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村位于泥汊镇的南部,座落在长江北岸,东依无为大堤,南邻高沟工业区,西通高新大道,北与毕五路相连接,村内5公里的泥高路贯穿东西,是一个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的村庄。 现在的永安村是2006年5月村级规模调整后由陆渡和横坝两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农户816户,总人口3127人,辖29个自然村,拥有耕地面积3062亩,其中养殖面积1200余亩。 我村主要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为主,现有一个棉花制品厂……。 |
永安村位于县城西郊。东邻沙埂村、南与五里村相邻、西于干汊河镇顺河村接壤、北与开发区金虎村交界。317省道贯穿全村。全村农业人口3283人、非农业人口96人、所辖3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480余亩、自然村庄57个。设总支1个、所辖党支部2个、党小组7个、拥有党员55名。 我村自1991年开始生产蔬菜。由原来几户种植发展到现在覆盖全村各家各户。拥有蔬菜基地1个、面积500亩。大棚蔬菜300余亩。生产大……。 |
永安,当地人称道庄子,村辖区总面积7.42平方公里,有1074户,共4600人,土地面积5325亩。党总支分永安、白庄、刘圩3个支部,共有党员141名,其中男党员112人,女党员29人,总支分14个党小组。由永安、白庄、刘圩三个行政小村共8个自然庄组成。位于宿州市东北,二徐路公路穿过全村,302省道经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在东连桃沟乡戴夏村,西接街西村,南依股河新村,北靠双鑫村。距宿州城25公里,……。 |
范围内有村庄永安,系大沙圩之西圩,取永远安宁之意,故得名永安村村民委员会。民国时期为保甲制;1961年设永安、团结、姚湾大队,属南闸公社;1982年8月团结大队更名为北龙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改为永安、北龙、姚湾三村,属南闸乡;1992年2月三村属同大乡;2002年9月永安、北龙、姚湾三村属同大镇;2003年永安村、北龙村合并为永安村,属同大镇;2005年姚湾村、永安村合并为永安村,……。 |
因寓“永远安定”之意而得名,后来根据其职能命名。1950年前属万寿乡1保。1950年名万寿乡1村。1952年名永安村。1957年名永安大队。1983年名永安村。根据永府函〔2004〕52号文原万寿乡永安、大梨村原寿永乡新兴村24个村民小组全部合并为永安村,其名沿用至今。永安村……。 |
因境内一石碑,刻有“永安消水洞”,故名。1981年,因重名,核桃大队更名为永安大队,隶属长梁公社;1984年,永安大队更名为永安村,隶属长梁乡;1992年,辖地不变,隶属庙宇镇;2004年,新桥村并入,隶属庙宇镇,沿用至今。永安村……。 |
取“永远平安”之美好寓意,故名。2004年村组建制调整,由永丰村、河堡村合并为永安村,并成立永安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永安村……。 |
原永安村驻地为永安场,故名。(永安场:原名秦家坳,1942年平息匪患后,取永保平安之意更名。)。1949年后属永和村,1961年改为永安管理区,1962年改为永安大队,1984年改为永安村,隶属秦家乡。1993年撤销秦家乡并入石门镇。2005年建制调整将旺隆村、竹林村、鹤鸣村与马台村所,2018年又一次建制调整为现永安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永安村……。 |
因境内有一寺庙名为永安寺(坐落于现今地名佛台附近),故名永安村。1949年前为三角乡第二十一保。1951年建政为永安村。1958年为永安大队。1968年改为战斗大队。1975年更名为永安大队,1984年改永安村,隶属三角乡。1993撤三角乡,村隶三角镇,沿用至今。2001年踩泥并入永安村,隶三角镇,沿用至今。永安村……。 |
因境内有永安寨和取永远“安邦、安定、安康”之意以及地处永安村。解放初期,从石佛寺、经白岩、湾大田、到对面坡,所经范围内叫大田村,驻地先在烂泥沟,后改在湾大田院子;1958年将所属第一保的原永安1、2、3、5、6、9社划归大田村后,改为水竹大队,驻地在筲箕湾。从1958年到1962年期间,陆续将所属的对面坡、湾大田、白岩等地划归青山、栽田、元门大队后,其地面积保留至今,所辖8个生产队。70年代将驻地……。 |
因境内有永安桥,故名永安村。1961年12月,成立永安大队。1984年5月,撤销永安大队设立永安村,其名沿用至今。永安村……。 |
永安村是吉巷乡前半区中心村,全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22个村民小组,485户,1958人,全村57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7名,7名村两委成员,其中支委4名。耕地面积922亩,山地面积3337亩,林业用地面积3158亩,年粮食总产量达140万斤。农民人均收入达1万元左右,村集体收入达6万多元。永安村充分发挥传统食用菌生产的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食用菌生产,目前全村已拥有标准化食用菌产房900多座,建造……。 |
[地名含义]:永安村委会,以永远安定的意思取地名,故名为永安村。 [历史沿革]:解放前这里属永安保,解放初属梅山乡,后为杏山乡,1958年建队时命名永安大队,1983年改为永安村委会,以永远安定意思取地名。村委会驻地在尾埔。 [人口、土地面积]:全村现有总人口2600多人,586户,辖13个村民小组。村落面积约3平方公里。[概况]: 1、行政辖域:永安村在马甲镇驻地西北方向1公里处,北至杏川园庄廊……。 |
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建村时村民多为躲避战乱流民,故取地名为永安,意为永久安定之意。实行本村的自治管理,故而得名永安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东风大队,划归定西县。1983年更名为永安村民委员会。永安村……。 |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第十四子肃王将藩府由张掖迁至兰州,置王府内官营于安定区以西四十里处的旬子川(今内官营镇)。在解放前隶属渝中县黄川乡管辖,称之为旬子村,沿用至1957年,1958年土改划界时将旬子村划分为三个村,永安以永远平安命名沿用至今。1960年为内官人民公社管理永安生产大队。1972年划拨内官人民公社管理永安生产大队。1985年3月更名为永安村民委员会。永安村……。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