗姓人迁建,以罗姓命村,故名。1949年设罗村农会。1952年改乡。1958年称校椅公社罗村大队。1962年称罗村公社。1968年复称校椅公社罗村大队。1984年称校椅镇罗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称罗村村公所。1995年称罗村村民委员会。罗村村……。 |
因该村为罗姓人始居得名。罗指罗姓;1952年8月改为罗村乡;1959年5月称罗村大队;1962年9月又恢复罗村乡;1969年1月复名罗村大队;1984年改称罗村,其行政组织随之由革委会、管委会改称村公所;1995年“撤村改委”,改称罗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罗村位于乔建镇西南部,是乔建镇最大的村,总人口5707人,1266户,男3008人,女2699人。有35个村民小组,共有7个自然屯,分别为平……。 |
1620年由罗姓人建村,得名。1950年罗村与古思村合称同义村。1961年分设古思、罗村2大队。1984年改为罗村村委会,1987年改为罗村村公所。1994年复改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罗村村……。 |
因历史地名罗村得名。古为土司军事屯堡罗村屯得名。1952年民主建政属合马乡大同行政村,1953年为大同乡的罗村居民组,1958年名罗村大队,1981年分为土地坝、罗村两个大队,1984年更名罗村村,为合马乡辖,1992年为合马镇辖。2003年撤区并村时,将罗村村、土地坝村、桃坪村合并为罗村村,设立罗村村村民委员会,2016年划入茅台镇,沿用至今。罗村村……。 |
罗村村位于赤水河畔河东,茅习公路旁,东与三合镇卢荣坝村相接,南与二合镇玉坪社区相接,西与本镇的沙坪村隔河相望,北与本镇的大同村,街道社区相接。罗村村辖区13个村民组,总人口3479人,总耕地面积2171亩,退耕还林1410亩,种植高梁1373亩,玉米328亩,红苕432亩同,蔬菜35亩,脱毒马铃薯基地300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畜牧、劳务输出为主。大型非公有制白酒企业4家,分别是大唐酒业、天长帝酒业、……。 |
明初,罗姓迁此建村,取名国家村。清咸丰年为罗家村,简称罗村。村名沿用至今。罗村村……。 |
罗村,位于蒋坊乡 驻地 方向,与 前蒋、小辛交界,占地面积约 360 亩,全村共有 219户,人口 661 人,其中男性380 人,女性 361 人,耕地 1050亩,深机井6眼,全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发展黄桃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共计达6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